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2章一第4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 B.该病女性患者的儿子均患该病
C.该病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双亲 D.该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也一定患该病
2.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都具有保持遗传稳定性和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特点,这与生物体的某些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下图是某种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哺乳动物的繁衍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精子
A.过程①②有利于使同一双亲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B.这种动物雌雄个体的过程②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不同
C.仅由过程②就能保证该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过程③既能增加细胞的数目又能增加细胞的种类
3.已知控制某种生物的四对不同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与遗传物质探索有关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B.艾弗里用酶处理S型肺炎链球菌提取物的实验中,运用了减法原理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同时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D.验证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中,利用了15N的放射性
5.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该1DNA分子在第3次复制时消耗了144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中A+T数量所占的比例为
A.36% B.42% C.58% D.64%
6.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体现了INA分子的多样性
B.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氯键相连
C.DNA分子一般含有两条链,且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
D.DNA分子的任何一条链上的嘌吟数都等于密数
7.某同学搭建含有10个碱基对的链状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恰好用了26个碱基连接物(代替氢键)。下列有关该DNA结构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这些原料可排列出种不同的碱基序列
B.该DNA结构模型中A+T数量所占的比例为40%
C.该模型中含氢碱基排列在内侧
D.该结构模型中一条链上G的数量最多为6个
8.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以A种游室的反氧核苷酸为原斜
B.DNA的复制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C.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割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
9.研究发现在某类真核生物中,某些密码子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编码的氨基酸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若序列相同的两个DNA分子在细胞核和线粒体表达后,可能会出现下列哪些差异
①转录产生的RNA的碱基序列不同 ②表达出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同
③翻译过程中消耗的氨基酸数量不同 ④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GUS基因存在于某些细菌体内,该基因编码的酶能催化特定底物水解产生某种蓝色化合物,可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中GUS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该实倒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C.GU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细胞内基因和性状的关系都是一一对应的
11.右图是某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中 B.图中多个核糖体是相继与mRNA结合的计程
C.过程①②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计 D.过程①以DNA的两条链同时作为模
12.DNA甲某化是指在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DNA中的脱氧核苷酸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的过程。DNA甲某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某化会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DNA分子上的每个某因只能添加一个甲是
C.甲基化的DNA不能和DNA聚合酶结合从而影响转示
D.DNA甲基化可能会改变机体内细胞分化的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原求,全部进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某种人类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图是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Ⅱ-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Ⅱ-2和Ⅱ-3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D.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2和Ⅱ-3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14.某哺乳动物的灰身和黑身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直毛和卷毛受一对等位基因F/f控制。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现让两亲本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灰身直毛 灰身卷毛 黑身直毛 黑身卷毛
雌性个体 0 0
雄性个体
A.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F/f位于X染色体上
B.理论上,F1个体共有9种不同的基因型
C.让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个体中直毛:卷毛=13:3
D.F1中雌性个体不会产生同时含有基因b和f的次级卵母细胞
15.实验小组用1个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释放出个子代噬菌体,其中仅有2个噬菌体的DNA同时含有14N和15N,其余的噬菌体全部仅含有14N,已知亲代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仅含有14N或15N中的一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亲代噬菌体仅含”N,大肠杆菌仅含14N
B.延长培养时间,同时含14N和15N的噬菌体会增多
C.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不含15N
D.所有子代噬菌体DNA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
16.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图表示该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其中①~③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RNA是单股负链RNA,与+RNA互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
B.过程③除+RNA外,还需要tRNA和rRNA等参与
