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导 入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谪仙”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酒仙”
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诗仙”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拟行路难
壹
朗读全文,了解创作背景、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掌握重点字词、重点分析第一段
学习目标
内容
题解
想象,浪漫主义色彩
体裁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
目的
留诗赠别。别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字
号
称号
朝代
诗派
爱好
诗风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701年—762年)
作者简介
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其人
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天宝元年(742),经人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兵败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卒。
本想借此施展才能,然而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又受权贵排挤,后来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在京仅三年, 便被“赐金放还”,仍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思想渊源
“儒”即“入世”思想。也就是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几次投身官场的原因,走仕途也曾是李白的人生理想。
“道”即“出世”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
“侠”即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
儒、道、侠的复杂思想
儒
道
侠
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
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写作背景
读文正音
天姥山 瀛洲 天台山 剡溪
渌水 脚著 殷岩泉 澹澹
霹雳 訇然 恍惊起 觉时
mǔ
yíng
tāi
shàn
lù
zhuó
yǐn
dàn
pī lì
hōng
huǎng
jiào
诗文解读--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①,烟涛微茫②信难求,越人语③天姥,云霞明灭④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⑤,势拔⑥五岳掩赤城。天台⑦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注解】
①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 蓬莱。 ②微茫:景色模糊不清 信:实在、确实 ③语:谈论 ④明灭:忽明忽暗 ⑤横:遮蔽 ⑥拔:超出 ⑦赤城、天台:山名 ⑧倾:偏斜、倒下
诗文解读--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①,烟涛微茫②信难求,越人语③天姥,云霞明灭④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⑤,势拔⑥五岳掩赤城。天台⑦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译文】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天台山)就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诗文解读--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神奇
高大
(衬托)
(对比、夸张)
请概括天姥山的特点,思考为何要这么写?
描写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表现了无比向往之情,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山之念
---------交待入梦缘由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学习第二段理清梦境内容、理解作者表达意图
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学习目标
诗文解读--第二段
我欲因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③水荡漾清猿啼。脚著④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⑤ 。熊咆龙吟殷⑥岩泉,栗⑦深林兮惊⑦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注解】
①因:依据 ②度:通“渡” ③渌:清澈 ④著:穿
⑤暝:昏暗
⑥殷:动词,震动 ⑦栗、惊:使战...栗;使...震惊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诗文解读--第二段
列缺①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②中开。青冥③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④瑟兮鸾回⑤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⑥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⑦之烟霞。
【注解】
①列缺:闪电,“列”通“裂” ②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③青冥:天空 ④鼓:弹奏 ⑤回:回旋、运转 ⑥悸:因惊惧而心跳 ⑦恍:猛然惊醒的样子 ⑧向来:原来
【译文】
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像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猛然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诗文解读--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
过渡句(现实——梦境)
思考:梦境部分可以细分为几个画面?
(以地点和时间作为划分依据)
月夜飞渡图
登山奇观图
(白昼)
山中奇景图(傍晚)
神仙登场图(夜晚)
哪句显示由梦境到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
意境
清幽寂静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月夜飞渡图
愉悦神往
感情
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夸张,急切兴奋之情。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诗文解读--第二段
月夜飞渡图
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
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登山奇观
雄奇壮美
意境
赞叹
情感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意境:神奇迷离
情感:乐而忘返,震撼吃惊
山中奇景图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神仙登场图
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像麻一样。
意境:富丽缤纷
情感:令人神往,极度兴奋
诗文解读--第二段
诗人描绘一个什么样的梦境?有何作用?
诗人描绘了一个离奇变换、五彩缤纷的梦境。
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失意留恋,痛苦惆怅
梦惊神伤图
诗人梦醒后的心情怎样的,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来?
“长嗟”、“惟”、“失”
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猛然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梦前: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中:月夜飞渡——登山奇观——山中夜景——神仙登场
梦醒:梦惊伤神
记思路,背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世间行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
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思考:
1、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伤
绝不与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从容归隐的洒脱情怀。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表现出诗人对权贵的鄙夷和不肯趋炎附势的性格以及强烈的反抗精神。
3、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有对人生的伤感,失意留恋、痛苦惆怅,也有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
明确:抒发梦醒后感慨。
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 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1)大胆的夸张。
(2)奇特的想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入梦缘由
(我欲因之梦吴越)
二、梦中见闻
月夜飞渡--登山奇观--
山中奇景--神仙登场
三、梦醒神伤
特点:雄峻巍峨
手法:夸张、衬托
浪漫主义笔调
世事无常;蔑视权贵
思路结构
思考探究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仙人的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
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李白生平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仙境
美妙—自由遨游
现实
丑恶—失意碰壁
反衬
向往神仙世界
厌恶黑暗现实
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梦游仙境,描绘了天姥山的奇景,赞美了仙界的光明美好,表现了诗人鄙弃黑暗现实,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
艺术特色:
1、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
2、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句子是:
揭示主题的两句诗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文章中描写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鸣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山路蜿蜒曲折,诗人迷恋山花、依倚山石之际,不知不觉天已黑下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天姥山上熊和龙的叫声,巨大的声响在山谷中回响,给山林带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进行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做铺垫。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5、文中描写仙人们刚一出场的奇妙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描写电闪雷鸣中仙府的石门突然打开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诗中与陶渊明“吾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精神内涵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本诗的梦境中,描绘天空之大、日月朗照的神仙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霓为衣兮风为马,仙之人兮纷纷而来下。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