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北京卷第8-11题
人体的营养、呼吸、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分析近3年来北京市中考真题,依据2022年最新题型要求,做出以下探究:生物圈中的人的考查,除了以1道非选择题(通常是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系统)考查,还以5道左右选择题考查。高频考点预测:
考点1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考点2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考点3 血液循环
考点4 尿的形成
考点1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通道,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帮助消化,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肝脏、胰腺。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
唾液
口腔
) (
胃液
胃中
) (
胰液、肠液
小肠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胰液、肠液
小肠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
胆汁
小肠
) (
胰液、肠液
小肠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的特点决定了其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
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
)(1)小肠很长,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
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3)小肠绒毛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
与消化功能相适应
)(5)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胆汁、胰
液和肠液)能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易错提醒】
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脂肪酶,但对脂肪有乳化成微粒作用;胰腺和肠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还能分泌胰岛素。
2.消化和吸收是两个不同过程,消化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在消化液帮助下,分解为细胞可吸收的小分子过程。而吸收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通过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过程。
考点2.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呼吸系统组成与功能
识别呼吸系统各器官,同时熟悉呼吸道和肺的主要作用。
(1)肺是呼吸系统作用器官,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2)呼吸道各段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呼 吸 道 功 能
鼻腔 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咽 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气体的通道和发音器官
气管、支气管 湿润、清洁空气、形成痰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2)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备利用,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动脉血变静脉血。
【易错提醒】
1.呼吸道对外界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当空气污染程度超过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时,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2.呼吸道的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咽的会厌软骨能够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3.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线粒体被利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
co
2
o
2
co
2
o
2
co
2
o
2
co
2
o
2
)
外界气体 肺 肺部毛细血管 组织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肺的通气 肺的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4.人体内氧气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考点3.血液循环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血液成分与功能
(1)识别血液涂片中各种成分,液体部分为血浆,个头最大、有细胞核的为白细胞,数量最多、细胞中空的为红细胞,个头最小、碎片状的为血小板。
(2)熟悉血液组成成分功能及相关病症
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 最多 最少 居中
大小 居中 最大 最小
形态结构 两面凹圆饼状, 成熟的无细胞核 球形,有细胞核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 运输氧气、少量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止血、凝血
异常症状 过少:贫血 过多:炎症 过少:不易止血;过多:形成血栓
2.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1)从3个方面区分动脉和静脉
①血流方向:动脉离心,表现为血管分支;静脉向心,表现为血管汇集。如下图:
为动脉,为静脉。
②管壁的结构特点: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较大、(四肢静脉内具有静脉瓣)。如下图:
为动脉,为静脉。
③血流速度:动脉血流速度最快,静脉较慢。
(3)从3个方面辨别毛细血管
①血流方向:连通于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从最小动脉流向最小静脉,如下图一的②和图二的B。
②红细胞流动特点:由于毛细血管腔非常窄,故红细胞只能单行缓慢通过,有利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如图:。
③管壁结构特点: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如图:。
3.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解题关键是结合心脏结构图识别心脏四部分空腔以及相连的血管。经常把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结合考查。
(1)第一步辨认左心室:心尖偏向的一侧下方空腔为左心室,一般判断心肌最发达部分(心室壁)空腔为左心室,如上图。
(2)第二步辨认各空腔连接的血管:口诀:“室连动,房连静”。心室是血液循环起点,连动脉,心房是血液循环终点,连静脉。右心室是肺循环起点,连肺动脉,终点是左心房,故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是体循环起点,连主动脉,终点是右心房,故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3)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故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4.血液循环调节
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是初中生物重点,也是难点,可结合下列图解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反复写至熟练。而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也可结合下列图解,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目的来理解。体循环目的是把氧气送给全身组织细胞(肺部)除外,而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带走,故结果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是静脉血。肺循环目的是把含氧少的静脉血送到肺补充氧气,故结果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易错提醒】
1.三种血细胞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也只有白细胞能够提取细胞核DNA。贫血有2种类型:红细胞数量不足和血红蛋白含量不足。
2.一般是毛细血管一段与小动脉相连,另一端连接小静脉,但肾单位的肾小球例外,两端都是小动脉,并且都流动脉血。
3.辨认左心室最可靠的是判断心肌最发达部分(心室壁)空腔为左心室。凡是与左心房和左心室相连通的血管都是流动脉血。凡是与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通的血管都是流静脉血。
4.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考点4. 尿的形成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肾脏为主要器官,其基本单位为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2.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
