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题卷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D C B A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D C A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
17.(10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X 射线衍射法;
(2)sp3 正四面体;
(3)4d25s2;
(4)固体电解质;
(5)过低,NH 会转化为 NH +3 4 而不易与磷酸基团中的 H+反应;过高,磷酸基团中的 H+被中和,而不易
与 NH3反应(2 分);
(6)混合型晶体 Zr(HPO4)2(2 分)。
18.(10 分)
O
C
(1)C、O(2 分) O或 (2 分);
C
O
(2)C2O3 + CuO 2CO2 + Cu 或 C4O6 + 2CuO 4CO2 + 2Cu(2 分);
(3)C2O3 + Ca(OH)2 = CaC2O4 + H2O 或 C4O6 + 2Ca(OH)2 = 2CaC2O4 + 2H2O(2 分);
(4)用稀硝酸溶解白色固体,如果溶液呈蓝色,说明含 Cu 元素,再取溶液加 AgNO3 溶液,如果生成白
色沉淀,则含 Cl 元素(2 分,合理即可)。
19.(10 分)
-
(1)148 kJ·mol 1(1 分);
(2)CD(2 分);
2
(3)① (1 分);②不变(1 分);
2
(4)ABD(2 分,选对 2 个给 1 分;只选对 1 个不给分);
(5)①升高温度,复分解反应平衡右移,丙烯产率增大;后因温度过高,产生副反应,产率减小(2 分);
②反应物与催化剂接触时间太短,反应不充分,丙烯产率减小(1 分);
20.(10 分)
(1)BC(2 分);
(2)CaCO3(1 分);
(3)10-38.3 或 10-37.4(2 分) 5.2-7.8(1 分)
(4)①不能,因 HCl 易挥发(2 分);
②dbaec(2 分)
高二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 第1页(共 2页)
21.(12 分)
(1)酰胺基、氨基(1 分。全对才给分);
NH2
(2)H2N NH2(1 分);(3)CD(2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
N
H2N
CH2OH CHO
Cu
(4) + O2 + 2H2O(2 分);
CH2OH CHO
(5) (每步 1 分,共 3 分。第二步合理即可)
CHO CHO
O O
O
CHO O
HO C C HHO OH C C H
OH
(6) 、 、 、 、HO OH(合理即可,共 3 分。
CHO
HO CHO
CHO OH HO OH
每正确写出 1 种给 1 分,只看前 3 种)
高二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 第2页(共 2页)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古代染坊采用“碱剂”去除蚕丝表层杂质。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成分可能
是
A.食盐 B.硫酸 C.纯碱 D.胆矾
2.氯化钠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试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态 Na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1
B.NaCl 可用于制取 NaHCO3
C.生铁置于 NaCl 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
D.NaCl 可降低 Cl2 在水中的溶解度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B.NH4H 的电子式: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H2O 分子的球棍模型:
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 g 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4NA
B.4.6 g C2H6O 中含有 C-H 键的数目不一定为 0.6NA
C.31g P4(分子结构: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NA
D.1mol 的 CO2 和 H2O(g)的混合气体与过量 Na2O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1页(共 8 页)
5.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碘反应易生成碘化铁(FeI3)
B.苯酚、乙醇、福尔马林和硫酸铜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钠单质可以从 TiCl4水溶液中置换出 Ti
D.BaCO3 不溶于水,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
6.关于反应 NaCN + H2O2 →N2↑+ X + 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 NaHCO3
B.H2O 是氧化产物
C.每消耗 1mol NaCN,转移电子数为 10NA
D.H2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 10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0.1mol·L-1NaAlO -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AlO2 +CO2+2H2O = Al(OH)3↓+ HCO -3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 FeS=H2S↑+ Fe2+
C.将少量 SO2 通入 NaClO 溶液:SO2 + H -2O +3ClO = SO42-+ Cl- + 2HClO
D.同浓度同体积 NH4HSO4 溶液与 NaOH 溶液混合:H++OH-=H2O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的苯磺酸可用于制备合成洗涤剂
B.盐析、渗析和灼烧是分离提纯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C.甘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的混合物最多能生成 6 种链状二肽
D.在CH3 CH=CH C CCH3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化合物 M 是从枸杞中提取的活性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NH
HO
N
H
HO
A.M 的分子式为 C19H19N2O3
B.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水解、缩聚等反应
C.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D.1mol M 最多可与 8mol H2反应
10.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ABPF,晶体中阴离子为[M XY Z ]3-11 19 3 。
