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北京卷第23-25题
健康生活、生物技术和环境问题
分析近3年来北京市中考真题,依据2022年最新题型要求,做出以下探究: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的考查的高频考点预测:
1.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2.现代生物技术
3.健康的生活
考点1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微生物在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1)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如何保存食品: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由腐败细菌(如:枯草杆菌等)和真菌中的霉菌(如:青霉等)引起的,它们生活在食品中并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进行大量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使食物腐败变质。
(2)保存方法:①风干保存(如:鱼干等);②高温灭菌保存(如:罐头食品等);
③低温保存(如:肉的冷冻、水果的低温保鲜等)。④用盐渍保存(如:咸鱼等);
【易错提醒】
1.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获得相关产物。
2.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生存繁殖,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存繁殖。
3.繁殖食品腐败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考点2.现代生物技术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如:超级鼠和转基因大豆等。
(2)应用:①制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和凝血因子等。
②遗传病的诊治:利用转基因技术诊治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等。
③培育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烟草等。
2.克隆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叫做克隆技术。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2)应用:①拯救物种 ②器官的移植等。
【易错提醒】
1.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2.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克隆出的个体,在遗传上与原生物体一模一样。植物克隆技术有植物的扦插、组织培养、马铃薯分块繁殖等;动物克隆技术有克隆羊、克隆器官等。
3.认同生物技术对人类影响具有两面性Ⅱ: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为人类造福,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与担忧。如克隆器官可以给器官移植病人带来福音,但克隆人可能有悖伦理。
1.(2022·北京·中考真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可通过注射水痘疫苗进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 B. 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
C. 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 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 (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酸奶 B. 米酒 C. 腐乳 D. 绿豆汤
3. (2022·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实现了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能够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C. 风能发电 D.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4.(2021·北京·中考真题)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在冷藏室中低温保存,下列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
B.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
C. 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消耗增加
D. 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
5.(2021·北京·中考真题)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
A. 克隆技术 B. 杂交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发酵技术
6.(2021·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市发布“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碳足迹”。以下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 节约生活用水
C. 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 D. 进行垃圾分类
7.(2020·北京·中考真题)为快速获得一批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草莓苗以满足果农需求,下列技术中可选用的是( )
A.杂交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1. 【2023北京昌平一模】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持续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老人和儿童是流感流行期间的脆弱人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B. 患者独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传播 D. 老人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者
2. 【2022北京平谷一模】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非常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庭小药箱内的药物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避免失去药效或过期
B. “OTC”药物是处方药,在使用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 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地址及病情等
D.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
3. 了解用药和救护知识能够更好地维护生命健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首先开窗通风
B. 服用药物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C. 意外骨折后不要随意移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D. 如果动脉出血,要在伤口处的远心端止血
4. 【2023北京昌平一模】小阳为家人假期到郊外游玩准备家庭小药箱,其中物品与用途搭配错误的是( )
A. 消炎药——预防伤风感冒 B. 冰袋——扭伤后进行消肿
C. 纱布和绷带——出血后包扎 D. 碘伏棉签——轻微擦伤后消毒
5. 人溶菌酶是一种人体内的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特性的蛋白质。2021年7月,我国科研团队历经15年的研究,首次成功将人溶菌酶基因导入酵母菌,生产出高活性和高纯度的“重组人溶菌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溶菌酶是一种蛋白质
B. 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 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实质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D. 生产重组人溶菌酶的过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6. 【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与人体的免疫有关。下列关于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A.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B. 免疫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的过程
C. 皮肤和黏膜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一定对人体有益,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7.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生活方式与倡导的“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 )
A. 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B. 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C. 出门就餐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
D. 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8. “ 3 12”是植树节,旨在动员人们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其生物学意义是( )
①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②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③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④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2022北京平谷一模】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 生活中绿色出行 B. 将塑料焚烧处理