肾小体
)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
肾单位
)肾小囊:储存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尿液形成经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两个过程:
(
血液
)
(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 (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
(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都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废物(如:尿素、部分无机盐和水分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 (
原尿(正常成年人每天约形成150升)
)尿的形成
(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
(
尿液(正常成年人每天约形成1.5升)
)
(3)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成分的主要区别:
液 体 水(g%) 蛋白质(g%) 葡萄糖(g%) 尿素(g%) 无机盐(g%)
血 浆 90~93 7~9 0.1 0.03 0.72
原 尿 99 微量 0.1 0.03 0.72
尿 液 95~97 — — 2 1.5
【易错提醒】
1.尿的生成是不间断的,而排出是间断的,因为膀胱有存储尿液的作用。
2.肾小球两端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3.原尿与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原尿与血浆相比,就是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肾小管病变,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
1.(2022·北京·中考真题)7.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可在①中初步分解
B. ②所示的消化腺可分泌胆汁
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
D.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④
2.(2022·北京·中考真题)9.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功能是( )
A. 吞噬病菌 B. 运输氧气 C. 促进止血 D. 运输代谢废物
3.(2022·北京·中考真题)10.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静脉的血管。与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 数量多,分布广 B.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管内血流速度快 D. 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4.(2022·北京·中考真题)11.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肌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 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
C. 房、室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
5.(2022·北京·中考真题)12. 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这直接影响肾小管( )
A. 滤过(过滤)作用 B. 重吸收作用 C. 贮存尿液 D. 排出尿液
6.(2021·北京·中考真题)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以下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脉管壁弹性大,血液流速快
B.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 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7.(2021·北京·中考真题) 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
B. 肾小球可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
C. 肾小囊中的原尿里含有葡萄糖
D. 肾小管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8.(2020·北京·中考真题) 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10~1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气体增多
B.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
D.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
1.【2023北京昌平一模】 如图中能分泌消化液但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2023北京房山一模】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下列食物的消化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的是( )
A. 豆腐 B. 米饭 C. 肥肉 D. 瘦肉
3. 【2022北京平谷一模】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在②中开始消化蛋白质
C. ③能分泌消化液,可将脂肪进一步消化
D. ④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 【2023北京房山一模】下列叙述与人体小肠吸收功能不相符的是( )
A. 小肠长约5-6米 B. 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最多
C. 皱襞表面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D. 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5. 【2023北京延庆一模】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吞咽式小型设备,它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下列有关胶囊内窥镜及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胶囊内窥镜可依次经过①②③④
B. ①是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④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 胶囊内窥镜不可用于诊断⑤处的病变
6. 【2023北京顺义一模】北京冬奥会期间,烤鸭受到了中外运动员的欢迎,其中烤鸭套餐中的“面饼”和“鸭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分别在( )中被初步消化
A. 口腔和胃 B. 口腔和小肠 C. 胃和小肠 D. 口腔和大肠
7.【2023北京昌平一模】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2022年的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虾蛋白质质量高,建议每周食用 B. 奶油蛋糕高糖高油,应尽量少食用
C. 坚果富含优质脂肪,可以大量食用 D. 谷物富含膳食纤维,需要适量食用
8. 【2023北京燕山一模】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营养物质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9. 【2023北京延庆一模】食品安全、腾食营养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合理膳食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②多吃鱼肉,少食果蔬 ;③肉鱼蛋类,必须新鲜;④腌制食物,开胃多吃;⑤每日三餐,按时按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10. 【2023北京顺义一模】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 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钙
C. 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 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
11. 【2023北京顺义一模】图为心脏及部分血管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右心房
B. 左、右心室壁厚度相同
C. 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无瓣膜
D. 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12. 【2023北京昌平一模】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 B. 心房位于心室的下方
C. 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厚 D. 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13. 【2022北京平谷一模】人体的血液中,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浆 D. 血小板
14. 【2023北京昌平一模】血液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红细胞负责输送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B. 血小板可以促进止血,保障血量正常
