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两小儿辩日》,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2.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和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根据注释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生:孔子)
2.出示孔子头像,并进行简介。
3.孔子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教育家,博学的人,好学的人。
师:但是,有两个小孩提的问题竟然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悟内容。
1.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
2.作者介绍。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属道家学派。著有《列子》一书,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字词。
(2)听课文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4.生字学习。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重点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重点字:盂 沧 孰 汝
三、精读感悟。
(1)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同时把解释放入句中,解释整个句子。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到东方去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询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2)课件出示句子: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课件出示解释:以:认为。去:离。日中:正午。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同时把解释放入句中,翻译整个句子。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中午时距离人远。”
(3)课件出示: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同时试着翻译句子。师提示“以”是认为的意思。
指生回答。
师小结:另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中午时距离人近。”
(4)课件出示: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课件出示。及:到。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同时把字的意思放到句中,翻译整个句子。
指生回答。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小孩子说:“太阳刚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了中午就小得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5)课件出示: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课件出示词语的解释: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汤:热水、开水。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同时把词语意思放到句中,翻译整个句子。
指生回答。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刚出来时感觉清凉,等到了中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不是近处的热而远处的凉吗?”
(6)学习“辩日”。
师问:两个小孩一直在争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为什么争吵吗?
引导学生概括两个小孩争吵的内容。
小组讨论,指生回答。
师小结:两小儿在为太阳何时离我们远何时离我们近而争辩。
(7)知识拓展:
师解释“日初凉日中热”: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远小近大”:从人眼瞳孔中心对物体的与视角相等,所以视角的大小决定了视网膜上物体的像的大小。同样高的两棵树,离眼睛远的一棵看起来比近处的小。
(8)课件出示:孔子不能决也。
课件出示解释:决,判断。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并解释句子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9)课件出示: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解释:汝:你。知:同“智”,智慧。
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同时根据注解翻译句子。
师问:整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指生回答。
师小结: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师问:“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齐答:反问句。
师问:表现了孩子们的什么特点?
师小结:这里突出表现了两个小孩调皮可爱。
(10)师问: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两个不同学生的答案:喜欢两个小孩的,因为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喜欢孔子的,因为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四、课堂总结。
《两小儿辩日》写了两个孩子的天真可爱,写了孔子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