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8 17: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单选题
1.统一中国后,清朝积极建构满蒙联盟,对西藏、回部实行积极管理,大幅度消除了中原核心区与北部草原地带之间的政治间隔。中华文明的地理区域与中国统一行政管辖范围趋于重合。这表明,清朝的统一( )
A.拓展了中华文明的地理区域 B.消除了历史上各民族间的隔阂
C.推动了不同文明区相互融合 D.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秦、汉王朝分设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为充实边郡,秦汉还将数以万计的中原军民,“戍以充之”,并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其他民族缔结友好关系。这表明秦汉王朝( )
A.注重分权制衡 B.加强边疆治理
C.推行守内虚外 D.怀柔少数民族
3.秦汉时期,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例如吴越民众相信“禹葬会稽”;禹征三苗之说传播于长江中游洞庭、彭蠡之间;禹生于西羌说流行于西北地区。这些传说反映了( )
A.民族交融进程的开启 B.华夏认同意识的扩展
C.边疆管理政策的成熟 D.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
4.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 )
A.民族隔阂的消除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民族交融的加强
5.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政权;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夷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汉朝统治者( )
A.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 B.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
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D.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
6.汉武帝“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资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出使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期能“断匈奴右臂”。返回时,“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其国乃益重汉”。据此可知,西汉中期( )
A.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B.匈奴威胁彻底解除
C.中原文明向周边扩展 D.设置机构管理西域
7.秦汉王朝采取以徙民实边、屯田为主要内容的边疆政策,秦朝给徙民予拜爵一级奖励,汉朝则免除所有田租和人头税,并赐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农具、牧畜和籽种.这些政策( )
A.促进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B.巩固了边疆地区的统治
C.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 D.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8.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 )
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9.属国是两汉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民族而设的行政区划。属国与郡县制不同,郡县是由中央任命的首领按地域实行统治,而属国往往由少数民族的首领以部落为单位来进行统治。这表明( )
A.汉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B.官员设置上实行划地而设
C.封国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 D.管理模式注重“因俗而治”
10.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朝郡名)徼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这一记载可以直接用来证明( )
A.大秦和东汉互相遣使交往 B.东汉和罗马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C.东西方开始了大规模交流 D.罗马帝国特产首次在中国出现
1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朝后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清朝时,设驻藏办事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
B.唐朝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C.历代中央政府设置机构管辖西藏地区
D.清朝初期在西藏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
12.某史料记载:“宋真宗上仙(崩),(圣宗)集番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以沾涕。因调幸臣日:‘吾与兄皂,未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约兄弟二十余年,兄皇升退,况与吾同月生,年大两岁。吾又得几多时也。’又谓后曰:‘汝可先贻书与南朝太后,备述始嫂之好。'人使往来,名传南朝。又诏于燕京悯思寺,置真宗灵,御建道场百里。”下列关于该史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圣宗所属民族应是契丹族 B.体现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商贸往来
C.圣宗指的可能是金朝君主 D.反映了宋朝对唐朝羁縻政策的延续
13.绘制时间轴,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时间轴,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古代的官吏选拔与管理 B.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变迁
C.古代的对外贸易与民族关系 D.古代交通发展与对外战争
14.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15.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置羁縻府州,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羁縻府州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
C.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 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16.乾隆皇帝(后期)在谕旨中提到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对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要求表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关紧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盲目心态 B.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西方已有所了解
C.清政府积极备战应对外来侵略 D.世界市场形成后列强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17.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元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实行“改土归流”。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的演变,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地方行政制度开始推广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D.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8.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 )
A.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 B.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
C.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 D.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
19.清朝,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采取军府制统治,设立将军,兼管军务和民政;在北疆的蒙古聚居的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派本盟的王公贵族充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在西南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这体现了清朝(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权威被削弱 B.打破了旧的地方行政区划
C.边疆地区的政治局面得以稳定 D.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20.先秦时期,“关外”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外地区;西汉到东汉的前期,指的是玉门关的外面;明清时期,又变成了山海关往东和嘉峪关往西的地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关外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B.古代中国大一统版图不断扩大
C.古代中国政治重心不断向东迁移 D.中央政府对疆域控制愈加严格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唐皇长策】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清帝奇功】
材料三 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1)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对祖国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举例说明。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等
材料二 643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特地在今拉萨河畔的红山上,为她修建了红山宫。……红山宫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达赖五世圆寂后,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帝特派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这样,才有了今天看到的布达拉宫。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列举除“和亲”以外的其他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统一中国后,采取措施大幅度消除了中原核心区与北部草原地带之间的政治间隔。