C. 白细胞吞噬病菌,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D. 血浆仅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15.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 血小板——吞噬病菌
C.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 红细胞——防御和保护
16. 【2023北京顺义一模】慢性贫血患者突发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推测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最可能偏离正常范围的是( )
A. 红细胞、血小板 B. 红细胞、白细胞
C. 白细胞、血小板 D. 血红蛋白、血小板
17. 【2023北京燕山一模】以下血管能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 肺静脉 B. 肾小球
C. 各级动脉 D. 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18.【2023北京房山一模】 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意图,以下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①是动脉 B. ②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C. ③是静脉 D. 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的目的只是防止其乱动
19.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下图是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绘制的模式图(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血流速度最慢 B. b管壁厚,弹性大
C. c血管能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D. c管壁薄,管内血流速度慢
20. 【2023北京昌平一模】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色素多的小活鱼更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B. 用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C. 可根据血流方向和速度判断血管类型
D. 管径最细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21. 【2022北京平谷一模】如图是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管Ⅰ为动脉,内流动脉血 B. 血管Ⅱ内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
C. 部分血管Ⅲ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受外伤,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远心端
22. 【2023北京顺义一模】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①是肺静脉,其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 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②
C. 血管③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图中细胞a能运输氧气,其中富含血红蛋白
23. 【2023北京昌平一模】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脏左侧的两腔内均为动脉血 B.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
C. 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D. 动脉出血时应按压远心端止血
24. 【2023北京房山一模】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B. 肺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C. 肺泡壁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25. 【2022北京平谷一模】防溺水演练时,同学们把头伸入水中憋气30秒,然后抬头呼气。呼气时( )
A. 膈肌收缩 B.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 膈顶部下降 D.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26. 【2023北京昌平一模】如图示呼吸运动时胸廓和肺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吸气时,胸廓的横径和纵径都减小 B.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C. 呼气时,胸腔和肺的容积都会减小 D. 呼气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27. 【2023北京燕山一模】以下最有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行为有( )
①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的地区 ②与吸烟者同居一室 ③经常吃油炸的食品
④油漆工人喷油漆时长期不采取防护措施 ⑤经常吃太烫的食物 ⑥吸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④⑥
28. 【2023北京房山一模】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异物阻塞造成的窒息(如图),其原理是:通过压迫上腹部产生的冲击力使( )顶部迅速上升,增大胸腔的压力,进而排出异物
A. 胸肌 B. 腹肌 C. 膈肌 D. 肋间肌
29. 【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衰竭和尿毒症。其核心部分是一种用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当病人的血液流经透析器时,可以去除其中的代谢废物。人工肾主要替代的是肾中哪一结构的功能( )
A. 肾小球 B. 肾小管 C. 肾小囊 D. 肾盂
30.【2022北京平谷一模】 某人因疾病导致尿液总量比正常人健康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膀胱
31.【2023北京昌平一模】 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① B. ①可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
C. 正常人②中会含有葡萄糖 D. ③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32. 【2023北京燕山一模】原尿和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 )
A. 尿素和尿酸 B. 血细胞和葡萄糖
C.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血细胞和无机盐
33. 【2023北京延庆一模】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
B. 健康人结构④中的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 ④中的葡萄糖重新回到血液的途径是④→⑤→⑥
D. 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只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34. 【2023北京顺义一模】某同学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为测定该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质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克 4毫升 0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2 a克 0毫升 4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变小
A. a处数值为0.1
B. 将淀粉酶溶液换成胰液,仍然能得出(表中的)实验结果
C. 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D. 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押北京卷第8-11题
人体的营养、呼吸、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分析近3年来北京市中考真题,依据2022年最新题型要求,做出以下探究:生物圈中的人的考查,除了以1道非选择题(通常是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系统)考查,还以5道左右选择题考查。高频考点预测:
考点1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考点2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考点3 血液循环
考点4 尿的形成
考点1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通道,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帮助消化,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肝脏、胰腺。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
唾液
口腔
) (
胃液
胃中
) (
胰液、肠液
小肠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胰液、肠液