C. 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 将垃圾分类回收
10. 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及世界不同地区的代表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体现生物多样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丰富资源时应慎重引进外来物种
D. 体现了对不同地区植物的迁地保护
11. 【2023北京昌平一模】发展生态农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是( )
A. 核桃树下养殖林下鸡 B. 草莓喷洒大量农药
C. 信息化手段节水灌溉 D. 农作物施用农家粪肥
12. 【2023北京顺义一模】2022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
A. 绿色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B. 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C. 减少使用电热水器,多使用太阳能
D. 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
13. 【2023北京顺义一模】下列措施中,与苹果保鲜无关的是( )
A. 果树坐果生长时套袋
B. 将蜡涂覆在苹果表面
C. 保持存放环境缺氧
D. 存放到低温的冷藏箱
14. 【2023北京燕山一模】食品在冰箱中比在室温下保存的时间长,主要是因为在冰箱中( )
A. 没有细菌 B. 细菌繁殖慢
C. 细菌被杀死 D. 细菌被冻死
15. 【2023北京延庆一模】发酵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利用发酵技术可以制作许多食品。下列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酱油 B. 果酒 C. 酸奶 D. 果汁
16. 【2023北京燕山一模】某大学顺利培育出首例能发出荧光的猪,下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人员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
B. 在自然情况下,猪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卵细胞
C. 荧光猪的体色为带有荧光的黑色
D. 通过此技术获得的荧光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17. 科学家将能使萤火虫发光的基因转入烟草受精卵中,这些烟草的根、茎、叶、花等部位在暗夜都能发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萤火虫发光的性状受基因控制 B. 受精卵是烟草发育的起点
C. 发光烟草的获得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D. 这种发光的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18. 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以提高牛奶品质。应用的关键生物技术是(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发酵技术 D. 杂交技术
19. 牛奶灌装时,经适当的高温处理达到无菌状态,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下列食品的保存原理与其最相似的是( )
A. 鱼肉罐头 B. 葡萄干 C. 果脯蜜饯 D. 速冻水饺
20. 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正确的是( )
A. 面包—乳酸菌 B. 酸奶—酵母菌
C. 食醋—醋酸杆菌 D. 泡菜—霉菌
21.下列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
A. 用酵母制作馒头 B. 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C. 奶牛分泌人生长激素 D. 抗虫棉花体内有抗虫毒素
22.下列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利用青霉提取青霉素
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试管婴儿的诞生
D.克隆羊的诞生
23.我国科学家陈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下列实例中所运用的生物技术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多莉”羊的诞生
C.导入杀虫毒素基因培育抗虫棉
D.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培育超级鼠
24.21世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
键之一。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烟草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抗虫烟草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
C.这种技术实现了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抗虫基因能够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5.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6.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木的是( )
A.利用乳酸发酵技术制作酸奶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
C.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良种奶牛 D.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鱼体内押北京卷第23-25题
健康生活、生物技术和环境问题
分析近3年来北京市中考真题,依据2022年最新题型要求,做出以下探究: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的考查的高频考点预测:
1.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2.现代生物技术
3.健康的生活
考点1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微生物在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1)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如何保存食品: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由腐败细菌(如:枯草杆菌等)和真菌中的霉菌(如:青霉等)引起的,它们生活在食品中并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进行大量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使食物腐败变质。
(2)保存方法:①风干保存(如:鱼干等);②高温灭菌保存(如:罐头食品等);
③低温保存(如:肉的冷冻、水果的低温保鲜等)。④用盐渍保存(如:咸鱼等);
【易错提醒】
1.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获得相关产物。
2.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生存繁殖,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存繁殖。
3.繁殖食品腐败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考点2.现代生物技术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如:超级鼠和转基因大豆等。
(2)应用:①制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和凝血因子等。
②遗传病的诊治:利用转基因技术诊治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等。
③培育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烟草等。
2.克隆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叫做克隆技术。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2)应用:①拯救物种 ②器官的移植等。
【易错提醒】
1.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2.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克隆出的个体,在遗传上与原生物体一模一样。植物克隆技术有植物的扦插、组织培养、马铃薯分块繁殖等;动物克隆技术有克隆羊、克隆器官等。
3.认同生物技术对人类影响具有两面性Ⅱ: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为人类造福,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与担忧。如克隆器官可以给器官移植病人带来福音,但克隆人可能有悖伦理。
1.(2022·北京·中考真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可通过注射水痘疫苗进行预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 B. 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
C. 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 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带状疱疹病毒是引发水痘的病原体,A正确。
B.抗原: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水痘疫苗起到抗原的作用,B正确。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因此,水痘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C正确。
D.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注射水痘疫苗预防水痘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D。
2. (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应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酸奶 B. 米酒 C. 腐乳 D. 绿豆汤
【答案】D
【解析】A.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A错误。
