16.1 阿房宫赋 课件(共7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1 阿房宫赋 课件(共7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16: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景区叫做“ēpánggōng”,但却将旁边的阿房宫村叫做“āfánggōngcūn”。“还有的群众干脆把两者进行了结合,把这里叫做‘ēfánggōng’。”目前,这种“古今结合”的叫法是最多的。
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秦始皇与阿房女》 剧照
传说中秦王赢政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换来美丽的结局,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史记》:“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
和儒家的内敛不同,秦的价值观是外扩的,什么都追求极致,宫室要大,都城要大,疆域要大,而且要调动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秦始皇在讨伐六国的过程中,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他便下令在咸阳附近修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
《史记》记载: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反了。根本来不及造好“占地面积达八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百余所”的阿房宫。
现代考古学考证: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烧的是咸阳宫),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竟的梦想。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文学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他在文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有《樊川文集》 。
杜牧诗歌
1.《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诗歌
6.《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诗歌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 牧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chī(铺陈)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杜牧26岁凭此文(考前三年写)名声显扬而被赐进士第五名。
关于“赋”
赋的特点:
①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②语音上声律和谐;
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总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正音:
檐牙高啄zhuó 兀wù 缦回màn
囷囷焉qūn 不霁jì何虹 焚椒jiāo兰
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 辘辘lù
尽态极妍yán 摽掠piāo 杳yǎo
鼎铛chēng 逦迤lǐyǐ 锱铢zīzhū
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yǔ之粟粒sù
横槛jiàn 呕哑ōuyā 参差cēncī
明确段落结构关系:
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宫貌)
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宫人、宫藏)
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勿蹈覆辙

夹叙夹议
议、谏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第一段
译文: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
一:统一,数——动
文章开篇连用四个三字短句,写出阿房宫的来历。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译文:(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向北建造,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缓缓地流进了宫墙。
北:向北,名——状
构:构建,建造
西:向西,名——状
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北构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面积之大,宫殿之高
地域之广,依山傍水
利用自然,巧夺天工
(略写)
宫 貌

外在形式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译文: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走廊萦绕曲折,像人的腰部,屋檐像鸟嘴高啄。(这些亭台楼阁,)各自随地形而建,彼此怀抱呼应,各种建筑物向中心区攒聚; 屋角互相对峙。 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座。
腰:像人的腰部 名—状
牙:象牙齿一样,名—状
钩心斗角:这里指建筑物向中心区相连, 屋角互对。古今异义词
焉:……的样子
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几千万落
楼台之多之密
结构精巧
结构精巧,楼台之多
楼阁
廊檐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龙:出现龙,名——动
霁:雨过天晴
虹:出现虹, 名——动
译文: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出现彩虹?高高低低的楼阁,迷茫不清,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气候:天气,古今异义词。
译文: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凉。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天气冷暖却截然不同。
夸张
不齐:不一样
通感
小结:本段主要介绍阿房宫,突出其建筑的雄伟壮观,借此揭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骄纵享乐,饱含了几十万劳动者的无数辛苦血泪,寓情于叙。
楼阁廊檐
长桥复道
歌台舞殿(通感夸张)
(详写)
宫 貌

