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北京卷第17-20题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分析近3年来北京市中考真题,依据2022年最新题型要求,做出以下探究:生殖发育的考查,除了以1道非选择题考查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与性状表达之间的关系、变异等,还以4道左右选择题考查。选择题考查非选择题没有考查到的相关考点,高频考点预测:
考点1 人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3 植物的生殖
考点4 遗传与变异
考点1人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1)输卵管——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和输送卵细胞的管道。
(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
得的;胚胎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由母体排出的。
【易错提醒】
1.睾丸和卵巢即是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
2.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是生长发育起点。
3.胎盘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是母体与胎儿物质交换场所。
考点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不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如:蝗虫、蟋蟀、蜻蜒和蝉等。
(2)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如:蚕、蚊、蝇和蝶类等。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
(2)变态发育: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如下图所示)
3.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
保护作用
)卵壳
卵膜
(
卵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
系带:固定卵黄
卵黄膜:保护卵细胞
卵黄:提供主要养料
胚盘:内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易错提醒】
1.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蛹”期。
2.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差别显著。
3.蜕皮现象: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体外的外骨胳限制着身体的长大,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褪下外骨骼现象。(如:蝗虫等的发育过程)
4.两栖动物和昆虫都是变态发育,但昆虫才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分,两栖动物没有。
5.整个鸡蛋不是一个卵细胞,卵细胞包括卵黄膜以及里面的卵黄和胚盘。
6.胚盘含有细胞核,具有DNA,将来发育成雏鸟。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前提是发生受精作用。
考点3.植物的生殖方式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易错提醒】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主要看它是否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即有无形成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有就是有性生殖,否则就是无性生殖。必须注意的是:有的生物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为新个体,也是有性生殖。如雌蜂的卵细胞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为雄峰,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为新植株,也都是有性生殖。
考点4. 遗传与变异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 基因、DNA、染色体三者关系
染色体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2. 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人的体细胞核中
男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22对+xY。
女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22对+xx。
(2)人的性细胞核中
男性:22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或Y(1条):22条+x或Y
女性:22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1条):22条+x
(3)性别决定
【易错提醒】
1.通常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一个DNA有许多个基因。
2.不是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必须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才是,即能够控制性状。
3.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或决定于父方精子的类型)。
1. (2022·北京·中考真题)植物的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播种玉米种子 B. 嫁接苹果枝条 C. 扦插柳树枝条 D. 兰花组织培养
2. (2022·北京·中考真题)正常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 )
A. 22条常染色体+X B. 22对常染色体+Y
C. 22对常染色体+XY D. 22对常染色体+XX
3. (2022·北京·中考真题)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我国航天员将其种子带入太空,使种子在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选育新品种。该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紫花苜蓿的( )
A. 生活环境 B. 形态结构 C. 遗传物质 D. 生活习性
4.(2021·北京·中考真题)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输卵管 B. 子宫 C. 胎盘 D. 卵巢
5.(2021·北京·中考真题)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 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 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 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6.(2021·北京·中考真题)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古象牙,通过将象牙中残存的DNA与现有象群DNA进行比较,可以推测两者的亲缘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估测古象生存年代
B. 所发现的古象牙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C. 古象牙中残存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
D. 两者的DNA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7.(2021·福建·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
B. 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C. 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体
D. 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一半
8.(2020·北京·中考真题)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2020年初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现已得到有效控制。其发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地贪夜蛾属于节肢动物 B.①是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起点
C.②与④的生活习性没有差异 D.应根据其不同发育时期的特点进行防治
1. 【2023北京房山一模】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如图中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2022北京平谷一模】如图表示双胞胎个体发育的部分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B.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C. 甲和乙的性别相同
D. 甲乙的性别主要取决于受精时精子中的性染色体
3. 【2023北京顺义一模】种植农作物需要大量的种苗。下列农作物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马铃薯的块茎能生根发芽长出幼苗
B. 将空心菜的一段茎插入土壤长出幼苗
C. 大蒜的“蒜米”埋在地下长出幼苗
D. 把大豆的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
4. 【2022北京平谷一模】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C. 雄蛙通过鸣叫招引雌蛙,雌雄蛙抱对,在水中进行体内受精
D. 鸟卵中能发育为幼鸟的结构是胚盘
5. 【2023北京延庆一模】如图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卵黄能为鸡卵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 ①不仅能保护鸡卵,还能防止水分的蒸发
C. 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②
D. ④是卵白,可将卵黄固定在鸡卵中央