中华文明的地理区域与中国统一行政管辖范围趋于重合,这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拓展”说法错误,排除A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B项;与题干“大幅度消除了中原核心区与北部草原地带之间的政治间隔”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据题干“秦、汉王朝分设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和“‘戍以充之’,并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其他民族缔结友好关系”可知秦汉时期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项正确;题干中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但没有体现两者之间的分权与制衡,排除A项;秦汉王朝通过移民戍边的方式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非守内虚外,排除C项;题干中通过联姻等方式缔结友好关系,并非怀柔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秦汉时期本属于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包括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等,体现了周边地区对于中原华夏文明的认同,B项正确;民族交融的进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启,排除A项;题干为边疆地区的大禹传说,不能反映边疆管理政策问题,排除C项;周边地区的大禹的传说与中央集权体制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原和周边民族交往非常频繁,民族融合日益加强,D项正确;西域和中原人士之间的交流交往非常频繁,但并不能说明民族隔阂消除,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承接秦制,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统治策略的调整,排除B项;汉初推行无为而治思想,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中期张骞通西域,传播中原文化,使中原文明向周边扩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汉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排除A项;材料也不能说明匈奴威胁彻底解除,而且“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西汉设置机构管理西域,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王朝采取奖励措施推行屯垦戍边政策,这有利于调动徙民的积极性,有利于边疆的开发,进而有利于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B项正确;秦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有利于边疆的开发,无法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排除A项;秦汉王朝采取以徙民实边、屯田,会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秦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时期修筑长城体现了“用制险塞”,汉武帝时期通使西域、开辟丝路体现了“导途凿空”,A项正确;秦始皇开凿灵渠是为了征服岭南地区,排除B项;象郡位于今天两广地区,不属于游牧民族,排除C项;通婚和亲属于被迫的临时政策,与“导途凿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两汉时期在少数民族聚集地设立属国,并允许由少数民族的首领以部落为单位来进行统治,体现了中央政府注重“因俗而治”,D项正确;材料体现属国的设立体现了“因俗而治”,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汉代官员并不是划地而设,排除B项;封国与属国并不是同一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大秦王遣使到中国,可以直接用来证明东汉和罗马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两国“互相遣使交往”,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东西方开始了大规模交流”,排除C项;“首次”说法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诸多朝代与西藏地区有所往来,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繁荣,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元朝时开始对西藏进行行政管辖,排除B项;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清朝尊重西藏地区的传统,没有进行此事务,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宋真宗上仙(崩) ,(圣宗)集番汉大臣举.....吾与兄皇,未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洎约兄弟二十余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澶渊之战后,双方缔结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宋辽进入相对和平安定时期,因此材料中的人物为辽圣宗,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方交往,并未反映“商贸往来”,排除B项;宋真宗时与宋对峙的北方政权是辽国,排除C项;唐朝羁縻政策是建立在唐朝国力强盛,武力征服北方少数民族的基础上,而宋朝始终敌不过少数民族政权,多次被迫屈辱议和,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依据图示信息中“典客”、“北击匈奴”、“鸿胪寺”、“和亲”、“宣政院”、“驻藏大臣”等信息可知,反映了秦汉到明清时期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体现了秦汉到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依据图示信息中“甘英出使大秦”、“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唐朝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朝郑和下西洋”、“马嘎尔尼使团来华”等信息可知,反映了秦汉到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情况。由此可知,该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是古代的对外贸易与民族关系,C项正确;图示信息没有涉及古代的官吏选拔与管理、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的变迁,排除AB两项;D项是图示中的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故选C项。
14.D
【详解】唐宋时期,契丹、蒙古等周边少数民族,借用汉语词汇丰富本民族语言,反映出当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D项正确;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不能说明分裂割据局面结束,排除A项;汉语外来词汇增多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出现文字统一趋势与契丹、蒙古等民族语言受汉语影响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任命其首领继续统率部众,保留其世袭特权和财政上的自主权等做法,表明羁縻府州的设立有利于维系多元一体格局,C项正确;设立羁縻府州,实行因俗而治,与儒家思想的传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东突厥地区在唐朝之前已属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域,排除B项;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与羁縻府州长官由世袭的东突厥首领担任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西洋各国商船之事”、“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关紧要”,可以看出乾隆时期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是有所了解的,B项符合题干的要求,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积极备战应对外来侵略,排除C项;此时世界市场还未完全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的演变,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地方行政制度开始推广”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详解】据材料“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可知,清代对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还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编纂了不同的律例,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涉及西北地区,还涉及西南地区、北部的蒙古等,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制定相关律例不代表提高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化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不同区域的边疆各族,因地制宜,实行不同的管理机制和做法,体现了清朝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项正确;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权威被强化而非被削弱,排除A项;仅有边疆管理不能说明清朝打破了旧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清朝边疆地区政治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外”即中央政权控制以外的范围,从先秦时期的函谷关以外,到两汉时期的玉门关外,再到明清时期山海关以东、嘉峪关以西,反映出古代中国大一统版图的不断扩大,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关外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关外”概念和范围的变化体现的并非古代中国政治重心即首都的东移,排除C项;中央政府对疆域控制愈加严格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1.(1)说汉话;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国家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2)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碑建立。
(3)态度:妥善安置(欢迎、奖励、团结隆重接待)。
方式:一严惩叛乱,如粉碎大小和卓叛乱;二加强管理,如设立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等;三实行册封,如册封达赖、班禅。
【详解】(1)汉化政策:根据材料一“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说汉话。
影响: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相关知识可知,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2)态度或政策:根据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例子:结合所学唐朝于吐蕃的和亲相关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8世纪,唐蕃会盟,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的皇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等,这些事件加强了唐蕃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态度:根据材料三“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妥善安置的态度。
方式和例子:结合所学清朝的边疆措施相关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惩叛乱,如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加强管理,如设立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等;三实行册封,如册封达赖、班禅。
22.(1)特点:民族政策开明,不区分华夷,兼收并蓄,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和传统都有所继承;治理方式灵活,注重因俗而治,通过羁縻府州制度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成效较为显著,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2)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政策。
措施:武力征服,战而后和;设置机构;册封;等等。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可知,唐朝民族政策开明,不区分华夷,兼收并蓄;根据“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可知,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和传统都有所继承;根据“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治理方式灵活,注重因俗而治,通过羁縻府州制度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效较为显著,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民族政策:综合材料一中“不闻华夷,兼收并蓄”,材料二中“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可以概括为民族团结政策。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和亲”以外,康熙皇帝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武力征服,战而后和、设置机构、册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