小肠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
胆汁
小肠
) (
胰液、肠液
小肠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的特点决定了其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
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
)(1)小肠很长,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
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3)小肠绒毛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
与消化功能相适应
)(5)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如:胆汁、胰
液和肠液)能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易错提醒】
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脂肪酶,但对脂肪有乳化成微粒作用;胰腺和肠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还能分泌胰岛素。
2.消化和吸收是两个不同过程,消化是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在消化液帮助下,分解为细胞可吸收的小分子过程。而吸收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通过消化道上皮进入血液过程。
考点2.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呼吸系统组成与功能
识别呼吸系统各器官,同时熟悉呼吸道和肺的主要作用。
(1)肺是呼吸系统作用器官,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2)呼吸道各段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呼 吸 道 功 能
鼻腔 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咽 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气体的通道和发音器官
气管、支气管 湿润、清洁空气、形成痰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2)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备利用,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动脉血变静脉血。
【易错提醒】
1.呼吸道对外界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当空气污染程度超过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时,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2.呼吸道的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器官,咽的会厌软骨能够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3.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线粒体被利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
co
2
o
2
co
2
o
2
co
2
o
2
co
2
o
2
)
外界气体 肺 肺部毛细血管 组织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肺的通气 肺的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4.人体内氧气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考点3.血液循环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血液成分与功能
(1)识别血液涂片中各种成分,液体部分为血浆,个头最大、有细胞核的为白细胞,数量最多、细胞中空的为红细胞,个头最小、碎片状的为血小板。
(2)熟悉血液组成成分功能及相关病症
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 最多 最少 居中
大小 居中 最大 最小
形态结构 两面凹圆饼状, 成熟的无细胞核 球形,有细胞核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 运输氧气、少量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止血、凝血
异常症状 过少:贫血 过多:炎症 过少:不易止血;过多:形成血栓
2.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1)从3个方面区分动脉和静脉
①血流方向:动脉离心,表现为血管分支;静脉向心,表现为血管汇集。如下图:
为动脉,为静脉。
②管壁的结构特点: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较大、(四肢静脉内具有静脉瓣)。如下图:
为动脉,为静脉。
③血流速度:动脉血流速度最快,静脉较慢。
(3)从3个方面辨别毛细血管
①血流方向:连通于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从最小动脉流向最小静脉,如下图一的②和图二的B。
②红细胞流动特点:由于毛细血管腔非常窄,故红细胞只能单行缓慢通过,有利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如图:。
③管壁结构特点: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如图:。
3.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解题关键是结合心脏结构图识别心脏四部分空腔以及相连的血管。经常把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结合考查。
(1)第一步辨认左心室:心尖偏向的一侧下方空腔为左心室,一般判断心肌最发达部分(心室壁)空腔为左心室,如上图。
(2)第二步辨认各空腔连接的血管:口诀:“室连动,房连静”。心室是血液循环起点,连动脉,心房是血液循环终点,连静脉。右心室是肺循环起点,连肺动脉,终点是左心房,故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是体循环起点,连主动脉,终点是右心房,故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3)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故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4.血液循环调节
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是初中生物重点,也是难点,可结合下列图解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反复写至熟练。而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也可结合下列图解,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目的来理解。体循环目的是把氧气送给全身组织细胞(肺部)除外,而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带走,故结果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是静脉血。肺循环目的是把含氧少的静脉血送到肺补充氧气,故结果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易错提醒】
1.三种血细胞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也只有白细胞能够提取细胞核DNA。贫血有2种类型:红细胞数量不足和血红蛋白含量不足。
2.一般是毛细血管一段与小动脉相连,另一端连接小静脉,但肾单位的肾小球例外,两端都是小动脉,并且都流动脉血。
3.辨认左心室最可靠的是判断心肌最发达部分(心室壁)空腔为左心室。凡是与左心房和左心室相连通的血管都是流动脉血。凡是与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通的血管都是流静脉血。
4.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考点4. 尿的形成
【考点梳理与解题点拨】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肾脏为主要器官,其基本单位为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2.尿的形成
(1)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
肾小体
)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
肾单位
)肾小囊:储存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尿液形成经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两个过程:
(
血液
)
(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 (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
(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都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废物(如:尿素、部分无机盐和水分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 (
原尿(正常成年人每天约形成150升)
)尿的形成
(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
(
尿液(正常成年人每天约形成1.5升)
)
(3)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成分的主要区别:
液 体 水(g%) 蛋白质(g%) 葡萄糖(g%) 尿素(g%) 无机盐(g%)
血 浆 90~93 7~9 0.1 0.03 0.72
原 尿 99 微量 0.1 0.03 0.72