B.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B错误。
C.制腐乳要用到霉菌,C错误。
D.绿豆汤是用绿豆加水,加热而成的,与发酵无关,D正确。
故选D。
3. (2022·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践行“绿色奥运”理念,实现了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能够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C. 风能发电 D.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答案】A
【解析】A.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A符合题意。
B.建筑材料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但不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风能发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不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倡导绿色出行方式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不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1·北京·中考真题)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在冷藏室中低温保存,下列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
B.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
C. 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消耗增加
D. 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
【答案】C
【解析】A.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而低温能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A正确。
B.保鲜膜不透水,包裹好水果后,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B正确。
C.温度影响细胞呼吸作用强度。低温条件下水果中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C错误。
D.保鲜膜物理特性柔软、致密,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5.(2021·北京·中考真题)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
A. 克隆技术 B. 杂交技术
C. 转基因技术 D. 发酵技术
【答案】C
【解析】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科学家把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番茄获得了抗冻的性状。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转基因番茄。
故选C。
6.(2021·北京·中考真题)北京市发布“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碳足迹”。以下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 节约生活用水
C. 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 D. 进行垃圾分类
【答案】A
【解析】结合分析可知:B.节约生活用水、C.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D.进行垃圾分类都是节能减排、利于减少碳排放的良好行为。而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餐具,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不值得提倡,故选A。
7.(2020·北京·中考真题)为快速获得一批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草莓苗以满足果农需求,下列技术中可选用的是( )
A.杂交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
【解析】A.杂交技术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不符合题意。
B.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B不符合题意。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可以在短期内快速繁殖植物,D符合题意。
1. 【2023北京昌平一模】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持续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老人和儿童是流感流行期间的脆弱人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B. 患者独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传播 D. 老人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者
【答案】C
【解析】A.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流感的病原体,A错误。
B.甲流患者能够传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患者独居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
C.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减少传播,C正确。
D.戴口罩是为了防止通过接触和空气感染病毒,因此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C。
2. 【2022北京平谷一模】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非常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庭小药箱内的药物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避免失去药效或过期
B. “OTC”药物是处方药,在使用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 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地址及病情等
D.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
【答案】B
【解析】A.药品应及时更新过期药品会使药效下降甚至无效,有的药物还会分解引发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所以,配备了小药箱的家庭要养成经常更新家庭小药箱的习惯,A正确。
B.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B错误。
C.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地址及病情等,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C正确。
D.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急救措施有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D正确。
故选B。
3. 了解用药和救护知识能够更好地维护生命健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首先开窗通风
B. 服用药物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C. 意外骨折后不要随意移动,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D. 如果动脉出血,要在伤口处的远心端止血
【答案】D
【解析】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自救,A不符合题意。
B.用药时要阅读药品使用说明,即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B不符合题意。
C.发生骨折时,不要随意移动位置,应及时用夹板固定患处,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以防错位,C不符合题意。
D.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D符合题意。
故选D。
4. 【2023北京昌平一模】小阳为家人假期到郊外游玩准备家庭小药箱,其中物品与用途搭配错误的是( )
A. 消炎药——预防伤风感冒 B. 冰袋——扭伤后进行消肿
C. 纱布和绷带——出血后包扎 D. 碘伏棉签——轻微擦伤后消毒
【答案】A
【解析】A.消炎药能起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但不能预防感冒,A错误。
B.扭伤后可用冰袋消肿,缓解症状,B正确。
C.出血后可用纱布纱布和绷带,达到止血的目的,C正确。
D.碘酊用来消毒,表皮轻微擦伤可涂碘伏消毒,防止感染,D正确。
故选A。
5. 人溶菌酶是一种人体内的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特性的蛋白质。2021年7月,我国科研团队历经15年的研究,首次成功将人溶菌酶基因导入酵母菌,生产出高活性和高纯度的“重组人溶菌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溶菌酶是一种蛋白质
B. 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 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实质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D. 生产重组人溶菌酶的过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答案】B
【解析】A.由题意可知,人溶菌酶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A正确。
B.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故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将人溶菌酶基因导入酵母菌,生产出高活性和高纯度的“重组人溶菌酶”,这种人溶菌酶的生产过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D正确。
故选B。
6. 【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与人体的免疫有关。下列关于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A. 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B. 免疫是人体识别和清除“异物”的过程