6. 中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茶小绿叶蝉是危害茶树的重要害虫,下图是其发育过程。下列关于茶小绿叶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B. 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 若虫与成虫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D. 喷酒农药是最环保的防治手段
7. 【2023北京房山一模】美国白蛾自1979年首次在我国发现。下列关于美国白蛾生长发育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 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 美国白蛾影响我国生态安全
8. 2021年7月16日首次发布北京“蚊虫叮咬指数”,预报未来3天的蚊虫密度,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北京地区的蚊子主要是库蚊和伊蚊。如图为伊蚊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伊蚊发育中有蜕掉外骨骼的现象
B. 伊蚊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伊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相同
D. 清除积水可有效阻止伊蚊繁殖
9.【2023北京昌平一模】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病,其特征是在肺部等多个器官内长期积聚一层粘液,导致器官的管路堵塞。有一对夫妻表现正常,但孩子患此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可阻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该病可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
C. 若再生一个孩子则一定不患此病 D. 近亲结婚会导致该病发病率增加
10.【2023北京房山一模】 图为某人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判断此人为女性 B. X染色体均来自卵细胞
C. 肝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D. 生殖细胞染色体为22条+X
11. 下列关于人体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对
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12. 【2023北京顺义一模】家猫是广受人们喜爱的宠物之一。其性别决定与人一致。如图是家猫的染色体组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猫的性别是雄性 B. 此猫神经元中有19对染色体
C. 此猫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18对+XY D. 此猫的Y染色体来自于它的父亲
13. 【2022北京平谷一模】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它的某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数和新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为( )
A. 2个 20条 B. 2个 20对 C. 4个 20条 D. 4个 20对
14.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将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某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B. 东北虎体细胞内含有19对染色体
C. 图中序号为1-18号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 D. 图示东北虎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18+Y
15.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B. 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C. 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 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16. 【2023北京燕山一模】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 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 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
D. 控制“白化”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17. 【2023北京昌平一模】人类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世代延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染色体为22对+XX B. 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
C. 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 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卵巢
18. 【2023北京房山一模】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导致后代( )
A. 患显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大
B. 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大
C.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D.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19. 【2023北京昌平一模】中国农业大学把拟南芥抗旱基因导入到玉米中,获得抗旱性强的新品种玉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拟南芥抗旱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B. 抗旱性状是由抗旱基因控制的
C. 抗旱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培育新品种玉米运用的是杂交技术
20. 【2023北京顺义一模】星空浩瀚,探索无限。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取得“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遂游星辰等新成就,中国空间站“天宫”承载着细胞学、育种、民虫繁育等太空生物实验任务。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入荧光蛋白基因使心肌细胞发荧光,利用的是克隆技术
B. 太空育种是借助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变异,获得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 利用太空植物的茎尖快速批量繁育优质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利用激素延长太空蚕宝宝的幼虫期来提高蚕丝的产量,获得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21. 【2022北京平谷一模】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 青霉素增强致病细菌的抗药性
B. 青霉素使致病细菌产生了变异
C. 青霉素对致病细菌进行了选择
D. 青霉素导致病菌繁殖能力增强
22. 太空育种形成的西红柿体积大、品质优良,而且这种优良的性状可以传递给下一代。下列关于太空育种方式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变了西红柿的全部性状 B. 改变了西红柿营养成分
C. 淘汰了西红柿的不良性状 D. 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
23. 【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们栽培的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了变异
24. 【2023北京延庆一模】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地雀,部分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雀喙形状 a喙短而粗 b喙长而细 c喙大小适中
食物来源 坚果和种子 昆虫 种子和昆虫
A. 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B. 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有利变异
C. 以昆虫为食的地雀,喙长而细有利于啄开树皮捕食昆虫
D. 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5. 【2023北京燕山一模】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B. 地层中的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
C. 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D.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26. 【2023北京昌平一模】2022年12月5日,“神州十四”航天员安全抵京,同行的还有在我国空间站培育获得的水稻种子。通过太空环境可以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根本原因是改变种子的( )
A. 形态结构 B. 遗传物质 C. 营养成分 D. 生长条件
27. 【2023北京房山一模】神州十四号搭载拟南芥种子,主要是利用宇宙射线或微重力进行育种研究。此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植物的( )
A. 遗传物质 B. 形态结构 C. 生理功能 D. 生活习性押北京卷第17-20题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分析近3年来北京市中考真题,依据2022年最新题型要求,做出以下探究:生殖发育的考查,除了以1道非选择题考查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与性状表达之间的关系、变异等,还以4道左右选择题考查。选择题考查非选择题没有考查到的相关考点,高频考点预测:
考点1 人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3 植物的生殖
考点4 遗传与变异
考点1人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1)输卵管——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和输送卵细胞的管道。
(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
得的;胚胎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由母体排出的。
【易错提醒】
1.睾丸和卵巢即是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
2.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是生长发育起点。
3.胎盘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是母体与胎儿物质交换场所。
考点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不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如:蝗虫、蟋蟀、蜻蜒和蝉等。
(2)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如:蚕、蚊、蝇和蝶类等。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
(2)变态发育: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蝌蚪与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如下图所示)
3.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
保护作用
)卵壳
卵膜
(
卵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
系带:固定卵黄
卵黄膜:保护卵细胞
卵黄:提供主要养料
胚盘:内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雏鸟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易错提醒】
1.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多了一个“蛹”期。
2.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差别显著。
3.蜕皮现象: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体外的外骨胳限制着身体的长大,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褪下外骨骼现象。(如:蝗虫等的发育过程)
4.两栖动物和昆虫都是变态发育,但昆虫才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分,两栖动物没有。
5.整个鸡蛋不是一个卵细胞,卵细胞包括卵黄膜以及里面的卵黄和胚盘。
6.胚盘含有细胞核,具有DNA,将来发育成雏鸟。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鸟,前提是发生受精作用。
考点3.植物的生殖方式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比 较 项 目 无 性 生 殖 有 性 生 殖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 殖 速 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 点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举 例 扦插、嫁接和压条等。 被子植物产生的种子、鸟类的繁殖等
【易错提醒】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主要看它是否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即有无形成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有就是有性生殖,否则就是无性生殖。必须注意的是:有的生物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为新个体,也是有性生殖。如雌蜂的卵细胞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为雄峰,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为新植株,也都是有性生殖。
考点4. 遗传与变异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 基因、DNA、染色体三者关系
染色体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2. 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人的体细胞核中
男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22对+xY。
女性: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22对+xx。
(2)人的性细胞核中
男性:22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或Y(1条):22条+x或Y
女性:22条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1条):22条+x
(3)性别决定
【易错提醒】
1.通常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一个DNA有许多个基因。
2.不是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必须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才是,即能够控制性状。
3.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或决定于父方精子的类型)。
1. (2022·北京·中考真题)植物的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播种玉米种子 B. 嫁接苹果枝条 C. 扦插柳树枝条 D. 兰花组织培养
【答案】A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播种玉米种子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A。
2. (2022·北京·中考真题)正常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 )
A. 22条常染色体+X B. 22对常染色体+Y
C. 22对常染色体+XY D. 22对常染色体+XX
【答案】D
【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XX。
故选D。
3. (2022·北京·中考真题)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我国航天员将其种子带入太空,使种子在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选育新品种。该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紫花苜蓿的( )
A. 生活环境 B. 形态结构 C. 遗传物质 D. 生活习性
【答案】C
【解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因此,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我国航天员将其种子带入太空,使种子在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选育新品种。该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紫花苜蓿的遗传物质。
故选C。
4.(2021·北京·中考真题)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输卵管 B. 子宫 C. 胎盘 D. 卵巢
【答案】C
【解析】A.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的场所,不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
B.子宫是胎儿发育成熟的场所,也不是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
C.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故C符合题意。
D.卵巢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故D不符合题意。
5.(2021·北京·中考真题)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 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 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 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答案】A
【解析】A.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而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A符合题意。
B.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1·北京·中考真题)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古象牙,通过将象牙中残存的DNA与现有象群DNA进行比较,可以推测两者的亲缘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估测古象生存年代
B. 所发现的古象牙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C. 古象牙中残存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
D. 两者的DNA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答案】D
【解析】A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估测古象生存年代,所发现的古象牙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AB正确。
C.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C正确。
D.两者的DNA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D错误。
故选D。
7.(2021·福建·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
B. 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C. 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体