元素 M、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M、Y 与 Z 同周期,M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
多 1,Z 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 的3p轨道有 3 个电子。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M>Y>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C.与 Y 同周期且比 Y 的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仅有 2 种
D.XZ3 中所有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2页(共 8 页)
11 -.中国研究者发明一种酸性水系 Sn-Mn 电池(如图所示),通过焦磷酸盐配体(P2O74 )与
Sn4+形成正极保护层防止 Mn3+不可控扩散,实现了 Mn2+和 Mn3+在石墨表面可逆转化(已知
Mn3+易歧化:2Mn3++ 2H2O MnO2+Mn2++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n4+与 P2O74 通过离子键形成难溶于水的保护层
B -.放电时石墨电极的反应式为:4H++MnO2+e =Mn3++2H2O
C.选用强酸性溶液作电解质,以抑止 Mn3+的歧化
D.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阳极中的 值逐渐增大
12.已知四氯化硒四聚体(SeCl4)4 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每个 Se 周围的六个 Cl 形成一个正八面
体,(SeCl4)4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e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p 区
B.(SeCl4)4 中每个 Se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6
C.(SeCl4)4 的水解产物为 H2SeO3 和 HCl
D.(SeBr4)4 比(SeCl4)4更难发生水解
13 . 某 温 度 下 , 在 2L 恒 容 密 闭 容 器 中 加 入 4 mol A 和 2 mol B 进 行 反 应 :
3A (g)+2B(g) 4C ( )+2D( ),20min 达到平衡后,测得生成 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
比为 5∶4,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从开始至平衡时,B 的平均速率为 0.02mol·L 1·min 1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C.升高温度,体系压强增大,可知 K减小
D.缓慢地再加入 B,体系中 D 的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14.Na -与 Cl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各粒子均处于基态, H单位为 kJ mol 1),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ΔHNa(s) + 1/2 Cl (g) 12 NaCl(s)
ΔH2 ΔH4
Na(g) Cl(g)
ΔH ΔH3 ΔH 65
Na+(g) + Cl-(g)
A.Na 的第一电离能(I1)= H2 + H3 kJ mol-1
B.Cl-Cl 键能为 2 H4 kJ mol-1
C. H3>0, H6<0
D. H1- H5- H6= H2+ H3+ H4
15.25℃,向 20mL 0.1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的盐酸,溶液 pH 随盐酸体积
(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12
a
8.3
7 b 煮沸
3.9
10 V/mL20 40
A.在 a 点的溶液中,c(H2CO3)-c(CO32-)=c(OH-)-c(Cl-)-c(H+)
B.在 b -点的溶液中,2n(H2CO3)+n(HCO3 )<0.002 mol
C.煮沸可能造成溶液中的 NaHCO3 分解,但不影响滴定结果
D -.若将盐酸换成同浓度 CH3COOH,当滴至 pH=7 时,c(Na+)>c(CH3COO )
16.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铜片加入装有浓硝酸、 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产生 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
A
稀硝酸的试管中 无色气体,在试管口略显红棕色 酸的氧化性
溶 剂 极 性 越 小
往 Cu(NH3)4SO4 溶液中
B 析出深蓝色固体 Cu(NH3)4SO4 的溶解度越
加入无水乙醇
小
加热试管底部的 NH4Cl 试管底部固体减少,中部的内壁上出
C NH4Cl 固体受热升华
固体 现白色固体
向加有酚酞的 NaHCO
D 3
NaHCO3 与 NaOH 溶液反
溶液的红色变深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应生成 Na2CO3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4页(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
17.(10 分)磷锆晶体在离子交换、质子传导、催化、光化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而引
发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知磷锆晶体是一种典型的阳离子型层状化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测定磷锆晶体结构的方法(即获得上图)是 。
—
(2)PO43 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离子的空间结构为 。
(3)已知基态 Zr3+的电子排布式为[Kr]4d1,则基态 Zr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4)磷酸基团的 H+可在层内空间自由扩散,磷锆晶体在燃料电池中可以作 。
(5)利用磷锆晶体实现对大气中低浓度氨气选择性吸附,其吸附效率受 pH 的影响,pH 过低或
过高,吸附率均不高的原因是 。
(6)磷锆晶体属于 晶体(填晶体类型名称),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18.(10 分)由常见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某气体化合物 X,为探究其组成,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
验:
注:混合固体与稀硫酸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
(1)化合物 X 的组成元素是 ,X 中各元素均符合 8 电子稳定结构,则 X 的结构式
为 。
