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母亲[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胡适我的母亲[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0-29 12: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我的母亲(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27岁当清华大学教授,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胡适名言 胡适和钱穆都是北大教授,而且都研究《老子》。胡适继承传统的说法,认为老子略早于孔子;钱穆则创立新说,认为老子略早于韩非, 后于孔子。
钱穆说:“胡先生,《老子》成书的年代晚,证据确凿,你不要再坚持你的错误了!胡适说:“钱先生,你举出的证据还不能说服我;如果你能够说服我,我连自己的亲老子也可以不要!” 哪有猫儿不叫春?
哪有蝉儿不鸣夏?
哪有蛤蟆不夜鸣?
哪有先生不说话? 《蝴蝶》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
怪可怜;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1916 金 年8月23日胡适写了首诗叫《朋友》,据说是我国第一首白话诗这首诗,讲平仄,讲对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 白话打油诗 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
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佳,今名又何尝少妙?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 金 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 哄堂听胡说
  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引得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母亲》——整体把握母亲我九岁前读书做人寡妇后母严师慈母感谢母亲          胡适的婚姻   胡适14岁时,就由母命与江冬秀订婚了。他18岁时,母命他由上海回家结婚。他因家中没钱办婚事,自己也没钱养家,就以求学要紧,坚决地拒绝了办这桩喜事。直到他由美国回来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年已27岁才完婚。写诗说:记得那年
你家办了嫁妆,
我家备了新房
只不曾捉到我这个新郎。
这十年来,
找了几朝帝王,看了多少世态炎凉。
锈了你嫁妆剪刀,
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样,
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
只有那十年的陈爆竹,
越陈便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