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科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科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28 22:45:02

文档简介

博罗县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学科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题
总分:100 分,测试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共 52 分;1~20 题每小题 2 分,21~24 题每 小题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种间关系的描述。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间竞争
C.桑间可种田禾,农家有云:桑发黍,黍发桑——原始合作
D.菜花黄,蜂闹房——互利共生
2.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栖息在针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灌木层的不同鸟类的食性可能不同
C.群落中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D.针叶林比高山冻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3.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 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年数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A.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B.乔木植物的演替速度比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慢
C.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的优势地垃是因为乔木生长快
D.该群落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植物种类不再发生变化
4.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小的风速等特殊环境 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草菇→ 鼠→蛇这样一条食物链
B.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
C.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可以给果树提供能量和无机盐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有果树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第 1 页 共 8 页
5.我国政府在 2020 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 中国将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CO2 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可循环利用,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B.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CO2 形式循环
C.海洋对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植树造林和环保节能,有利于“碳中和”提前实现
6.下表是生物兴趣小组对某菜地土壤的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再与落叶混合进行实验。以下有 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分组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有 2 个自变量,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分析第 1 组和第 2 组数据时,第 2 组为对照组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选择同种植物等量的落叶
D.预期结果是 2、4 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1、3 组中的落叶几乎不被分解
7.棉铃虫是棉田常见的害虫,喷洒高效农药可以迅速杀死棉铃虫,但同时也会杀死棉铃虫的 天敌,并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虽然不能彻底消灭棉铃虫,但是能 将它们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喷洒农药和放养赤眼蜂控制棉铃虫分别属于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B.利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杀死棉铃虫可能会造成棉铃虫的再次爆发
C.农药可以杀死棉铃虫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D.放养赤眼蜂有利于提高棉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2021 年,我国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B.三孩生育政策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D.人口普查采用科学的抽样调查法
9.2022 年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 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动植物监测系统有效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低碳交通保障体系有效增加了生态足迹
C.垃圾回收再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冬奥会工程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第 2 页 共 8 页
10.《书经》 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提到酿酒必须要用酒曲。酒曲富含酵母菌等多种 微生物,经水浸泡活化后投入蒸熟的米即可用于酿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酒曲经水浸泡活化有利于提高酶的活性和酵母菌的代谢
B.酿酒过程中,待蒸熟的米冷却后才能加入酒曲
C.酿酒应定期打开坛盖,促进酵母菌的增殖
D.酿酒过程中“先有水”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
1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乙酸
B.制作腐乳利用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
C.腌制泡菜时加入“陈泡菜水”可增加乳酸菌浓度
D.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要比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高
12.研究团队用无机盐、石油等配制培养基,成功筛选出了一种降解石油(富含 C、H)的目的 菌,并进行了目的菌降解石油能力的测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培养基是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鉴别培养基
B.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
C.筛选出来的石油降解菌可以直接用于环境保护实践
D.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石油残留量分别为m、n,则石油降解率为n-m
13. 甲、乙两图均为纯化培养的操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甲图中涂布前要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引燃,冷却后才能涂布
B.为避免空气中杂菌的污染,进行甲操作时不可转动培养皿
C.乙中第二次以及以后的划线的起点均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D.完成整个乙操作过程需取菌种 1 次、灼烧接种环 6 次
14.获得纯净酵母菌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接种室用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B.用 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C.培养基采用湿热灭菌法灭菌后再调节pH
D.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一边,以防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15.发酵工程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发酵过程中需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目、产物浓度
B.发酵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C.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D.利用黑曲霉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质,经过淋洗、调制成酱油产品
第 3 页 共 8 页
16.下图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茎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更换培养基调整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B.过程①发生脱分化和再分化后可获得抗病毒的脱毒苗
C.幼苗 2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10 或 20
D.植株 B 是能稳定遗传的二倍体
17.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 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 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哺乳动物核移植中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明显高于体细胞核移植
B.重组胚胎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之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C.兔子卵母细胞质中有使大熊猫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
D.在大熊猫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中,囊胚期开始出现细胞的分化
18.科学家以SARS 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外培养单个 B 淋巴细胞也可以获得针对 SARS 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B.将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后,培养液中融合后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利用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可以快速诊断是否感染 SARS 病毒
19.干细胞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干细胞是从胚胎中分离提取的细胞
B.iPS 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C.干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D.干细胞应置于含有 95%空气和 5%的 CO2 的 CO2 培养箱中培养