(2)X 与 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 7.2g X 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 12.8g 白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果将③中稀硫酸改为用稀盐酸,会生成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设计实验方
案检验白色沉淀中的两种元素 。
19.(10 分)丁烯(C4H8)和乙烯(C2H4)反应制丙烯(C3H6)的方法被称为“烯烃复分解法”:C4H8(g)
+C2H4(g) 2C3H6(g) ΔH1。向容积为 V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 V(C4H8)∶V (C2H4)=1∶1 的
比例充入两种气体。请回答:
(1)已知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
物质 乙烯 丙烯 丁烯
燃烧热/kJ·mol-1 -1411 -2049 -2539
则ΔH1= 。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5页(共 8 页)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了限度
B.因化学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的ΔS等于零
C.催化剂降低了烯烃歧化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D.烯烃歧化反应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3)t1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 n(C4H8)=m mol,n(C2H4)= m mol,n(C3H6)=n mol。
①平衡常数 K= (用含 m、n的式子表示)。
②再往容器内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C4H8 和 C2H4,重新达到平衡后 C3H6的体积分数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4)歧化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R1
R1
[M]
R1
④ ①
[M] [M]
R R1 R1 1 ②
③
[M]
R1 R1
A.反应②为消去反应
B.反应可表示为:2R1CH=CH2→R1CH=CHR1 + CH2=CH2
R1
C. 为顺式结构
R1
D.丙烯与丁烯发生反应,可生成 3 种新烯烃
(5)在相同催化剂作用下,温度、空速[气体流过催化剂表面的速率 mL/(gcat·h)]对丁烯和乙
烯复分解反应平衡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70% 70%
丙烯选择性
丙烯选择性 丙烯产率
60% 丙烯产率 60% 丁烯转化率
丁烯转化率
50% 50%
200℃ 400℃ 600℃ 1 2 3 4 空速
温度对复分解反应的影响 空速对复分解反应的影响
①温度升高,丙烯产率先增大后减少,原因是 。
②空速太快,丙烯的产率逐渐减小,原因是 。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20.(10 -分)某矿石浸出液中含 Li+、Na+、SO42 、Fe3+ 和 Al3+,利用该浸出液生产高纯度碳酸
锂的工艺流程如下:
过量CaO Na2CO3 高纯Na2CO3
滤液I 滤液II 过滤、洗涤、干燥 高纯
浸出液 除杂 净化 沉锂 Li2CO3
滤渣I 滤渣II
常温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沉淀完全、开始溶解和溶解完全的 pH 见下表:
pH 值 pH 值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5 开始溶解 溶解完全(c=0.01mol/L) (c≤10 mol/L)
Fe(OH)3 1.9 3.2 14
Al(OH)3 3.3 5.2 7.8 10.8
请回答:
(1)下列关于“除杂”操作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 CaO 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 Fe3+、Al3+
B.搅拌可提高 CaO 的利用率
C.过滤前,需要进行煮沸操作
D.洗涤滤渣 I,应该选用冷水
(2)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 3)利用表中数据,计算 Fe(OH)3 的 Ksp= 。“除杂”应控制的 pH 范围
是 。
(4)Li2CO3产品纯度测定:称取一定质量 Li2CO3产品,加过量 0.1000mol/L H2SO4溶液,煮
沸 2 分钟后加水稀释,再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并定容,取出 20.00mL 用 0.1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H2SO4能否用稀 HCl 代替, (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②滴定前的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a.盛装 NaOH 标准溶液
b.用 NaOH 标准溶液润洗
c.读数、记录
d.查漏、清洗
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7页(共 8 页)
21.(12 分)M5 纤维是一种超高性能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大的优点,是制成头盔、防弹背
心的核心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COOH COOH COOH
1 HNO3/H SO Fe/HCl已知:( ) 2 4 ;
NO2 NH2
NH2
(2)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请回答:
(1)M5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羧基和 。
(2)化合物 H 的结构简式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的反应条件是 NaOH 醇溶液,加热
B.1mol 化合物 E 最多可消耗 4molNaOH
C.实验室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化合物 G
D.氢键是影响 M5 纤维强度的重要因素
(4)写出 B→C 的化学方程式 。
O
(5)以甲苯为有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C NH (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
n
选) 。
(6)写出 3 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 D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遇 FeCl3 能显紫色,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1H-NMR 谱和 IR 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O-O-键。
高二化学学科 试题 第 8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