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寓言二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寓言二则》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20 21:2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3、结合寓意,进行练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实际中。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羊 圈 窟 窿 街 坊
劝 告 后 悔 结结实实
2、回顾课文的大意
“亡羊补牢”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交流: 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 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2)、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引读:街坊诚心诚意地劝他——生接读
师引读:他漫不经心地说——
他毫不在意地说——
他不以为然地说——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 之间合作)
5、学习第四节
师:是的,第一次丢羊,养羊人满不在乎、毫不在意、漫不经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看来,理解词语除了查找工具书、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三)、学习第五段,体会寓意
师: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还是那么不以为然吗?
1、自由读文: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想的?出示投影:“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换个说法吗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对比读句子,感觉怎么样?(体会养羊人后悔的心情,他知道错了)板书“知错”。
(2)他又是怎么样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这个“赶快”看出养羊人知错——就改(板书)。
(3)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4)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看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板书)
3、小结:由此可见:如果犯了错,只要( ),就( )。屏幕出示。填空,齐读。
(四)、结合生活 深化寓意
师:是的,在生活中出现了差错不要紧,重要的是及时纠正、及时改正。这都不晚。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结合寓意 进行练笔
同学们学习了《亡羊补牢》知道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可有一株苹果树却不知道,我么么来看看。(出示书后读一读 想一想)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续编寓言故事。师巡视,指名读,评议。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他告诉我们——齐读(知错就改 为时不晚)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八)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为时不晚
南辕北辙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南辕北辙”的寓意,能客观分析人物的主观原因,从而指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2、结合课文学习“把式”、“盘缠”、“硬要”等生字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寓意。
难点是让学生客观分析评价人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寻找学生学习的基点。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你们还记得这些故事的名字吗?(让学生自由说)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能否选你印象最深的的故事谈谈。(让学生自由发表)(表扬激励)是呀!这些寓言故事用鲜明活泼的语言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将教会我们什么?(板书:南辕北辙)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扫除语言学习的拦路虎,引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建立对文本学习的原点。
1、扫除“拦路虎”
预计生词(课件展示):
把式:精于某种技术的人。本课指车夫的是一个赶车技术水平很高的人。
盘缠(pán chan):路费。
硬要:一定要。
2、引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预计:
1、傻(笨、愚蠢)。2、这个人永远也到不了楚国。3、这个人很糊涂。……
三、学生默读全文。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课文。提炼寓意,发掘人性的缺憾。
1、语言训练,为提炼寓意作铺垫。
师:为什么说这个去楚国的人笨(糊涂、傻、愚蠢)?(学生默读全文从文章中找依据。然后组织学生先说一说,接着教师提出语言组织的建议)
课件建议:请选用下列关联词组织理由。
A、尽管……尽管……尽管……但……
B、无论……无论……无论……都……
2、提炼寓意。
3、引导学生发掘人性的缺憾。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可是我突然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想:如果这个去楚国的人听从了朋友的劝告,他会南辕北辙吗?(学生回答不会)对于朋友的再三劝告,他依然硬要往北,他的这种错误的行为我们能否给个词形容一下?(自以为是[思维方式]、固执己见[性格特点]、死不悔改[行动外象]等等)
A、引导学生读那个要去楚国的人说的话。
师:那么这个人说的几句话该怎么读呢?
B、引导学生读朋友的话。
师:正是因为他行动上自以为是,在错误面前固执己见,所以朋友除了奇怪,只剩下什么情感?(无奈)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来?
(读朋友的劝说的话。)
四、回归生活,写话训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南辕北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我们能无奈了之吗?(出示课件)想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事是南辕北辙呀?其实,南辕北辙的故事一开始就是用来劝人向善的!(播放课件)
1、让学生选一个话题,为南辕北辙者写一段或几段劝说词。
2、选作评读。
五、学生读文总结。
附板书:
南 辕 北 辙
| |
| |
| |
目的<——>行动
|
|
无法实现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