尿 液 95~97 — — 2 1.5
【易错提醒】
1.尿的生成是不间断的,而排出是间断的,因为膀胱有存储尿液的作用。
2.肾小球两端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3.原尿与血液相比,就是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原尿与血浆相比,就是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就是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肾小球患有急性炎症。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人体患有糖尿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肾小管病变,使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
1.(2022·北京·中考真题)7.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可在①中初步分解
B. ②所示的消化腺可分泌胆汁
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
D.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④
【答案】A
【解析】A.①是口腔,能初步分解淀粉为麦芽糖,不能分解脂肪,A错误。
B.②是肝脏,能分泌胆汁,帮助脂肪的消化,B正确。
C.③是胃,胃内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正确。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A。
2.(2022·北京·中考真题)9.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功能是( )
A. 吞噬病菌 B. 运输氧气 C. 促进止血 D. 运输代谢废物
【答案】C
【解析】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A错误。
B.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B错误。
C.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C正确。
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错误。
故选C。
3.(2022·北京·中考真题)10.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静脉的血管。与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 数量多,分布广 B.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管内血流速度快 D. 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答案】C
【解析】A.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便于身体各部分组织进行物质交换,A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交换的物质更容易穿过血管壁,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利于充分进行物质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2·北京·中考真题)11. 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肌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 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
C. 房、室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
【答案】B
【解析】A.心肌收缩将血液挤出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A正确。
B.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主动脉,B错误。
C.房、室间的瓣膜称为房室瓣,可使血液只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右心房、右心室内流的是来自上下腔静脉的静脉血,左心房和左心室内流的是来自肺静脉的动脉血,D正确。
故选B。
5.(2022·北京·中考真题)12. 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这直接影响肾小管( )
A. 滤过(过滤)作用 B. 重吸收作用 C. 贮存尿液 D. 排出尿液
【答案】B
【解析】A.尿的形成过程中起过滤作用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A不符合题意。
B.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会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符合题意。
C.贮存尿液是膀胱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排出尿液是尿道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北京·中考真题)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以下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脉管壁弹性大,血液流速快
B.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 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答案】D
【解析】A.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A正确。
B.在我们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B正确。
C.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肺动脉内流动含氧较低的静脉血。当血液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肺静脉里面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7.(2021·北京·中考真题) 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
B. 肾小球可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
C. 肾小囊中的原尿里含有葡萄糖
D. 肾小管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答案】B
【解析】A.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C正确。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其重吸收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B。
8.(2020·北京·中考真题) 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10~1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可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气体增多
B.吸入气体时,胸廓容积变小,肺收缩
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组织细胞得到更多氧气
D.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
【答案】B
【解析】A.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量。一般指肺的动态气量,它反映肺的通气功能。运动时肺通气量可增大至安静状态的10~12倍。因此人体运动时会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肺通气量增大,吸入的气体量增多,A正确。
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B错误。
C.肺通气量增大有利于给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使有氧呼吸增强,使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够充分的分解有机物产生更多能量,避免氧气不足引起的能量供应缺乏,C正确。
D.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增强,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肺功能,可使心脏强健,肌细胞增粗,收缩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免疫力增强等作用,D正确。
故选B。
1.【2023北京昌平一模】 如图中能分泌消化液但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A.①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对脂肪进行乳化作用,促进脂肪消化,A符合题意。
B.②是胃,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不符合题意。
C.③是胰腺,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C不符合题意。
D.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3北京房山一模】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下列食物的消化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的是( )
A. 豆腐 B. 米饭 C. 肥肉 D. 瘦肉
【答案】C