C.由图可知,-RNA上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D.由图可推测,蛋白质X可能是与RNA复制有关的酶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1分)图1表示果蝇某个初级卵母细胞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以及基因分布情况,图2表示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一个极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图3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其中字母代表时间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与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I过程相比,图1细胞减数分裂I过程具有的不同特点是_________,从染色体数目变化角度分析,这两种细胞的减数分裂I过程相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图3中G~H段为_______期,图1细胞所处时期最可能对应图3中的_________(填“A~B"、“B~C"或“C~D”)时间段。根据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布特点,可以推测图1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2中极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推测,图1所示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
18.(14分)果蝇培养简便,生活史短,繁殖力强同时染色体数较少,只有四对染色体,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图1是果蝇染色体组成的示意图,其中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图2是果蝇的X、Y染色体各区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则需要测定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若仅考虑图1所示基因,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D、d的分离一般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3)该果蝇与基因型为AaDdXBXb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黑身残翅雄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4)果蝇的直刚毛对分叉刚毛为显性,这对相对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直刚毛和分又刚毛的纯合雌雄果蝇若干只,某研究团队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图2中1区段还是2区段,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图2中1区段;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图2中2区段。
19.(12分)下图1是某DNA分子部分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DNA分子进行复制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5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1表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1可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图2中酶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酶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2可知,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图2最终合成的DNA分子中,A+T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为36%,且a链上G的数量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8%,则b链上G的数量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下图是人体细胞内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酶参与。
(2)过程②中一个mRNA上能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肌动蛋白基因转录时非模板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5'-TTATGACACAACGA…3'根,据下列密码子表写出该基因片段表达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用氨基酸名称及短线“-”表示)。
21.(12分)铜绿假单取菌是在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常见于烧伤,重症监护病房、免疫力低下,以及囊性纤维化的病人。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可以杀死细菌,研究人员欲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和宿击相互作用,来达到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目的。研究人员将噬菌体PaP1的DNA和噬菌体JG的蛋白质外壳重组成重组噬菌体,重组噬菌体,噬菌体JG和噬菌体PaP1对不同类型(PA1,PAO1)的铜绿假单取菌的吸附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B、C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比较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主要取决于其_________________(填“DNA”或“蛋白质外壳”)的种类。
(2)重组噬菌体繁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_______________(填“PAO1”或“PA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噬菌体PaP1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1后,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但总会有一定数量的耐受菌株产生。研究发现和铜绿假单胞菌PA1相比,PAlr(耐受菌)丢失了一E段DNA序列,该序列含有合成脂多糖的关键基因gaIU,为验证gaI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lr出现耐受性的原因,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Ⅰ Ⅱ Ⅲ
处理方法 PA1+PaP1 PA1r+PaP1 导入gaIU基因的PA1r+PaP1
预期结果 ? 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基本无变化 接种膜菌体后, 菌落减少甚至无菌落
若gaI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lr出现耐受性的原因,则第Ⅰ组实验的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A 6.C 7.A 8.B 9.D 10.C 11.B 12.D 13.ABC 14.BD 15.ACD 16.ABD
17.(1)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2分);染色体数目会在减数分裂Ⅰ完成时减半(2分)
(2)减数分裂Ⅱ目后(1分);C~D(1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基因D和基因d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互换(合理即可,2分)
(3)abd或ABD或ABd(3分
18.(1)5(2分);(2)AaDdXBY(2分);减数分裂Ⅰ后(1分);(3)(2分)
(4)(纯合)分叉刚毛雌果蝇与(纯合)直刚毛雄果想杂交,观察子代(或子代雄果蝇)表型及出例(3分)
子代无论雌雄(或子代雄果蝇)均为直刚毛(2分)
子代雌果蝇为直刚毛,雄果顿为分又刚毛(或子代雄果蝇均为分又刚毛)(2分)
19.(1)腺嘌吟脱氧核苷酸(1分);(C和G)碱基对(1分);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2分)
(2)DNA聚合酶(2分);破坏氢键,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合理即可,2分);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2分)
(3)46%(2分)
20.(1)转录(1分);细胞核(1分);RNA聚合(1分)
(2)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翻译出大量的蛋白质(合理即可,2分);从右向左(2分)
(3)甲植氧酸——苏氢酸——谷氨酸胺——结氢酸(4分)
21.(1)噬菌体JG主要侵染铜绿假单围菌PAO1,学菌体PaP1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PAl(理即可,3分)
蛋白质外壳(2分)
(2)PA1(2分);重组噬菌体的DNA来自噬菌体PaP1,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PaP1的相同,因此子代噬菌体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PA1(合理即可,3分)
(3)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减少甚至无菌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