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3.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利用图表,理解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本质,认识不同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区域认知)
运用图文资料、实例分析,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了解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通过思维导图,建立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框架,形成环境安全风险与危机意识。(综合思维)
2 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在上一章讲到的两个教授打赌的故事中,赌输了的埃尔里奇联合同事,于1995年就事关环境与人类未来的趋势再次与西蒙打赌
埃尔里奇虽然认为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大气污染将加剧、热带雨林将缩减等,但还是希望自己是打赌中输掉的一方
埃尔里奇为什么希望在打赌中输掉?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不是越来越不安全?
02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目录
CONTENTS
01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
(1)概念
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 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环境安全
(2)表现
从自然角度看: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1、环境安全
2、环境安全问题
(1)概念
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2、环境安全问题
(2)临界值
2、环境安全问题
(3)不同人类活动的安全临界值
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以水质安全为例,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高于其他行业
2、环境安全问题
(3)不同人类活动的安全临界值
如果水质劣于相应等级,就会产生与各受害主体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2、环境安全问题
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
高
低
以水质安全为例
对自然环境服务需求
环境安全临界值
农业用水
低
高
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大
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小
小试牛刀
读下面某区域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图中小球正处于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点上。据此完成1 ~ 3 题。
1. 图中小球的含义最可能符合该区域的 ( )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人类环境 D. 经济环境
C
小试牛刀
2.小球位于图中现在的位置表明该区域 ( )
A. 环境问题较轻
B. 环境问题较严重
C. 环境安全问题突出
D. 环境安全问题不可能出现
3. 该区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会导致图中小球( )
A. 向右滚动 B. 位置不变
C. 向左滚动 D. 左右滚动
B
C
3、环境安全问题的类型
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
特点: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影响:随事件结束而消失,环境重回安全状态,但是,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
3、环境安全问题的类型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日本核电站爆炸
3、环境安全问题的类型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
特点: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影响:这类环境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
3、环境安全问题的类型
例如,农田土壤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长期累积,使土壤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
小试牛刀
1.下列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事件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 属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事件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①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②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
③某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大米铬超标
④某地森林破坏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
⑤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
① ⑤
② ③ ④
小试牛刀
2.下列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特点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属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特点的有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①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
②影响可能长期存在
③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④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积累
⑤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
①③⑤
②④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活动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细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活动
收集所在城市站点或最近城市站点当年或前一年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统计各级别空气质量出现的天数,并绘制直方图
活动
比较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
(1)1月,气温低,人们燃烧煤炭等燃料取暖,排出大量的烟尘,此季节降水少,空气质量较差,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较多;
(2)7月降水多,空气中的烟尘易随着雨水沉降至地表,空气质量较好,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较少;
(3)不同人群的身体素质不同,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也不同,如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一般小于敏感人群。
(4)不同地区还要考虑地形、风速、逆温、人们的生产活动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活动
③ 当地是否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果出现,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出现重度污染。
(1)空气污染物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肺癌发病率升高,机器零部件磨损加重,太阳能发电效率降低等;
(2)二氧化硫会造成眼部、呼吸道、肺部不适,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对生产设备有腐蚀作用。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 的影响及应对
1、环境安全的地位
环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国家安全需要具有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国家安全需要具有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能力。
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①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②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3、环境安全问题的发生范围
①国内环境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国家安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破坏、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等)
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
3、环境安全问题的发生范围
②区域性的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间接影响(酸雨、跨国界河流污染等)
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
3、环境安全问题的发生范围
③全球性环境安全问题对各国国家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平面上升等)
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
4、环境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①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
②人类及自然环境本身对环境问题损害或威胁的敏感程度及抵抗能力
5、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可从两个途径入手:
一方面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5、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可从两个途径入手:
另一方面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5、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
合理有效地应对环境安全问题,不但能够化解危机
还可增强社会响应能力,降低甚至消除此类环境安全风险
合理应对
5、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
图中左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减小
5、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图中右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减小
章节内容结构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
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概述
地位
分类
不同尺度的安全问题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小试牛刀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D
小试牛刀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2题。
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B
小试牛刀
3.下列属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成因的是( )
A.危险化学品泄漏 B.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C.农田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富集 D.核泄漏
4.下列关于威胁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产生于本国或者其他国家,也可能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导致
B.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
C.发生概率较大
D.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
C
C
小试牛刀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情况,并表示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
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小试牛刀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冬季。冬半年气候干燥,风沙大;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
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