【解析】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即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了脂肪消化。选项中,豆腐、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米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肥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因此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肥肉的消化。
故选C。
3. 【2022北京平谷一模】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在②中开始消化蛋白质
C. ③能分泌消化液,可将脂肪进一步消化
D. ④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
C.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还能分泌激素,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C正确。
D.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A。
4. 【2023北京房山一模】下列叙述与人体小肠吸收功能不相符的是( )
A. 小肠长约5-6米 B. 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最多
C. 皱襞表面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D. 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B
【解析】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扩大了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因此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5. 【2023北京延庆一模】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吞咽式小型设备,它可以捕捉到消化道内的图像,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下列有关胶囊内窥镜及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胶囊内窥镜可依次经过①②③④
B. ①是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④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 胶囊内窥镜不可用于诊断⑤处的病变
【答案】A
【解析】A.胶囊内窥镜随胶囊进入消化道,不会经过②胰腺。错误。
B.①是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淀粉。正确。
C.④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正确。
D.胶囊内窥镜随胶囊进入消化道,不经过⑤,因此不可用于诊断⑤处的病变。正确。
故选A。
6. 【2023北京顺义一模】北京冬奥会期间,烤鸭受到了中外运动员的欢迎,其中烤鸭套餐中的“面饼”和“鸭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分别在( )中被初步消化
A. 口腔和胃 B. 口腔和小肠 C. 胃和小肠 D. 口腔和大肠
【答案】A
【解析】“面饼”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口腔中有消化淀粉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口腔是“面饼”初步消化的场所;“鸭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中被初步消化的场所是胃,胃中有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因此“鸭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在胃中被初步消化,A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3北京昌平一模】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2022年的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虾蛋白质质量高,建议每周食用 B. 奶油蛋糕高糖高油,应尽量少食用
C. 坚果富含优质脂肪,可以大量食用 D. 谷物富含膳食纤维,需要适量食用
【答案】C
【解析】A.鱼虾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
B.奶油蛋糕高糖高油,油摄入过多会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应尽量少食用,B正确。
C.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但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坚果富含优质脂肪,需要适量食用,C错误。
D.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需要适量食用,D正确。
故选C。
8. 【2023北京燕山一模】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营养物质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答案】D
【解析】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A错误。
B.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B错误。
C.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C错误。
D.维生素属于有机物,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D。
9. 【2023北京延庆一模】食品安全、腾食营养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合理膳食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②多吃鱼肉,少食果蔬 ;③肉鱼蛋类,必须新鲜;④腌制食物,开胃多吃;⑤每日三餐,按时按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
②多吃鱼肉,不仅能够增强蛋白质摄入,同时鱼肉对于脑部发育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而且鱼肉中的卵磷脂能够提高大脑的记忆力,从而可以让孩子增强思维,起到益智的作用。而且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非常的丰富,对于保护视力,促进发育也有着很大的好处。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少吃会因缺少维生素影响健康,②错误;
③肉鱼蛋类很容易变质,必须新鲜才能食用,③正确;
④腌制的食品中含有亚硝酸钠、致癌性物质等,不能多吃腌制的食品,④错误;
⑤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 30%左右,正确。
故选C。
10. 【2023北京顺义一模】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 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钙
C. 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 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
【答案】C
【解析】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预防坏血病,A正确。
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B正确。
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容易引起肥胖,不利于健康,C错误。
D.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D正确。
故选C。
11. 【2023北京顺义一模】图为心脏及部分血管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右心房
B. 左、右心室壁厚度相同
C. 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无瓣膜
D. 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答案】D
【解析】A.图中,①是左心房,不是右心房,A错误。
B.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心室壁厚于心房壁,左心室壁厚于右心室壁,这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B错误。
CD.心脏内的瓣膜:房室瓣是位于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是位于同侧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2023北京昌平一模】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 B. 心房位于心室的下方
C. 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厚 D. 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答案】A
【解析】A.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内流静脉血,故A正确。
B.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腔,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故B错误。
C.右心室内的血液射向肺部,行程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左心室内的血液射向全身各处,行程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左心室壁最厚,故C错误。
D.心室内有动脉瓣,朝向动脉,保证动脉内的血液不会倒流回心室,故D错误。
