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第8章 运动和力 单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司机开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B. 洗手时甩掉手上的水分
C. 荡秋千时用力推几下,然后自己荡着 D.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
2.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当 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会( )
A. 竖直掉下来 B. 静止在该点 C. 任会掉在b点 D. 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3.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体育比赛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头球攻门,球受到惯性的作用奔向球门
B. 用力拉弓,弓弯曲得很厉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水对皮划艇的力大于皮划艇对水的力
D. 电视转播百米赛时,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是因为跑道相对屏幕后退得快
4.在“低碳健康”的理念引领下,电动平衡车已悄然成为生活中一种新的交通时尚,关于如图所示的一款电动平衡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地面上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踏板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脚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力
C. 人驾驶该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时,以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刹车后,仍要向前滑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5.如图所示,重力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1 , 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过程中( )
A.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B.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 D. 此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是人们办公常坐的椅子,椅子下面装有可滑动的小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 椅子受到的重力和椅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椅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给椅子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 人坐在椅子上,脚用力向前蹬地,椅子会向前运动
D. 椅子腿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移动时的摩擦
7.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 自行车受到的动力等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 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人对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用拉力F拉着木块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拉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始终不变,但F大小可以改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木块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所受拉力F与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当木块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所受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随着拉力F的变化,木块一定受到地面摩擦力
D. 随着拉力F的变化,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
9.如图所示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对力属于平衡力( )
A. 茶杯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B. 桌子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C. 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弹力
10.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关于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
A. 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 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D.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12.“复兴号”高铁在启动离站的加速过程中,其惯性( )
A. 持续变大 B. 先不变后变大 C. 始终不变 D. 先变大后不变
13.如图所示,绳子吊着小球从A点释放,小球会摆动到B点再摆动到C点,再从C点摆回A点,来回摆动数次.假如小球摆到C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的状态是:( )
A. 静止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圆周运动 D. 减速运动
14.如图,将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的两端系在两根立于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杆M、N等高的两点a、b上,用一个动滑轮悬挂一个重物G后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的拉力为T1 , 现将绳子b端慢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待系统再次达到平衡时,两绳子的拉力为T2 , 则( )
A. T2>T1 B. T2=T1 C. T2<T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 状态,这个定律________ (选填“能”或者“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6.行进中的自行车、飞行的子弹,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它们都将保持________状态.停在路上的汽车、放在草地上的足球,如果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它们都将保持________状态.
17.如图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子也被提起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实验中“加少许水,压紧”目的是________.
18.小红同学在喝完学生牛奶后,又用力吸了一下,她发现奶盒变瘪了,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还可以证明________ 是存在的。
19.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如图所示,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________,此过程,脚对足球________做功(选填“有”或“没有”);若足球运动到最高处时所有的力全部都消失,足球将________(选填“保持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20.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牵引力为1200N,所受阻力为1200N,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N,可以判定汽车作________运动,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________力.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是牙膏及其盖的照片,请你仔细观察,它都涉及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22.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请回答:
(1)刹车过程中轮胎会发热,这是什么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利用下表数据,通过计算求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多少秒
(3)分析下表数据可知,汽车制动距离与行驶速度有什么关系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边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速度/km·h-1 40 50 60 80 10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
四、作图题
23.如图,物体静止在水中,画出物体所受到力的示意图。
24.将一个地球仪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地球仪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地球仪的重心.
五、实验探究题
2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 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2)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________.
26.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长方体小木块正面和侧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长木板一面为较光滑的木板面,另一面是粗糙的布面。选择不同的接触面,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实验,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表。
实验序号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 压力 测力计示数
1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2.0N 0.6N
2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4.0N 1.2N
3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6.0N 1.8N
4 木块侧面与木板面 2.0N 0.6N
5 木块侧面与布面 2.0N 1.0N
6 木块正面与布面 2.0N
(1)拉着长木板水平向左运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
(3)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则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N。
(4)由实验4、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
(5)由实验1、2、3可知,________,这里主要采用的硏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六、计算题
27.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召开了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会上,同学们想知道红薯(俗称地瓜)密度是多少.于是有的同学从家中带了一个质量1.4 kg的大红薯,测得其体积是1 300 cm3.求:
(1)红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
(2)红薯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保留2位小数)
2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前行驶,它所受的阻力为3500N,此时汽车所受的动力是车重的0.1倍,g=10N/kg。试问:
(1)汽车所受的动力是多少?
(2)汽车的总质量是多少?
(3)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多少?
答 案
一、单选题
1. A 2. D 3. D 4. C 5.A 6. D 7. B 8. C 9. A 10. C 11.D 12. C 13. A 14. B
二、填空题
15. 匀速直线运动;不能 16. 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17.摩擦力;竖直向下;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18.形状;大气压
19. 惯性;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20.0;匀速直线;平衡
三、解答题
21. (1)盖中间的尖端面积很小,可以增大压强;
(2)盖侧面的花纹,使接触面变粗糙,可以增大摩擦;
(3)挤压牙膏皮,牙膏皮受力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 解:(1)刹车过程中轮胎发热是由于摩擦引起的,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司机的反应时间t等于反应距离s与汽车行驶速度v的比值,即。
然后计算五种情况下反应时间t,再取平均可计算结果都在0.6s-0.7s之间。
(3)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
具体计算可知,当速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制动距离约增加为原来的4倍。
(4)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越小
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越小,汽车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因此汽车越难停下来,所以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
四、作图题
23.解:如图所示:
24. 解: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
25. (1)摩擦力的影响;光滑(2)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6. (1)等于(2)零刻度线处(3)无关;1.0(4)大
(5)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控制变量法
六、计算题
27. (1)解:红薯受到的重力:G=mg=1.4 kg×10 N/kg=14 N
(2)解:红薯的密度:ρ= = ≈1.08 g/cm3=1.08×103kg/m3.
28. (1)解: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前行驶,它所受的阻力为3500N,水平方向上的阻力和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汽车所受的动力3500N
答:汽车所受的动力是3500N
(2)解:由题意可知F=0.1G,则汽车的总重力为是
那么汽车的总质量是
答:汽车的总质量是3500kg
(3)解: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前行驶,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35000N
答: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35000N。
(
第
- 1 -
页 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