本体构筑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译文:(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从早到晚吹拉弹唱,成为秦王的宫人。
第二段
辇:乘辇车,名——状
朝、夜:名作状
歌、弦:名——动,唱歌,弹琴。
为:成为
互文
——点明宫人的来历(互文)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译文:(清晨)只见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了梳妆的镜子;又见一堆乌云在浮动,原来是早晨宫人在梳头;渭水泛起一层脂膏,(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
——点明宫人的数量多
(排比、夸张)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译文: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妩媚极了。(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
乍:突然,忽然
杳:深远
之:往,到
——点明宫人的命运
来历(互文)
数量(排比、夸张)
命运
宫人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收藏、经营:动—名 。
经营、精英: 古今异义词。
收藏、经营、精英:收藏的金玉珍宝。
译文: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多少代多少年,攻击掠夺他们的人民,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保有,都运送到这里。
——点明珍宝的来历、数量
(排比、比喻、夸张)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鼎、玉、金、珠?:名作动
把宝鼎看作……;把美玉看作……;把黄金看作……;把珍珠看作……。
惜:爱惜
译文:(从此)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抛掷得到处都是,秦人看待它们,也不怎么爱惜。
——点明珍宝的命运
来历(排比)
数量(比喻、夸张)
命运
宫藏
(奢靡)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译文:唉!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人的心。秦王爱纷华奢侈,老百姓也顾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别人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时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纷奢:奢华,奢侈
念:顾念
奈何:为什么 锱铢:形容极其细微
第三段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译文:竟使得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突出的钉头,比谷仓中的粟粒还要多;
负:承担
于:比
南亩:农田
介宾短语后置句
下同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译文: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嘈杂的音乐,比市集中人们的言语还要多。
帛缕:丝缕
槛:门槛或栏杆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这)使天下人口里不敢说,心里却充满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刘邦攻破;楚国人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可怜:可惜,古今异义词
焦土:化为焦土,名—动
骄:骄横
对比人心事理
秦王纷奢(排比、对比)
宫化焦土
必亡的命运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译文: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族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不是天下人。
第四段
族:灭族,名——动
判断句
——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文: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够用来抗拒秦国了;如果秦国又能爱护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递三世以至万世而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使:假使,如果
复:又,再
为:做
得:能够
——灭亡原因:横征暴敛,生活奢侈,
不能施仁爱民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后人哀叹它;如果后人哀叹它而不以之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他们了。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 暇:空闲。
鉴:以……为鉴,意动用法
哀:哀怜,哀叹
后人:①②相同, ③与前三者不同,是比“后人”更后面的人。
④(唐朝统治者,唐敬宗)
宾语前置句
(秦以后的人,统治者)
(唐敬宗以后的人)
研读第四段,用原文回答:
说说秦(还有六国)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其原因是不“爱其人”。
其目的是“鉴”,即:借古讽今,要唐王朝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
小结:假设论证
(1)总结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2)讽谏唐王朝勿使悲剧重演,戒奢爱民。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概括外貌全景(大高、依山傍水)
细写内部
先写宫殿楼阁
再写长桥复道
后写宫中歌舞
第一段:宫貌 铺叙
规模巨大、宏伟壮丽
回顾(背诵指导) :
穷奢极欲
第二段:铺叙
宫人
来历
数量
命运
穷奢极欲
妃嫔媵嫱
明星…所之也
承上段
歌舞之盛
比喻
排比
夸张
缦立 望幸 不见
第二段:铺叙
宫藏
来历
数量
命运
穷奢极欲
倚叠如山
比喻
排比
夸张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六国 (剽掠其人)
第三段:夹叙夹议
穷奢极欲
贪欲
挥霍
灭亡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使……多于……
(六个排比)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叫、举、一炬
常情
积怨
爆发
自取灭亡
第四段:议论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卒章显志
不爱民
哀之,鉴之
1、运用大量的修辞:比喻、夸张、排比等
2、描写、铺排与议论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语言特点
总 结 :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通过描写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奢华及其毁灭,借秦王朝统一天下后穷奢极欲、不爱其民而导致灭亡的教训,讽谏唐敬宗“节用爱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地山林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巍然耸起。它盖了三百多里地,高楼重阁遮天蔽日。它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渭水和樊川两道河缓缓流淌,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腰带般的长廊像绸带似的迂回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向空中飞啄;这些楼台亭阁,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层叠的木拱中心勾连,殿角相向对峙,像在互争上下。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那样密集,像水涡那样套连,巍峨矗立,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就像蛟龙,可是没有风云涌起,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就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产生霓虹?楼阁高高低低,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温柔的歌声,使人感到如同春光一般温暖;大殿里寒气逼人的舞袖飘拂,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里,而阴晴冷暖却截然不同。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概括外貌全景
细写内部
先写宫殿楼阁
再写长桥复道
后写宫中歌舞
第一段:宫貌
规模巨大、宏伟壮丽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每天清晨,只见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洗脸后泼下的脂粉水;轻烟缭绕,香雾弥漫,那是她们焚烧的椒兰香料。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杳然无声,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远处,希望皇帝能光临宠幸;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

第二段
宫人
来历
众多
哀怨
穷奢极欲
妃嫔媵嫱
明星…所之也
承上段
歌舞之盛
比喻
排比
夸张
缦立 望幸 不见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物,韩国魏国聚敛的珍品,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这阿房宫中。而秦人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连绵不断,秦人看到这些宝物,也不觉得很可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啊。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不加珍惜)?竟然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
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穿在身上的丝绸的纱线还要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就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讲话,只敢在心里充满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人(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宫殿)化成了一片焦土!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第三段:宫藏
珍宝
数量
处置
六国 (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穷奢极欲
贪欲
挥霍
灭亡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使……多于……
(六个排比)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叫、举、一炬
常情
积怨
爆发
自取灭亡
来源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皇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秦国;如果秦(取得天下后)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掉他们呢?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重蹈覆辙)了。
第四段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卒章显志
不爱民
哀之,鉴之
卒章显志
不爱其民
以史为鉴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浓墨重彩 铺排渲染 描绘阿房宫奢华


小结: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奢华及其毁灭,借秦王朝统一天下后穷奢极欲、不爱其民而导致灭亡的教训,讽谏唐敬宗“节用爱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1、运用大量的修辞:比喻与夸张、排比等
2、描写、铺排与议论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语言特点
词类活用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朝歌夜弦
4.朝歌夜弦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函谷举
在北边/向西
乘坐辇车
名词用作动词:
当作铁锅 当作石头 当作土块 当作碎石
被攻占
在早晨、在夜里
唱歌 弹琴
7.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9.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为借鉴
被宠幸
化为焦土
名词用作状语:
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
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杳不知其所之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相当于“然” 助词
语气助词
丝绸
久久地

假使
往,到
它(指代秦的灭亡)
一旦
统一、一致
专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六王毕,四海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一死生为虚诞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顽固
本来
稳固,牢固

把……看成一样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喜爱
爱护
喜爱
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秦以攻取之外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取妻如之何?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取出,提取
攻取,攻下
夺取
同“娶”
助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