故选A。
13. 【2022北京平谷一模】人体的血液中,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浆 D. 血小板
【答案】C
【解析】A.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A错误。
B.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B错误。
C.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C正确。
D.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错误。
故选C。
14. 【2023北京昌平一模】血液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红细胞负责输送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B. 血小板可以促进止血,保障血量正常
C. 白细胞吞噬病菌,维持内部环境稳定
D. 血浆仅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答案】D
【解析】A.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A正确。
B.血小板可以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B正确。
C.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维持内部环境稳定,C正确。
D.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D错误。
故选D。
15.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下列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 血小板——吞噬病菌
C.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 红细胞——防御和保护
【答案】C
【解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故选C。
16. 【2023北京顺义一模】慢性贫血患者突发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推测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最可能偏离正常范围的是( )
A. 红细胞、血小板 B. 红细胞、白细胞
C. 白细胞、血小板 D. 血红蛋白、血小板
【答案】B
【解析】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一慢性贫血患者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是红细胞数量过少。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此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是白细胞数量过多。
所以一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
17. 【2023北京燕山一模】以下血管能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 肺静脉 B. 肾小球
C. 各级动脉 D. 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答案】D
【解析】AC.肺静脉和各级动脉都不能进行物质交换,AC错误。
B.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但是,肾小球不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故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可见,“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能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D。
18.【2023北京房山一模】 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意图,以下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①是动脉 B. ②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C. ③是静脉 D. 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的目的只是防止其乱动
【答案】D
【解析】A.图中①的血流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A不符合题意。
B.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②是毛细血管,B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C不符合题意。
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D符合题意。
故选D。
19. 【2023北京延庆一模】下图是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绘制的模式图(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血流速度最慢 B. b管壁厚,弹性大
C. c血管能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D. c管壁薄,管内血流速度慢
【答案】D
【解析】A.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血流速度最慢,A错误。
B.b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最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最慢,B错误。
C.c是静脉,结合分析可知:b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c静脉的结构特点:管壁较薄,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弹性较小,分布较浅,D正确。
故选D。
20. 【2023北京昌平一模】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色素多的小活鱼更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B. 用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C. 可根据血流方向和速度判断血管类型
D. 管径最细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答案】A
【解析】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当选择尾鳍色素浅的小鱼,便于操作,故A错误。
B.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要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视野较大,易于观察,故B正确。
C.动脉血流速度最快,静脉的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根据观察到的红细胞在血管内流动的情况,可以说明各种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是不同,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故C正确。
D.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故D正确。
故选A。
21. 【2022北京平谷一模】如图是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管Ⅰ为动脉,内流动脉血 B. 血管Ⅱ内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
C. 部分血管Ⅲ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受外伤,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远心端
【答案】A
【解析】A.Ⅰ是动脉血管,不一定都内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
B.Ⅱ毛细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慢,红细胞单行通过,B正确。
C.Ⅲ四肢静脉管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Ⅲ静脉是将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的特点,颜色暗红,血流较慢,在远心端止血,D正确。
故选A。
22. 【2023北京顺义一模】如图所示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①是肺静脉,其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 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②
C. 血管③内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图中细胞a能运输氧气,其中富含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A.如果①是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则为肺静脉,肺静脉流动的是动脉血,错误。
B.②血管是动脉,动脉血管里血流速度快,正确。
C.③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正确。
D.a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正确。
故选A。
23. 【2023北京昌平一模】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脏左侧的两腔内均为动脉血 B.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
