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无答案)高中历史 部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案(无答案)高中历史 部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8 23: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前5分钟复习巩固训练
(2019·江苏高考·24)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2分)
二、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三、考点梳理
一、经济之变
1.传统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 “ 铁犁牛耕 ” 推广使用。
(2)农业技术:①战国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已经普遍种植农作物。
②春秋战国:各国都有专管水利的官员。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由集体耕作向小农经济转变。
2.发达的手工业
春秋晚期: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
3.快速发展的商业
(1)货币:出现各式各样的货币,各诸侯国有铸币权。
(2)交通:逐渐形成以各国都城为中心的向外辐射交通网路,都城所在地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3)城市:诸侯国的都城 都设有市,有的城市出现了商业区。
(4)突破: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出现。
二、政治之变
(一)诸侯纷争
(1)背景:
①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
②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2)表现:
(二)华夏认同
(1)时间:春秋到战国时期。
(2)表现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3)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探究:从“华夏认同”角度考察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
史料一 晋国在称霸过程中,不仅灭掉了周围三十余国,兼并了部分戎狄部落,还向东夺取了卫、郑、鲁等国的部分土地……
——摘编自张纪仲《山西历史政区地理》
史料二 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于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 。
——摘编自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
(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
(2)根据两则史料,归纳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史论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
(1)灾难: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进步:推动了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层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
(3)统一:大国兼并小国,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
(4)交融: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了华夏族。
二、政治之变
(三)变法运动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三、思想之变
(一)孔子和老子
(二)百家争鸣的典型代表
探究: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及其意义?
史料一 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
史料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2)根据史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史论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1)政治因素: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兼并战争不断。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3)文化因素:“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
史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
(1)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为当时中国社会变革、转型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2)奠定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彰显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拓展深化: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
阶段特征:
政治:
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运动,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经济:
进入铁器时代。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逐渐形成小农经济,并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手工业由单一的官营手工业形态(如工商食官制度)逐渐发展到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型态,官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思想:
建立在礼乐制度基础上的西周贵族文化逐渐崩溃瓦解,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四、考点强化训练
(2018全国卷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020·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2019·上海高考·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骗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侧隐之心”,这句话出自(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018.4·浙江高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018全国Ⅰ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20·江苏高考·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2020.7·浙江高考·28)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引自《墨子》
“三表法”是墨子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仔细阅读材料一,分析指出墨子上述认识的立足点。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孔子及其后的屈原与墨子价值立场相近的理论主张与思考。
(2019·天津高考·12)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五、课后反思小结
学生在初中历史已经简单的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井田制的瓦解,百家争鸣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缺乏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之间变化的内在联系的认识,难以理解诸侯国掀起变法风潮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力求使学生掌握春秋战国和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涵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思维,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涵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史为鉴,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