D. 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一半
【答案】C
【解析】A.男性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是XY,A正确。
B.男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B正确。
C.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22条+X或22条+Y。故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体,C错误。
D.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故精子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
故选C。
8.(2020·北京·中考真题)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2020年初在我国局部地区爆发,现已得到有效控制。其发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地贪夜蛾属于节肢动物 B.①是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起点
C.②与④的生活习性没有差异 D.应根据其不同发育时期的特点进行防治
【答案】C
【解析】A.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A正确。
B.昆虫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图中①就是受精卵,B正确。
CD.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②幼体和④成体相比,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应根据其不同发育时期的特点进行防治,C错误;D正确
1. 【2023北京房山一模】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如图中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A.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即受精的部位是①输卵管,A符合题意。
B.②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不符合题意。
C.③是子宫,子宫是胚胎发育产所,C不符合题意。
D.④是阴道,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2北京平谷一模】如图表示双胞胎个体发育的部分过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B.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C. 甲和乙的性别相同
D. 甲乙的性别主要取决于受精时精子中的性染色体
【答案】A
【解析】A.①表示正在受精,此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输卵管内完成的,A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即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B正确。
C.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双胞胎个体发育的部分过程。甲、乙属于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双胞胎,遗传物质相同,因此甲、乙的性别相同,C正确。
D.人在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受精时精子的类型,D正确。
故选A。
3. 【2023北京顺义一模】种植农作物需要大量的种苗。下列农作物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马铃薯的块茎能生根发芽长出幼苗
B. 将空心菜的一段茎插入土壤长出幼苗
C. 大蒜的“蒜米”埋在地下长出幼苗
D. 把大豆的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
【答案】D
【解析】A.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营养繁殖,不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等过程,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空心菜的一段茎插入土壤进行繁殖属于扦插繁殖,不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等过程,属于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大蒜的“蒜米”埋在地下长出幼苗,不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等过程,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大豆用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4. 【2022北京平谷一模】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C. 雄蛙通过鸣叫招引雌蛙,雌雄蛙抱对,在水中进行体内受精
D. 鸟卵中能发育为幼鸟的结构是胚盘
【答案】C
【解析】A.蚕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
B.昆虫的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需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B正确。
C.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雄蛙抱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进行体外受精,C错误。
D.鸟卵中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幼鸟,D正确。
故选C。
5. 【2023北京延庆一模】如图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卵黄能为鸡卵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 ①不仅能保护鸡卵,还能防止水分的蒸发
C. 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②
D. ④是卵白,可将卵黄固定在鸡卵中央
【答案】D
【解析】A.③卵黄内含有丰富的营养,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A正确。
B.①卵壳具有保护作用,还能防止水分的蒸发,B正确。
C.②胚盘中具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鸟,C正确。
D.④是系带,可将卵黄固定在鸡卵中央;卵白能够保护卵细胞,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D错误。
故选D。
6. 中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茶小绿叶蝉是危害茶树的重要害虫,下图是其发育过程。下列关于茶小绿叶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B. 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 若虫与成虫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D. 喷酒农药是最环保的防治手段
【答案】B
【解析】A.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茶小绿叶蝉的发育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茶小绿叶蝉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外骨骼外骨骼限制其生长,蜕掉旧的再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新的,幼虫的身体就长大一些,B正确。
C.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其若虫与成虫生活习性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农药会污染水体、土壤等环境,故喷酒农药不是最环保的防治手段,D错误。
故选B。
7. 【2023北京房山一模】美国白蛾自1979年首次在我国发现。下列关于美国白蛾生长发育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 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 美国白蛾影响我国生态安全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美国白蛾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美国白蛾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因此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8. 2021年7月16日首次发布北京“蚊虫叮咬指数”,预报未来3天的蚊虫密度,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北京地区的蚊子主要是库蚊和伊蚊。如图为伊蚊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伊蚊发育中有蜕掉外骨骼的现象
B. 伊蚊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伊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相同
D. 清除积水可有效阻止伊蚊繁殖
【答案】C
【解析】A.伊蚊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伊蚊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会限制伊蚊的发育和生长,因此伊蚊发育中有蜕掉外骨骼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伊蚊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则伊蚊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伊蚊的幼虫与成虫在外观上有较大的差别,其形态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则伊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不同,C符合题意。
