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日食和月食
、选择题
发生月全食时,当月球全部被遮住,我们看到的月球是 ( )
A.红色 B.古铜色 C.黄色 D.无法看见
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地区可看到金边日环食现象,这一天出现的月相是( )
A. 上弦月 B.下弦月 C.新月 D.满月
下列关于月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食每月出现一次
B.月食出现的条件是月球位于日、地之间,且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C.月食发生时,一定能看到月偏食
D.月食出现时的月相为新月
农历牛年是中国境内日食活动最频繁的一年。图为2009年1月15日即牛年十二月初一,我国境内出现的日环食照片。发生日环食当天夜里的月相是 ( )
A. B.
C. D.
关于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日食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日食是由于折射造成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造成日食的原因
月食一定发生在 ( )
A.朔 B.望
C.半个月亮的黄昏 D.残月的早晨
发生日全食整个过程非常壮观,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日食
B.b处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C.c处为满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D.d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初七、初八
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
B.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
C.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
D.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是指月球全部或部分进入地球的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B.C.D.
、填空题
日食包括日全食、 、 。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为三者呈一条直线,且 在中间;日食由西(右)边开始,东(左)边结束。一般发生在 ;月食包括 、月偏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为三者呈一条直线,且 在中间,月食由东(左)边开始,西(右)边结束。一般发生在农历 。
如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若发生日食,则A为 。
(2)日食发生的日期通常为农历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月球位于轨道的A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当天的月相是 ,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 。
、实验题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反映日食状况.则
A.各图所示日食状况中,反映日全食的是 ,反映日偏食的是 。
B、按照日全食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C、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 。
(2)若该图反映月食状况,则
A.各图所示月食状况中,反映月全食的是 ,反映月偏食的是 。
B.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3)比较日食和月食全过程是否有差异。
、解答题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当月球由A出发,经过B、C、D再回到A处时,何处可能看到月食?何处可能看到日食?
(2)小明说中秋节看到了月食,小强说中秋节看到了日食,他们中谁的话不可信, 理由是什么?
(3)小明说发生日食的时候肯定是朔,而朔不一定会发生日食,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
4.5日食和月食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线在介质不均匀时,光路就会改变,由于大气层的不均匀,有部分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发生折射。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因此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故答案是B
C
【解析】1.日环食月相为:新月。
2.一般每年2~5次,大部分日环食只度能是特定地区才能看见。
3.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重叠。
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本次“日环食”的"食分”达到了0.99以上,即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几乎接近全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该日为新月。
故选C。
C
【解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A:月食每月出现一次,错误。
B:月食出现的条件是地球位于日、月之间,且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上,错误。
C:月食发生时,一定能看到月偏食,正确。
D:月食出现时的月相为满月,错误。
故选C。
B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日食只能发生在农历初一;当天的月相为新月,故正确答案是B。
A
【解析】通过对日食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
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根据日食的成因可知,日食其实就是月球“躲在”了地球的影子中所产生的现象。
故选:A
B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黄赤交角等。
月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所以形成了月食,而月食的产生只有在月满的时候才可能发生。
故答案为:B
B
【解析】日食是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的现象,月球把太阳全部遮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间部分发生日环食。
一次完整的日全食过程的顺序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月球东边缘刚开始接触太阳边缘时就是初亏,随着月球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的面积逐渐增大,直到全部遮住,而后从月球的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发光变圆,因此此题中正确的顺序为B:③④①②。
故选B。
C
【解析】本题考查日、地、月的位置与日食和月相的关系,掌握日、地、月的位置与日食和月相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且大致位于同一直线,此位置出现的月相是新月。结合题中的图形可知:
A.a处为新月,可能发生日食,A错误;
B.b处为上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B错误;
C.c处为满月,不可能发生日食,C正确;
D.d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D错误。
故选C。
C
【解析】首先要明确日、月食是一种影子现象,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然后再对日月食的成因进行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
当地球、太阳、月亮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到了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无法射到月亮上面.所以在地球上观测月球便有一块区域出现了阴影,这就是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C
C
【解析】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那么当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图是C项位置图,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填空题
日偏食;日环食;月球;初一;月全食;地球;十五、十六
【解析】日食包括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为三者呈一条直线,且月球在中间;日食由西(右)边开始,东(左)边结束。一般发生在初一;月食包括月全食、月偏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为三者呈一条直线,且地球在中间,月食由东(左)边开始,西(右)边结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1)月球
(2)初一;直线传播
【解析】(1)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的,日食、月食的成因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2)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
(1)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就形成了日全食, 结合图片,若发生日食,则A为月球。
(2) 农历初一前后,月相为新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会有部分或全部被遮挡,从而形成日食,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1)月球(2)初一;直线传播
故答案为: 初一;直线传播
(1)日食
(2)满月;月食
【解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2)月食是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月食时三球处于同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3)月相示意图如下:
(1)有分析可知当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月球在中间时,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日食。
(2)月球位于轨道的C点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三者共线,地球在中间,此时月相是满月,有可能产生的天文现象为月食。
故答案为:(1)日食;(2)满月;月食
、实验题
(1)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解析】(1)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对太阳遮掩的现象,太阳先从西边被挡住,被遮掩的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全部被遮掩,而后太阳西边部分慢慢开始恢复,逐渐复圆于东缘。 日食包括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2)月食是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另一侧时,由于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中,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月球的相应部位,因此可见月面部分发生了亏损现象,月食时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月食主要包括月全食和月偏食。
(3)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一侧先亏损,到哪一侧复原。
(1)日全食是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而形成的,如图中的④ ;日偏食是地球 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现象,如图中的①②③⑤⑦⑧ ;发生日食时,太阳的西边先被挡住,被遮掩的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全部被遮掩,而后太阳西边部分慢慢开始恢复,逐渐复圆于东缘, 其图中的顺序为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日环食。
(2)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图中的④;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如图中的①②③⑤⑦⑧;月食时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复圆于西缘, 其图中的顺序为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主要是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故答案为:(1)④ ;①②③⑤⑦⑧ ;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解答题
(1)A处可能看到月食,C处可能看到日食。
(2)小强的话不可信。中秋是满月,是A位置,不可能发生日食。中秋节如果日地月三者正好位于同一直线上,就可能看到月食。
(3)正确。
【解析】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
(1)当月球由A出发,经过B、C、D再回到A处时,A处可能看到月食,C处可能看到日食。
(2)小强的话不可信,因为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此时月相为新月。而中秋是满月,是A位置,不可能发生日食。中秋节如果日地月三者正好位于同一直线上,就可能看到月食。
(3)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但是不是每个月都发生,故小明说法正确。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