C. 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D. 动脉出血时应按压远心端止血
【答案】D
【解析】A.心脏左侧流动的是经过肺部气体交换之后的动脉血,A正确。
B.心室收缩,血液冲开动脉瓣,进入主动脉和肺动脉,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送往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出血时血流猛急,呈喷射状,应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按压止血,D错误。
故选D。
24. 【2023北京房山一模】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B. 肺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C. 肺泡壁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答案】D
【解析】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增多,因此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25. 【2022北京平谷一模】防溺水演练时,同学们把头伸入水中憋气30秒,然后抬头呼气。呼气时( )
A. 膈肌收缩 B.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 膈顶部下降 D.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答案】D
【解析】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故选D。
26. 【2023北京昌平一模】如图示呼吸运动时胸廓和肺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吸气时,胸廓的横径和纵径都减小 B.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C. 呼气时,胸腔和肺的容积都会减小 D. 呼气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C
【解析】A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AB错误。
CD.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C正确;D错误。
故选C。
27. 【2023北京燕山一模】以下最有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行为有( )
①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的地区 ②与吸烟者同居一室 ③经常吃油炸的食品
④油漆工人喷油漆时长期不采取防护措施 ⑤经常吃太烫的食物 ⑥吸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④⑥
【答案】D
【解析】①雾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的环境中,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②⑥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与吸烟者同居一室,会被动吸烟,危害更大;
③油炸食品大多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油炸食品,由于局部的高温,对饮食的营养结构破坏比较重一些,另外可以产生一些额外的物质部分,对身体有害,或者说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④油漆中含有许多有毒气体,喷油漆时长期不采取防护措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引起慢性中毒。因此以上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⑤经常吃太烫的食物 容易引起口腔内黏膜,食管黏膜的灼伤,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口腔内溃疡,食管炎症等等。
故选D。
28. 【2023北京房山一模】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异物阻塞造成的窒息(如图),其原理是:通过压迫上腹部产生的冲击力使( )顶部迅速上升,增大胸腔的压力,进而排出异物
A. 胸肌 B. 腹肌 C. 膈肌 D. 肋间肌
【答案】C
【解析】异物位于呼吸道处,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海姆利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顶部迅速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升高,肺内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9. 【2023北京顺义一模】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衰竭和尿毒症。其核心部分是一种用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当病人的血液流经透析器时,可以去除其中的代谢废物。人工肾主要替代的是肾中哪一结构的功能( )
A. 肾小球 B. 肾小管 C. 肾小囊 D. 肾盂
【答案】A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功能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目的是过滤血液中的尿素,所以人工肾的原理是代替人体肾脏内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故选A。
30.【2022北京平谷一模】 某人因疾病导致尿液总量比正常人健康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膀胱
【答案】C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尿量就会大大增加,C符合题意。
故选C。
31.【2023北京昌平一模】 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① B. ①可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
C. 正常人②中会含有葡萄糖 D. ③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答案】B
【解析】A.①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A正确。
BC.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②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①肾小球不能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B错误;C正确。
D.③肾小管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32. 【2023北京燕山一模】原尿和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 )
A. 尿素和尿酸 B. 血细胞和葡萄糖
C.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血细胞和无机盐
【答案】C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故选C
33. 【2023北京延庆一模】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球
B. 健康人结构④中的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 ④中的葡萄糖重新回到血液的途径是④→⑤→⑥
D. 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只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答案】D
【解析】A.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正确。
B.④中的液体称为原尿,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一个健康人的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正确。
C.④肾小囊中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正确。
D.人体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错误。
故选D。
34. 【2023北京顺义一模】某同学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为测定该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质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克 4毫升 0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2 a克 0毫升 4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变小
A. a处数值为0.1
B. 将淀粉酶溶液换成胰液,仍然能得出(表中的)实验结果
C. 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D. 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答案】A
【解析】A.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因此除了酶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所以表中a是0.1克,A正确。
B.胰液中既有淀粉酶又有蛋白酶,因此不能得出该实验结果,B错误。
C.将温度调整为0℃,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得出实验结果,C错误。
D.加入淀粉酶以后,食物块无明显变化;加入蛋白酶后食物块变小,说明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不是淀粉而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