C. 皮肤和黏膜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一定对人体有益,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答案】D
【解析】A.特异性免疫又称为后天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正确。
B.免疫具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癌细胞)的功能,B正确。
C.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对人体有益也有弊,如免疫功能过强,人体会产生过敏反应,D错误。
故选D。
7.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生活方式与倡导的“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 )
A. 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B. 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C. 出门就餐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
D. 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答案】C
【解析】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可以大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目前处理废弃塑料袋最常见的方式是焚烧,焚烧塑料袋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生物的伤害很大,这就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所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白色污染的泛滥,还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A不符合题意。
B.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
C.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大了森林的砍伐、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塑料餐盒,废旧塑料不易处理,目前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和填埋,如果将其焚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要是选择填埋的话,无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不符合“低碳生活”,C符合题意。
D.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 3 12”是植树节,旨在动员人们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其生物学意义是( )
①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②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③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④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通过植物根系间的网兜效应或者是锚固作用,增强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凝聚力,增强土壤的抗冲蚀力,从而土壤造成地表径流的冲刷,保持水土流失。绿色植物通常是靠叶子的细微舒张来吸取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显著的杀菌功能和抗毒能力,能吸收空气中一定浓度的有毒气体,因此,可以起到清除空气污染的效果。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由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因此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旺盛,降雨量较多。故选B。
9. 【2022北京平谷一模】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 生活中绿色出行 B. 将塑料焚烧处理
C. 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 将垃圾分类回收
【答案】B
【解析】A.绿色出行,提倡自行车作交通工具,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将塑料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符合题意。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将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利于改善生态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及世界不同地区的代表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体现生物多样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 丰富资源时应慎重引进外来物种
D. 体现了对不同地区植物的迁地保护
【答案】A
【解析】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因此,每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正确。
C.外来物种由于缺少天敌,引进后会疯狂繁殖,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所以丰富资源时应慎重引进外来物种,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所以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现了对不同地区植物的迁地保护,D正确。
故选A。
11. 【2023北京昌平一模】发展生态农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是( )
A. 核桃树下养殖林下鸡 B. 草莓喷洒大量农药
C. 信息化手段节水灌溉 D. 农作物施用农家粪肥
【答案】B
【解析】A.核桃树下养殖林下鸡,鸡能够消灭农业害虫,鸡的粪便能为核桃树提供无机盐,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A正确。
B.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土壤、水体、生态系统的污染。可见,为草莓喷洒大量农药,不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B错误。
C.信息化手段节水灌溉,能够节约用水,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C正确。
D.农家肥料具有来 源广、养分全、肥效久、能够改良土壤等优点,化学肥料的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因此施肥时,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所以,农作物施用农家粪肥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D正确。
故选B。
12. 【2023北京顺义一模】2022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是( )
A. 绿色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B. 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C. 减少使用电热水器,多使用太阳能
D. 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
【答案】D
【解析】A.减少汽车出行,多步行或自行车出行,减少碳排放,利于实现“双碳”目标,A不符合题意。
B.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资源浪费,利于实现“双碳”目标,B不符合题意。
C.减少使用电热水器,多使用太阳能,减少碳排放,利于实现“双碳”目标,C不符合题意。
D.废电池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与“双碳”目标没有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2023北京顺义一模】下列措施中,与苹果保鲜无关的是( )
A. 果树坐果生长时套袋
B. 将蜡涂覆在苹果表面
C. 保持存放环境缺氧
D. 存放到低温的冷藏箱
【答案】A
【解析】A.果树坐果生长时套袋是为了防止果实被害虫破坏,与水果保鲜无关,A正确。
B.将蜡涂覆在苹果表面,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与水果保鲜有关,B错误。
C.保持存放环境缺氧、干燥,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与水果保鲜有关,C错误。
D.存放到低温的冷藏箱,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与水果保鲜有关,D错误。
故选A。
14. 【2023北京燕山一模】食品在冰箱中比在室温下保存的时间长,主要是因为在冰箱中( )
A. 没有细菌 B. 细菌繁殖慢
C. 细菌被杀死 D. 细菌被冻死
【答案】B
【解析】ACD.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冰箱不能杀死或冻死细菌,冰箱内也有细菌存在,ACD错误。
B.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冰箱内的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B正确。
故选B。
15. 【2023北京延庆一模】发酵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利用发酵技术可以制作许多食品。下列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酱油 B. 果酒 C. 酸奶 D. 果汁
【答案】D
【解析】A.制酱要用到曲霉,运用了发酵技术,A错误。
B.酿酒要用到酵母菌,运用了发酵技术,B错误。
C.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运用了发酵技术,C错误。
D.果汁是鲜果榨取的,没有运用发酵技术,D正确。
故选D。
16. 【2023北京燕山一模】某大学顺利培育出首例能发出荧光的猪,下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研究人员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
B. 在自然情况下,猪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卵细胞
C. 荧光猪的体色为带有荧光的黑色