D.伊蚊产卵于水中,同时伊蚊的卵期、幼虫期和蛹期都不开水,因此清除积水可有效阻止伊蚊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3北京昌平一模】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病,其特征是在肺部等多个器官内长期积聚一层粘液,导致器官的管路堵塞。有一对夫妻表现正常,但孩子患此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可阻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该病可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
C. 若再生一个孩子则一定不患此病 D. 近亲结婚会导致该病发病率增加
【答案】C
【解析】A.肺通气是肺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而肺部等多个器官内长期积聚一层粘液,导致器官的管路堵塞,会阻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故A正确。
B.肺泡功能受阻,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样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所以该病可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故B正确。
C.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病,有一对夫妻表现正常,但孩子患此病,假如囊性纤维化的隐性基因为a,正常的基因为A,其父母正常,携带者患病基因a,则父母的基因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若再生一个孩子可能患此病,概率是25%,故C错误。
D.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故D正确。
故选C。
10.【2023北京房山一模】 图为某人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判断此人为女性 B. X染色体均来自卵细胞
C. 肝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D. 生殖细胞染色体为22条+X
【答案】B
【解析】A.图中染色体是23对,而且第23对染色体是XX,因此该图表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A正确。
B.图中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
C.图中染色体是23对,所以肝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C正确。
D.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为22条+X,D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关于人体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对
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答案】C
【解析】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A正确。
B.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B正确。
C.通常,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D正确。
故选C。
12. 【2023北京顺义一模】家猫是广受人们喜爱的宠物之一。其性别决定与人一致。如图是家猫的染色体组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猫的性别是雄性 B. 此猫神经元中有19对染色体
C. 此猫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18对+XY D. 此猫的Y染色体来自于它的父亲
【答案】C
【解析】A.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中表示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是雄猫,正确。
B.神经元属于体细胞。从图中可以看出雄猫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18对+XY,正确。
C.图中表示雄猫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18对+XY,该猫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18条+X或18条+Y,错误。
D.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19对染色体中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此图第19对性染色体为XY是雄性,此猫的Y染色体来自于它的父亲,正确。
13. 【2022北京平谷一模】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它的某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数和新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为( )
A. 2个 20条 B. 2个 20对 C. 4个 20条 D. 4个 20对
【答案】D
【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0对染色体,它的某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所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为20对,细胞数量为22=4。
故选D。
14.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将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某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B. 东北虎体细胞内含有19对染色体
C. 图中序号为1-18号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 D. 图示东北虎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18+Y
【答案】D
【解析】A.雄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题图中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A正确。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即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9对,B正确。
C.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叫性染色体,所以,图中序号为1-18号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C正确。
D.雄性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XY,产生的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为:18条+X或18条+Y,D错误。
故选D。
15.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B. 女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C. 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 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答案】C
【解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A正确;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B正确;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父亲的精子”,C错误;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社会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D正确。
16. 【2023北京燕山一模】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色的正常与“白化”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 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C. 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
D. 控制“白化”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答案】D
【解析】A.大熊猫的正常和白化这一对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遗传学上将它们称为相对性状,A正确。
B.大熊猫亲代正常,子代出现“白化”的现象,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B正确。
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控制“白化”这一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了子代,C正确。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亲代肤色正常,子代出现“白化”,是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D。
17. 【2023北京昌平一模】人类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世代延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染色体为22对+XX B. 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
C. 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 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卵巢
【答案】B
【解析】A.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出现的,染色体为22条+X,A错误。
B.卵细胞从卵巢产生,精子由阴道进入,在输卵管相遇形成受精卵,B正确。
C.性别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新生儿的性别由父亲精子的类型决定的,C错误。
D.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D错误。
故选B。
18. 【2023北京房山一模】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导致后代( )
