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四中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5题。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虽然包括联合国在内,
多方力量为了实现和平而努力,但效果有限。
为了和平,人类有多努力?近代各种看似相互对立的学说、理论,往往将战
争描述成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解决大小政治矛盾、利益纷争的终极途径,如德国
战略家克劳塞维茨(Car IVon Clausewitz)《战争论》(Vom Kriege)就说“战
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主张“暴力最大恨度的使用”。齐登道夫
(Erich Ludendorff)等主张“总体找”(total war),认为应动员所有
能够运用的资源,竭力摧毁对手参与战争的能力,为获得胜利可以不择手段。正
是这些思潮和实践,让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战祸连绵不绝,并在短
时间内爆发了两次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大战。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的
残酪,让各国开始凝聚起越来越强大的、谋求永远中止战争的“终极和平”共识。
在这一共识基础上,人们开始摸索五花八门的、建立永久和平的途径和机制。
约束性条约和由约束性条约确保的限制军备扩张机制。最典型的是一战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和自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PTBT)至2017年《禁止核
武器条约》达到高峰的一系列军控、尤其核军控条约,国际社会希望通过条约和
特约国间相互平衡、制衡,达到约束军备规模、减少战争危险的目的。
权成性国际组织。一战后期,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建立“国联”,武图
借国际联盟谋求通过粒平手段解决国标纷争,而建立在一战反法西斯联盟胜利基
础上的联令国,则将“借助权威性国际组织约束全球战争”的实践赏彻到极致。
消灭战争策源地。对于这一条有两种戳然相反的理论和实践:第一种以一战
后期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代表,主张“彻底消灭战争责任国的战争能力”,协约
国正是在这一理论主导下,才会在一战结束后肢解奥阁帝国、差一点瓜分土耳其,
并将德国通入窘境:第二种即英国战略家富勒所谓“被打倒的致人要亲手扶起来”
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战败者的战后重建,才能消耳仇设和战争隐意,
建立待久和乎。二战后针对德、意、日轴心国的“有限清算”,正是以此为理论
依据,在“避免重蹈一战后覆敬”的堂皇借口下发生的。
“恐怖平衡”。希望超级大国间基于“确保相互摧毁”,在担心发动全面战争
会导致众败供伤甚至同归于尽的前提下建立起这种“不敢发动热战”的“冷和平”
机制,这一“恐怖平衡”在1923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州ashington Naval
Treaty)限制英、美、日、法、意五大国海军扩张中小试牛刀,在二战后的冷战、
后冷战时期的“核平德”时代,更进而成为确保全球“非热战”,至少维持“冷
1答案
【答案】1.C2.D
3.A
4.①建立健全人类社会的纠错机制,建立起更有效、更完善的避战止战的机制
②改变现有国际社会的强权逻辑和独霸格局。
③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纽带。
④尽量消弭民粹主义和某些决策者们的不良影响。
每点一分
5.①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如德国战路家克劳塞维茨(CarlVon Clausewitz)《战争论》(Vorm
Kriege)
就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主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
引用论证,“消灭战争策源地。对于这条有两种藏然湘反的理论和实践…”
则运用了对比论证。
②论证语言严谨。如“看似”“试图”“差一点”“有限”等语言,表述严谨。
③论据选择典型。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论据来增强说报力,例如举1963年《部
分禁止核试验条约》,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等代表性的约束性条约,米论
证人类为了达到终极和平的共识,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
④论证思路清晰,如开篇从饿乌战争引入论述,列举德国战略家的著作、理论等
来论述战争爆发的原因,最后说明如何消除战争阴云。
每点2分,能说出三个即可
【1题详解】
本趣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各国决策者会因不愿破坏已经形成的共同利益纽带而放弃战争”错,原文是
“各国决策者和社会各界就会因为不愿破坏和丧失这些一且开战就将遭到熏大
冲击的共同利益和纽带,而竭力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可见除了“各国决策者”
外还有“社会各界”;“放弃战争”应为“竭力避免战争”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饰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以德国战略家的理论为代表的战争思潮和实践…并让人类产生了达成终极
和平的共识”断章取义,原文是“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让各烟开始凝聚
起越来越强大的、谋求永远中止战争的“终极和平’共识”,可见,让人类产生
了达成终极和平的共识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而非“以德国战略家的理
论为代表的战争思澎和实践”。
B.“但都达到了‘消灭战争策源地’从而消弭战争的日的”无中生有,文中只提
到“二战后针对德、意、日轴心国的‘有限清算,正是以此为理论依据,在‘避
免重蹈战后覆辙'的堂皇借口下发生的”,并未写“但都达到了‘消灭战争策
源地’从而消弭战争的目的”。
C.“山于国际社会希望通过条约和缔约图之间的相互平衡、制约,来达到减少战
争危险的官的,因此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平衡是强权逻辑”强加因果,文中分别提
到“国际社会希呈通过条约和绮约国间相互平衡、制衡,达到约束军备规模、减
少战争危险的目的”和“而建立在二战反法西斯联盟胜利基础上的联合国,则将
‘借助权威性國际组织约束全球战争’的实践贯彻到极致”,但二者间并不存在
因果关系。
故选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