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人民抗争限时练
一、选择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对此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
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
2.从下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
a.航线②是哥伦布开辟的
b.航线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
A.ab B.bc C.bcd D.acd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航线①②③④的开辟者分别是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据此分析,ad错误,b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3.“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是 ( )
A.议会斗争 B.处死国王 C.王朝复辟 D.宫廷政变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这次政变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4.阅读下边示意图,其中“ ”处应该填上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独立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5.“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640年革命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革命指法国大革命,这两场革命最终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6.1989年7月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共产党宣言》
【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史实。由材料中的“1989年7月14日”“200周年国庆纪念”,可推算出是1789年7月14日,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文献《人权宣言》,由此判断B正确;A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文献;C项是美国的文献;D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识记能力。
7.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句话的基本观点是 ( )
A.拿破仑的业绩人人都可以做到
B.当历史需要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C.拿破仑不是一个英雄人物
D.当时的时势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
【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政局动荡,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在这种形势下,军人出身的拿破仑登上了法国历史舞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8.“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
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信息自动化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由时间限制“18世纪”及“英国”“崭新的生产方式”等信息,可判断该材料叙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所以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业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9.导致下表某国农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例 22% 14.8% 5.4%
A.殖民扩张 B.工业发展 C.掌握霸权 D.世界大战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内数据,1840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从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190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变小。人口城市化明显,这主要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0.1861年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
A. 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反联邦脱离法》”和材料的含义,可以看出“保全生命”是指南北战争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1.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查废除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 )
A.废除沙皇统治 B.没有任何成效
C.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D.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材料中“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决定了这次改革必然会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方法探究】美国废除黑奴制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比较
项目 美国废除黑奴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
相同 时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内容 都废除了奴隶制
影响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 方式 无条件废除 有条件,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1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的“反应”是 ( )
A.废除农奴制 B.实行大化改新
C.颁布《权利法案》 D.实行明治维新
【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与俄国有关;B、D与日本有关;C与英国有关。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故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3.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 )
A.“三角贸易”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埃及独立在1952年;纳米比亚独立在1990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857—1859年。再结合题干中的“奴隶贩子”“中程”可以判断,与奥劳达·埃奎亚诺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三角贸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4.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先后发生,下面对其共同原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都为了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
B.都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C.都为了反抗残酷的殖民统治与掠夺
D.都是因为士兵受辱
【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拉美独立运动因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发生,印度民族大起义因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发生,故A、B错误;D只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
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一铿锵有力、曲调雄浑悲壮的歌词是作者为了纪念下列什么事件而创作的 (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C.巴黎公社失败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国际歌》的歌词,这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欧仁·鲍狄埃创作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二、非选择题
16.有位同学对《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进行目录摘编并写下读后感,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第一章 观念维先——国家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感言:“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确实如此,新的思想观念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国崛起》
第二章 政制维新——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惟有变化不变。
(摘录一)光荣革命带来两个世纪的光荣。
(摘录二)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感言: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第四章 社会维流——民主自由是长盛不衰的源头活水。
(摘录三)希拉克:自由、平等、博爱,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
第九章 报国维志——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感言: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读后反思】
(1)请结合所学内容写出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名称。
(2)请结合摘录一和摘录二相关内容,思考它们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3)在世界近代史上,写出最能体现希拉克所提到的“自由”“平等”思想的法律性文献。
(4)19世纪中期的美国和俄国均面临着发展困惑,请写出当时两国的“引路人”。
(5)结合摘编内容,思考促成大国崛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英国;法国。
(3)《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4)林肯;亚历山大二世。
(5)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民主法制、领袖引航等。
【知识点】文艺复兴;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第(1)题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第(2)题据“光荣革命”“路易”判断,摘录一和摘录二相关内容分别与英国和法国有关。《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它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能体现“自由”“平等”思想的法律性文献,据此回答第(3)题。19世纪中期,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分别成为美国和俄国的“引路人”,据此回答第(4)题。综合分析摘编的内容,第一章——思想解放;第二章——制度创新;第四章——民主法制;第九章——领袖引航。第(5)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1)历史上,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哪位航海家 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2)在黑奴贸易中,“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给非洲地区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3)17世纪,对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的是哪个国家 这个国家的征服和掠夺最终导致了印度1857—1859年哪一事件的发生
(4)结合马克思的论述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具有怎样的特点
(5)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曾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他的假设出自哪部重要文献 (2分)该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答案】(1)哥伦布。葡萄牙和西班牙。
(2)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
(3)英国。印度民族大起义。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带有贪婪性、血腥性、野蛮性和残酷性。
(5)《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第(1)(2)(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综合分析黑奴贸易的目的、过程和影响,以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所带来的后果组织答案。第(5)题中“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反映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人民抗争限时练
