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纵向发展: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
横向发展: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世界历史
新航路开辟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整体世界的流动与变动
课标要求: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
2.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读图比较,新航路开辟前,“中国”、“印度”、“穆斯林世界”、“基督教世界”等地人们所知的世界有何共同之处?阅读教材16世纪的世界地图,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完整,区域联系少,呈现的是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局部视野到整体世界
一、流动的时局与整体世界
学习任务1:流动的人口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一)人口的流动
问题1:请根据教材P39-40,概括人口流动的表现及特点。
问题2:从人口结构、族群、经济、文化、疫病角度等分析人口流动与整体世界的联系。
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徙示意图
一、流动的时局与整体世界
学习任务2:流动的物种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哥伦布大交换”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问题1:并结合图片与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人类食物物种是如何交流的?请选择一种物种作简要介绍。
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小麦、水稻、牲畜家禽
问题2: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物种流动的特点。
(二)物种的流动
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就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材料一: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 1700 年至 1800 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需的农田,他 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 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 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一、流动的时局与整体世界
学习任务2:流动的物种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问题3:从粮食产量、人口、饮食习惯、经济、环境等角度分析物种流动对整体性世界的影响。
粮食增加;人口增长;饮食结构;经济发展;环境破坏
一、流动的时局与整体世界
学习任务3:流动的商品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印度洋贸易区
路线1:欧洲绕非洲达到亚洲
商品:香料;白银
大西洋贸易区
路线2:欧美贸易
路线3:三角贸易
商品:手工业品;黑奴;经济作物;金银
太平洋贸易区
路线4:中日贸易
路线5:葡萄牙与亚洲贸易
路线6:西班牙与亚洲贸易
商品:生丝;丝绸;瓷器;棉布;金银
(三)商品的流动
一、流动的时局与整体世界
学习任务3:流动的商品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请比较两幅地图,从整体性视角分析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主要变化。
(1)从区域联系发展成跨洋的全球联系;
(2)欧洲在推动全球联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3)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逐渐形成。
1500-1800年欧洲从美洲收到9.8万吨白银,其中3.9万吨运往中国,5.9万吨留在欧洲。总体而言,除了日本白银之外,共识是1/3—1/2的美洲白银流入了中国,合计大约有4亿两白银流入中国。
——[德]贡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
在新的海军技术的促进下,世界关系网络变得更急爱紧密,并且具有 了新的维度。而且,他以世界体系向全球化水平扩张为特征,远远超越了以往国际性联系的水准。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下)
整体性世界进入海陆共生的时代
海洋、海军、海权、海洋战略、殖民扩张等
结合材料,如何从全球联系角度进一步理解“整体世界”的内涵?
二、变动的格局与整体世界
(一)早期殖民扩张
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在美洲、非洲、亚洲建立殖民地
16世纪
17世纪
荷兰崛起,成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中叶
荷兰失去北美殖民地
18世纪中叶
英法爆发七年战争,英国正式建立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学习任务4: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三个文化中心: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化,独立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美洲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和侵略,不仅使土著印第安人迅速灭绝,而且使美洲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
早期殖民扩张对美洲、非洲有何影响?
(二)早期殖民扩张影响美洲、非洲
二、变动的格局与整体世界
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非洲丧失劳动力达1亿人以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洲的原生文明被毁灭
非洲原有发展进程中断
打破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观察左图,从欧洲商业贸易中心、贸易范围、贸易品种的变化和新兴的商业强国来早期殖民扩展对欧洲的影响?
(二)早期殖民扩张影响欧洲
二、变动的格局与整体世界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
商品种类增多,流通量增加
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
商业革命
大量金银流入
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封建领主地位下降
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加速封建制度的衰落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价格革命
问题1:为什么是“南洋”?中国人为什么要“下南洋”?
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徙示意图
昔泰西各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而南洋各岛,悉为占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垧无异户庭也。 —《盛世危言·海防上》
三、流动、变动的局势与中国
学习任务5:基于中国视角,流动的人口推动世界整体性联系。
问题2:中国人“下南洋”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农耕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分散性
封闭性
脆弱性
落后性
集中性
开放性
上升性
技术性
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赞同梁启超的观点吗?
三、流动、变动的局势与中国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明清时期是近代的曙光! ——高翔
①区域性;
②间接性;
③陆路为主;
④规模小
文明交流特点
文明交流特点
①全球性;
②直接性;
③海路为主;
④规模大;
独立发展、多元并存、相对平衡
整体世界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多元、交流、共生、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