20.若下图表示细胞工程操作中的某些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A 细胞与 B 细胞融合得到C 细胞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若图示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其目的主要是获得细胞产品
C.若 A、B 代表不同的植物细胞,则 C 再生新的细胞壁是融合完成的标志
D.若 A、B 分别取自优良奶牛的卵细胞和精子,则 C 可发育成克隆牛
第 4 页 共 8 页
21.某研究团队以某地 4 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
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 1 为低潮盐沼-光滩带;生境 2
为海三棱藨草带;生境 3 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种群中占优势。下列对调查结果
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
物 种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 1 生境 2 生境 3 小坚果 茎类 草屑 螺类 贝壳沙砾 甲壳类 其他
甲 67 0 33 52.8 16.7 0 12.0 13.0 0 5.5
乙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丙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丁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A.如果生境 1 的环境严重恶化, 甲物种受影响最大
B.丁的觅食生境范围最宽,与丙的种间竞争最强
C.小坚果主要分布于生境 1 中
D.生境 1、2、3 中的优势物种不都是芦苇
22.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
A.图中 a = b+e+g
B.图中 c 代表用于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图中 i 代表初级消费者遗体残骸中的能量
D.图中h 属于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部分
23.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 (含大量有机物) 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B 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第 5 页 共 8 页
B.BC 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 NH4+ 等无机盐离子
C.BC 段细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溶解氧减少
D.图示过程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24. “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实验是在涂有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 求贴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大小,从而得出受试菌株药物 敏感性的结论。某次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中应在培养皿底标记接种日期、抗生素种类等
B.出现抑菌圈说明在接触抗生素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
C.抑菌圈较大的原因可能是菌株对药物比较敏感
D.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
二、非选择题 (共 4 小题,48 分)
25. (12 分) “风吹稻浪谷飘香,稻田美景入画来” ,惠州博罗多个镇街的“稻田画”成为 市民游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想选择。 田里投放麻鸭,有助于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 的使用,降低水土污染,让粮食更加安全。请回答问题:
(1) 打造以水稻种植、特色养殖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 举措。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化螟是常见的水稻害虫,若要研究二化螟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 (多 选) 。
A.二化螟的食物 B.二化螟的栖息地
C.二化螟的天敌 D.二化螟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 科研人员进行了水稻单作和稻鸭共作生产模式的比较实验。水稻单作按常规生产方式使
用化肥、杀虫杀菌剂,稻鸭共作每公顷投放 300 只 20d 龄的麻鸭 (麻鸭是不喜食水稻的杂食 性动物) 。统计发现稻鸭共作模式的净收益明显高于稻单作模式。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稻 鸭共作模式稻米产量明显增加,推测鸭在稻鸭共作模式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 (写出 1 点即可)
(4) 若该稻田被弃耕,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片地方乔木蔚然成林, 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演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稻田群落相比, 发生演替后的群落对光照的利用更充分,因演替后的群落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结构。
第 6 页 共 8 页
26. (12 分)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 水又恢复了清澈。下图 1 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 (甲、乙、丙为 3 种鱼,丁为 1 种水鸟, 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 ,图 2 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 (图中数字表示同化 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根据图 1 分析,除了图 2 中已经标出 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图 2 分析,图 1 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 (在 “大于” 、“小于”或“等于”中选择) 7.6%。
(3) 河流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污水以及供人旅游观赏等功能,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 价值。该河流没有被污染之前,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 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是形容雎鸠叫的声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 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过度排放导致该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7. (12 分) 为提高作物产量,种植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氮素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易 造成环境污染。 自生固氮菌营独立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带来了希望。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 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用于纯化培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表为两种培养基的配方,步骤④应选其中的培养基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8 页
培养基类型 培养基组分
培养基甲 甘露醇、KH2PO4 、MgSO4 ·7H2O、NaCl、K2SO4 、CaCO3 、蒸馏水
培养基乙 甘露醇、KH2PO4 、MgSO4 ·7H2O、NaCl、K2SO4 、CaCO3 、蒸馏水、琼脂
(3) 纯化培养时,需同时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在④的平板上统计出菌落的平均数量为 130 个,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为______个。 (4) 现已筛选出固氮能力最强的菌种 CM12,为进一步鉴定其固氮能力,科研人员选用发芽一 致的玉米种子进行 3 组盆栽实验,30d 后测定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结果如下图。
N:尿素处理组[每盆土壤浇灌 50mL 有氮全营养液]; CM12: 自生固氮菌 CM12 处理组 ①对照组 (CK) 的处理为____________。
②研究表明,土壤中碳氮比低于 40:1 时,固氮菌的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因此优良菌肥最好 与__________ (填“有机肥”“氮肥”“磷肥”或“钾肥”) 配合施用。
28. (12 分) 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 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 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 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过程①需要用_____________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③要用到方法有物理法如________ (写出 1 种方法即可) 和化学法如 PEG 诱导法两大类。由题意推测,②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 杂种细胞培养得到杂种植株要借助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对杂种植株是否具有耐盐性进行 个体水平鉴定时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
(4) 科学家尝试让普通小麦 (六倍体) 与偃麦草 (二倍体) 进行有性杂交,但很难得到杂种 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DABBA ACDBC ABBAC BADAD ACCD
25
(1)(群落的)物种组成(2分) (2) ABCD(2分)
(3)麻鸭在稻田吃草,降低草与水稻的竞争;麻鸭在稻田捕虫,减少害虫对水稻的捕食;鸭排泄物可以肥田(2分)
(4)次生(2分) 弃耕稻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2分) 垂直(2分)
26
(1)丙和丁(2分) 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分)
(2)大于(2分) (3)直接和间接(2分)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2分)
(4)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2分)
27
(1)稀释涂布平板法(1分)
(2)乙(1分) 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涂布平板(2分)
(3)检测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或检测培养基是否完全灭菌(2分) 1.3×107(2分) (4)每盆土壤浇50mL无氮植物营养液(2分) 有机肥 (2分)
28
(1)纤维素酶 (1分) 离心法、电融合法(1分) 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2分)
(2)植物组织培养(2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分)
(3)将杂种植物移植到盐碱地中(或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观察杂种植物的生长状态(2分) (4)普通小麦与偃麦之间草存在生殖隔离(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