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无答案) 高中历史 部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无答案) 高中历史 部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8 23: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前5分钟复习巩固训练
历史六大模块的时间划分?
二、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三、考点梳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新石器时代(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3)原始社会的阶级及特征
史料:位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130余座中、晚期的墓葬,按其墓坑大小,随葬品的多寡,也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摘编自《中国早期人类史研究》
(1)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组织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及特征 ?
传统观点: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
中华文明的特点: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3.中华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明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4.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部落时代
史料的分类:
(一)按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类:
1.文献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4.音像资料:是音像手段与历史资料的有机融合,反映历史活动的声像记录。
(二)按史料价值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材料两大类:
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
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第二手材料:间接资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1)三皇五帝:三皇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比较浓厚。五皇的事迹较具体
(2)炎黄联盟:组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人尊称为华夏始祖。
(3)禅让制: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万邦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出现了众多相对独立的部族,已具有早期国家雏形,进入万邦时代。
史料: 阶级、阶层或等级之类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系统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国家及其强制性的权力机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最初的统治与管理机构,是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冲突而发展起来的,是统治阶级压制被统治阶级的机器。
——王震中《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
结合材料试分析国家产生需要具备什么主要条件?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关系?
多角度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
(1)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2)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
(3)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三、中华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的统治
(一)夏朝的统治
(二)商朝的统治
(三)周朝的统治
1.分封制
2.宗法制
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宗法制的特点及影响
3.礼乐制:
(四)夏商周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城市的发展
早期国家的特征?
政治: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②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的等级结构
③贵族政治:按血缘获取官职,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⑤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紧密结合。
经济:
农业经济为主,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青铜文化发达
思想:
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四、考点强化训练
(2019·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20·全国Ⅰ卷·T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江苏高考·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江苏高考·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全国Ⅲ卷高考·41)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五、课后反思小结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包含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诞生、早期发展过程,早期国家建立的原因、其特征等诸多内容,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逻辑不明晰,教学难度比较大。通过对教材的梳理,确立以“中华文明”为主线,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诞生、发展等阶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把握,形成前后关联、内在联系明晰的知识链条,以便于教学的展开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其年代久远,内容杂乱,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代表,河姆渡、半坡等早期文化遗存,以及三皇五帝的相关神话传说,可以说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中华文明起源也有这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明的标志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遗址图片、神话传说、甲骨文、青铜铭文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标志,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