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人教新课标3.12《用心灵去倾听》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上人教新课标3.12《用心灵去倾听》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19 20:5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密语:秘密的通信用语。为了保密,通常用数字、字母、单词等代替真实的通信内容,也叫暗语。谋面:彼此见面,相识。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伏尔泰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最大的赞美,也是赢得别人欢迎的最佳途径。——戴尔·卡耐基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 “倾听”。——斯科特·派克 用心灵去倾听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写了苏珊和“我”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3、感受苏珊的美好的心灵。整体感知生活中的好帮手——问讯处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 说一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当“我”的手指被砸伤时,她用悦耳的声音帮助“我”消除恐惧,指导“我”实施自救。
当“我”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而伤心时,苏珊宽慰“我”,消除了“我”对死亡的恐惧。
还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人感动,把感动你的语句划出来,与大家交流。(特别注意那些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体会感动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我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为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也充满了恐惧。苏珊说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了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 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她以一种母亲对孩子的爱心倾听“我”的
心声,给童年的“我”母爱般的温暖,同
时,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幸福。 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3、感受苏珊的美好的心灵。课文主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叙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知识延伸——前后照应的手法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你可以找出来吗?
1、第14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7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
2、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5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
3、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小练笔 有人说,爱心是风,卷来浓浓的云;有人说,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有人说,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还有人说,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那么你心中爱心是什么呢?我想倾听你心灵的声音。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