D. 通过此技术获得的荧光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A
【解析】A.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结合题图可知,研究人员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来培育荧光猪,A正确。
B.在自然情况下,猪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不是卵细胞),B错误。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荧光猪的体色和提供细胞核的白猪性状一致,为带有荧光的白色,C错误。
D.通过此技术获得的荧光性状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的,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A。
17. 科学家将能使萤火虫发光的基因转入烟草受精卵中,这些烟草的根、茎、叶、花等部位在暗夜都能发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萤火虫发光的性状受基因控制 B. 受精卵是烟草发育的起点
C. 发光烟草的获得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D. 这种发光的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D
【解析】A.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所以,萤火虫发光的性状受基因控制,A正确。
B.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B正确。
C.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将能使萤火虫发光的基因转入烟草受精卵中,这些烟草的根、茎、叶、花等部位在暗夜都能发光。这种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C正确。
D.转基因技术培育的发光烟草,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把萤火虫发光的基因导入到烟草受精卵中,改变了遗传物质,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D。
18. 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以提高牛奶品质。应用的关键生物技术是( )
A. 克隆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发酵技术 D. 杂交技术
【答案】B
【解析】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在体外进行巧妙的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由于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达,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得到生物新品种。所以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从而提高了牛的抗病能力和牛奶品质。这项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19. 牛奶灌装时,经适当的高温处理达到无菌状态,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下列食品的保存原理与其最相似的是( )
A. 鱼肉罐头 B. 葡萄干 C. 果脯蜜饯 D. 速冻水饺
【答案】A
【解析】A.鱼肉罐头采用高温灭菌杀死里面的细菌和真菌,与牛奶灌装时高温灭菌方法相似,A符合题意。
B.水分是微生物生存的条件,将葡萄脱水后风干制成葡萄干,没有水分,微生物将不能生存,因此葡萄干可以保存时间更长,B不符合题意。
C.果脯是利用高浓度的物质如糖类来渗出水果中的水分,微生物没有水分,就不能生长和繁殖,起到食物保存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速冻水饺温度很低,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达到食物保存的效果,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正确的是( )
A. 面包—乳酸菌 B. 酸奶—酵母菌
C. 食醋—醋酸杆菌 D. 泡菜—霉菌
【答案】C
【解析】A.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A错误。
B.酸奶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使牛奶转变为酸奶,B错误。
C.食醋利用的是醋酸菌的发酵作用,使有机物转变产生醋酸,C正确。
D.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D错误。
故选C。
21.下列与转基因技术无关的是( )
A. 用酵母制作馒头 B. 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C. 奶牛分泌人生长激素 D. 抗虫棉花体内有抗虫毒素
【答案】A
【解析】A.用酵母制作馒头运用的是发酵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无关,错误。
B.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因此,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应用了转基因技术,正确。
C.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正确。
D. 我国科学家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抗虫棉花,它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控制合成毒素的基因,正确。
故选A。
22.下列运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利用青霉提取青霉素
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试管婴儿的诞生
D.克隆羊的诞生
【答案】B
【解答】ACD、青霉菌能够产生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试管婴儿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羊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ACD不符合题意;
B、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大肠杆菌获得胰岛素,属于转基因技术,B符合题意。
故选:B。
23.我国科学家陈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下列实例中所运用的生物技术与此不同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多莉”羊的诞生
C.导入杀虫毒素基因培育抗虫棉
D.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培育超级鼠
【答案】B
【解答】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陈薇院士研发的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这是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导入杀虫毒素基因培育抗虫棉、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培育超级鼠属于转基因技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
故选:B。
24.21世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
键之一。如图是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烟草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抗虫烟草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
C.这种技术实现了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抗虫基因能够成功表达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B
【解析】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了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
故选:B。
25.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米酒的酿制——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B.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答案】B
【解答】A、制米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正确。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是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错误。
C、沼气的制作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正确。
D、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食品的冷藏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正确。
故选:B。
26.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木的是( )
A.利用乳酸发酵技术制作酸奶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病毒植株
C.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良种奶牛 D.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鱼体内
【答案】A
【解析】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这属于日常生物发酵技术。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蝴蝶兰,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这属于现代生物技术。C、克隆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奶牛的性状,而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克隆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D、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利用的是基因工程中的转基因技术,这属于现代生物技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