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3课 艰难的“共和”之路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目录
CONTENTS
1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什么是“共和 Republic”?
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
近现代共和政治
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
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
现代共和主义
分权制衡
自由人权
人民主权
宪政
民主
代议制民主
政党
政治
一国家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是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
相关史料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4)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成立:
(1)时间、意义:
孙中山与全体职员合影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汉
满
蒙
回
藏
相关史料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4)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时间:
(2)目的:
(3)原则:
(4)内容:
1912.3.11
材料一: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人民主权
三权分立
自由平等
责任内阁
相关史料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4)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5)运行机制:
参议院
总 统
总理内阁
法 院
参议院多数党
经参议院
同意任免
选举 弹劾
对参议院立法有一次否决权
经参议院
同意任命
立法权
司法权
行政权
相关史料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4)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6)评价:
①积极:
职权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
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
②局限:
材料二: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相关史料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政党政治
(1)定义:
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
(2)背景:
专制制度结束
材料三:1912年,清帝退位,封建王朝专制统治覆灭的大局已定。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权利。加之民初浓烈民主氛围的刺激,社会各阶层成员,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阶层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创立政党,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
《临时约法》的推动
政治环境宽松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相关史料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政党政治
(3)实践:
壹
叁
贰
肆
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上任不足3个月便愤然辞职,责任内阁制落空。
宋教仁主张改组同盟会,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宋教仁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1913年3月,宋教仁在火车站遇刺。
1913年7月-8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被选为为正式大总统,先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相关史料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政党政治
(4)特点:
① 崇尚议会制
② 党派多,竞争激烈
材料四:民国肇建,开放党禁,以议会为中心,一瞬间冒出几百个政党。…国会伊始…无论是革命党还是立宪派,各路人马都对政党政治信心满满,相信只有掌握了国会,才是接近最高权力的唯一途径。梁启超在1912年民国建立之初如此说:“我国非采政党内阁制,无以善治,此殆国中稍有识者所共喻”。不仅是责任内阁,而且是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内阁,成为民国初年…追求的目标。
——许纪霖《家国天下》
③ 参与政治活动积极
④ 不成熟
相关史料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政党政治
(5)结果:
失败、袁世凯称帝
(6)原因:
材料五: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西方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其制度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整个国家严重资本主义化之后。辛亥革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所谓自由结社、合法反对、公平竞争、轮流执政等政党政治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虽然在形式上,民初各政党获得了较多的政治权利,但在关键的政权问题上,手执枪杆子的袁世凯是不会让步的。因此……
①脱离群众,盲目照搬英美模式。
②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
③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④政党仓促成立,党争不休。
⑤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
相关史料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政党政治
(7)意义:
材料六: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的政治前途,搞政治的目的是入朝为官,因此他们并不代表什么阶级。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了。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就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这是我们社会政治大转型还未转完的一条大尾巴。……一言以蔽之,万变不离其党,才是入朝为官的不二法门。
——唐德刚《袁氏当国》
①积极:
宣传近代政治思想,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原则,奠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基础。
②消极:
造成党派纷争、政局动态甚至国家分裂。
相关史料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一党专政
(1)训政体制:
①开始:
②内容:
③实质:
(2)宪政体制:
①开始:
②内容:
③实质:
相关史料
思考:中国宪政为何如此艰难?
一、探索共和:一波三折——民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
2.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
3.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4.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5.传统守旧思想根深蒂固。
材料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八:中国民族资本在它积累最高峰的时,不过是七十多亿元(1936年币值),合二一十多亿美元,而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资本估计达四十二亿八千万美元,比民族资本大一倍以上,官僚资产阶级所积累的财产达一百到二百亿美元,比民族资本大四至九倍。”
二、走向共和:艰辛探索——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相关史料
(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二、走向共和:艰辛探索——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背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建立:
3.立法:
4.政权性质:
工农民主专政
5.意义:
相关史料
(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
二、走向共和:艰辛探索——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措施:
(1)设边区政府
(2)各级参议会
(3)实施三三制原则
2.原因:
3.意义:
材料一: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中共中央《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3.6
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比较
二、走向共和:艰辛探索——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比较项 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不同点 指导思想
斗争对象
分布地区
政权性质
最终结果
相同点
抗击大部分日寇,根据地发展
国民党
主要在江南地区
人民革命政权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丧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侵略者
主要在华北地区
抗日民主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着眼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力量;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武装民众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相关史料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二、走向共和:艰辛探索——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1.政权建设:
设置行政区
(1)背景:
(3)措施:
(2)目的:
东北、西北、华东、晋察冀、晋冀鲁豫、中原六大战略区
(4)意义:
2.理论建设:
《论人民民主专政》
内容、意义: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基础梳理
1.定义:
2.发展历程:
1949
1954
1957
1966-1976
1982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正式建立的标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被削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被削弱;“文革”结束后逐渐恢复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1949
1956
1978
1982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
进一步明确这一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理论与政策
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改革开放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1.过程: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础梳理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比较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基础梳理
比较项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不同点 性质
职能
产生
监督权
相同点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①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工作效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物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民主选举产生
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监督
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基础梳理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基础梳理
201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9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发展历程:
3.三个坚持:
2.本质:
4.评价:
中国不采取西方民主制度的原因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
基础梳理
1.历史:西方民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教训。
2.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制度。
3.阶级利益:西方民主制度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要求相抵触,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经济基础:西方民主制度与私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5.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比西方民主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本课结构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初建民主共和制度
南京国民民政府:一党专制
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抗日根据地:建立边区政府
解放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