一、选择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对此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
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2.从下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
a.航线②是哥伦布开辟的
b.航线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
A.ab B.bc C.bcd D.acd
3.“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是 ( )
A.议会斗争 B.处死国王 C.王朝复辟 D.宫廷政变
4.阅读下边示意图,其中“ ”处应该填上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5.“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6.1989年7月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共产党宣言》
7.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句话的基本观点是 ( )
A.拿破仑的业绩人人都可以做到
B.当历史需要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C.拿破仑不是一个英雄人物
D.当时的时势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
8.“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
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信息自动化
9.导致下表某国农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例 22% 14.8% 5.4%
A.殖民扩张 B.工业发展 C.掌握霸权 D.世界大战
10.1861年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
A. 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11.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查废除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 )
A.废除沙皇统治 B.没有任何成效
C.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D.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1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的“反应”是 ( )
A.废除农奴制 B.实行大化改新
C.颁布《权利法案》 D.实行明治维新
13.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 )
A.“三角贸易”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印度民族大起义
14.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先后发生,下面对其共同原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都为了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
B.都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C.都为了反抗残酷的殖民统治与掠夺
D.都是因为士兵受辱
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一铿锵有力、曲调雄浑悲壮的歌词是作者为了纪念下列什么事件而创作的 (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C.巴黎公社失败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非选择题
16.有位同学对《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进行目录摘编并写下读后感,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第一章 观念维先——国家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感言:“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确实如此,新的思想观念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国崛起》
第二章 政制维新——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惟有变化不变。
(摘录一)光荣革命带来两个世纪的光荣。
(摘录二)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感言: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第四章 社会维流——民主自由是长盛不衰的源头活水。
(摘录三)希拉克:自由、平等、博爱,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
第九章 报国维志——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感言: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读后反思】
(1)请结合所学内容写出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名称。
(2)请结合摘录一和摘录二相关内容,思考它们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3)在世界近代史上,写出最能体现希拉克所提到的“自由”“平等”思想的法律性文献。
(4)19世纪中期的美国和俄国均面临着发展困惑,请写出当时两国的“引路人”。
(5)结合摘编内容,思考促成大国崛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1)历史上,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哪位航海家 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2)在黑奴贸易中,“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给非洲地区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3)17世纪,对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的是哪个国家 这个国家的征服和掠夺最终导致了印度1857—1859年哪一事件的发生
(4)结合马克思的论述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具有怎样的特点
(5)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他曾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他的假设出自哪部重要文献 (2分)该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航线①②③④的开辟者分别是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据此分析,ad错误,b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这次政变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独立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640年革命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革命指法国大革命,这两场革命最终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史实。由材料中的“1989年7月14日”“200周年国庆纪念”,可推算出是1789年7月14日,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著名的文献《人权宣言》,由此判断B正确;A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文献;C项是美国的文献;D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识记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政局动荡,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在这种形势下,军人出身的拿破仑登上了法国历史舞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由时间限制“18世纪”及“英国”“崭新的生产方式”等信息,可判断该材料叙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所以C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业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内数据,1840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从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190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变小。人口城市化明显,这主要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反联邦脱离法》”和材料的含义,可以看出“保全生命”是指南北战争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11.【答案】C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材料中“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决定了这次改革必然会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方法探究】美国废除黑奴制与俄国废除农奴制比较
项目 美国废除黑奴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
相同 时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内容 都废除了奴隶制
影响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 方式 无条件废除 有条件,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12.【答案】D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A与俄国有关;B、D与日本有关;C与英国有关。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故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3.【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埃及独立在1952年;纳米比亚独立在1990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857—1859年。再结合题干中的“奴隶贩子”“中程”可以判断,与奥劳达·埃奎亚诺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三角贸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4.【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分析】拉美独立运动因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发生,印度民族大起义因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发生,故A、B错误;D只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第一国际
【解析】【分析】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国际歌》的歌词,这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领导人欧仁·鲍狄埃创作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16.【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英国;法国。
(3)《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4)林肯;亚历山大二世。
(5)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民主法制、领袖引航等。
【知识点】文艺复兴;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第(1)题世界近代史上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第(2)题据“光荣革命”“路易”判断,摘录一和摘录二相关内容分别与英国和法国有关。《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它们是世界近代史上最能体现“自由”“平等”思想的法律性文献,据此回答第(3)题。19世纪中期,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分别成为美国和俄国的“引路人”,据此回答第(4)题。综合分析摘编的内容,第一章——思想解放;第二章——制度创新;第四章——民主法制;第九章——领袖引航。第(5)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
17.【答案】(1)哥伦布。葡萄牙和西班牙。
(2)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
(3)英国。印度民族大起义。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带有贪婪性、血腥性、野蛮性和残酷性。
(5)《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第(1)(2)(3)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综合分析黑奴贸易的目的、过程和影响,以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所带来的后果组织答案。第(5)题中“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反映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