A. 患显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大
B. 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大
C.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D.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答案】B
【解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导致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B符合题意。
故选B。
19. 【2023北京昌平一模】中国农业大学把拟南芥抗旱基因导入到玉米中,获得抗旱性强的新品种玉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拟南芥抗旱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B. 抗旱性状是由抗旱基因控制的
C. 抗旱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培育新品种玉米运用的是杂交技术
【答案】D
【解析】AC.细胞核中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①蛋白质和②DNA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因此,拟南芥抗旱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抗旱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C正确。
B.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因此,抗旱性状是由抗旱基因控制的,B正确。
D.培育新品种玉米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D错误。
故选D。
20. 【2023北京顺义一模】星空浩瀚,探索无限。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取得“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遂游星辰等新成就,中国空间站“天宫”承载着细胞学、育种、民虫繁育等太空生物实验任务。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入荧光蛋白基因使心肌细胞发荧光,利用的是克隆技术
B. 太空育种是借助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变异,获得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 利用太空植物的茎尖快速批量繁育优质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 利用激素延长太空蚕宝宝的幼虫期来提高蚕丝的产量,获得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C
【解析】A.通过导入荧光蛋白基因使心肌细胞发荧光,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A错误。
B.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获得的是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所以,利用太空植物的茎尖快速批量繁育优质植株,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
D.利用激素延长太空蚕宝宝的幼虫期来提高蚕丝的产量,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获得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C。
21. 【2022北京平谷一模】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 青霉素增强致病细菌的抗药性
B. 青霉素使致病细菌产生了变异
C. 青霉素对致病细菌进行了选择
D. 青霉素导致病菌繁殖能力增强
【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青霉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C正确。
故选C。
22. 太空育种形成的西红柿体积大、品质优良,而且这种优良的性状可以传递给下一代。下列关于太空育种方式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变了西红柿的全部性状 B. 改变了西红柿营养成分
C. 淘汰了西红柿的不良性状 D. 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A.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不是改变了西红柿的全部性状,错误。
B.太空西红柿就是西红柿,只是种子经过射线的照射产生了一些变化,可能产量提高,营养成分可能有改变,也可能没有变化,错误。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无法选择变异的性状,错误。
D.太空育种是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正确。
故选D。
23. 【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们栽培的菊花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在颜色、形态等方面都有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菊花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菊花为了满足人类的喜好而产生了变异
【答案】A
【解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
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菊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4. 【2023北京延庆一模】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地雀,部分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雀喙形状 a喙短而粗 b喙长而细 c喙大小适中
食物来源 坚果和种子 昆虫 种子和昆虫
A. 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B. 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有利变异
C. 以昆虫为食的地雀,喙长而细有利于啄开树皮捕食昆虫
D. 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B
【解析】A.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题干中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种类的地雀,它们的食物不同,喙形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不定向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A不符合题意。
B.b雀喙形状——适于取食昆虫,该形状的喙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则不利于b雀取食,对生存不利,故属于不利变异,B符合题意。
C.喙长而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啄破树皮,找到昆虫,这是它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认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就必然存在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适应环境的变异逐代遗传下去并得到积累和加强,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了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的地雀种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2023北京燕山一模】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B. 地层中的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
C. 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D.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A
【解析】A.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按一定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出现,B正确。
C.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可见,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C正确。
D.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所以,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正确。
故选A。
26. 【2023北京昌平一模】2022年12月5日,“神州十四”航天员安全抵京,同行的还有在我国空间站培育获得的水稻种子。通过太空环境可以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根本原因是改变种子的( )
A. 形态结构 B. 遗传物质 C. 营养成分 D. 生长条件
【答案】B
【答案】在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有些水稻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产生变异,这是可遗传变异。
故选B。
27. 【2023北京房山一模】神州十四号搭载拟南芥种子,主要是利用宇宙射线或微重力进行育种研究。此育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植物的( )
A. 遗传物质 B. 形态结构 C. 生理功能 D. 生活习性
【答案】A
【解析】我国航天员将拟南芥种子带入太空,使种子在射线和微重力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异,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新品种。与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无关。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