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随堂优化训练》九年级化学 (人教版,全一册)(课前自主预习课件+课后能力提升专练+章节自主检测):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随堂优化训练》九年级化学 (人教版,全一册)(课前自主预习课件+课后能力提升专练+章节自主检测):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8-21 08:01:27

文档简介

课件3张PPT。单元知识清单化学变化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8原子核质子数目电子层化学性质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该层的电子数目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汞一种元素课件16张PPT。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1 分子和原子1.分子的______和______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之间有______;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2.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和原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
(2)微观粒子总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或原子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体积间隔原子分子原子质量体积不断地运动着有间隙【小试身手】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原子
C.氧元素B.氧分子
D.两个氧原子 答案:B
2.往 10 mL 酒精中加入 10 mL 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
总体积小于 20 mL,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的基本性质
【知识精讲】1.分子的定义。化学性质 (1)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2)理解: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
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2.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原子3.分子的基本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
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是()。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
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
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答案:B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知识精讲】1.原子的定义。化学变化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可构成分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2.原子的性质(和分子的性质相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直接可分成原子不能再分4.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典例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分子大,原子小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点拨: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等,对于
这些物质,原子也能保持其化学性质。
答案:D考点 1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1.(2011 年四川成都)如下图: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于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答案:C考点 2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2.(2013 年广东湛江)大树菠萝是湛江特产,它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切开大树菠萝能闻到阵阵果香,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大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分解成原子
答案:A3.(2012 年广东揭阳)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20 mL 酒精和 20 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40 mL,说明分
子间有间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
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B4.(2011 年四川雅安)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点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时,主要扣
住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去分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
子之间的间隙也增大,但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
答案:D5.(2013 年辽宁本溪)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液 化 石 油 气 能 压 缩 在 钢 瓶 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2)分子间有间隔课件11张PPT。课题 2 原子的结构第 1 课时原子的构成 1.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
的带________ 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__ 电的______ 构成
的。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原子不显电
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________不同,核外的________也不同。正负电子质子中子质子数电子数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________质量的________为标准,其他原
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________,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比(2)符号:________。Ar(3)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1/12原子核【小试身手】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答案:B)。2.原子的原子核一般(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答案:B 原子的结构
【知识精讲】1.构成原子的粒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2.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1)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2)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无直接关系。原子核内的中
子数_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不带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一定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典例 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
B.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
点拨:理解原子的构成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原子不都是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一定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
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等无直接联系,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原子呈电中性是由于质子数所带电荷总数等于电子所带电荷总
数,且电性相反。
答案:C 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精讲】1.定义。1 以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
的______。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____。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____________。实际质量比2.表达式。Ar= 其他原子的质量
碳 12 原子的质量×1/123.近似计算式。
原 子 的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_______上 ,相 对 原 子 质 量≈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概念辨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的比较:[典例 2]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D.相对原子质量在一般化学计算中可采用它的近似值
点拨:原子质量指的是原子实际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
比值,单位为 1。
答案:D课件19张PPT。第 2 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电子在核外作______________。高速运动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
态 , 离 核越 近 的 电子 能 量______,离核 越远 的电 子 能 量________。越低越高 (3)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叫做____________。
(4)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只有一层,最多有七层,最外
层 电 子 数 不 超 过 ______,只 有 一 层 的,电 子 数 不 超 过________。82分层排布 2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________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
________,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________。世界上千千万万种
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3.原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判定规律。
(1) 原子:核电荷数( 或质子数)________ 核外电子数;呈________性。=电中(2)阴离子:核电荷数(或质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显________性。<负电(3)阳离子:核电荷数(或质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显________性。>正电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分子原子离子【小试身手】1.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B.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数A.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C2.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B.易得电子
D.易导电A.不易得失电子
C.易失电子
答案:C 核外电子排布
【知识精讲】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电子层 (2)核外电子是________ 排布的,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
________(填“远”或“近”,下同)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________的区域运动。分层远近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1)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n 为电子层数):①第一层最多容纳________个电子;2②第二层最多容纳________个电子;依此类推……
(2)最外层最多容纳________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 2 个电子)。8 (3)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等到排满之
后,才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的电子层里(能量最低原理)。8 3.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含义:用圆圈表示________;用圆弧表示________;圆圈
内的 “+”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圆圈内的数字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圆弧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电子层质子带正电荷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典例 1] (2013 年广东广州)如下图是元素 X 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 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 X+ 点拨:在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
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离核最远的电子层称为最外层;圆
圈内的数字为微粒的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为原
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一般为金属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根据以上知
识,对四个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判断。答案:B 离子的形成及表示方法
【知识精讲】
1.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________叫做离子。原子团2.离子的分类。失去得到 3.离子的形成。
(1)阴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
于 4 个 ,在 化 学 反应 中 易 _____ 电 子而 带负 电荷 , 形 成
________离子,所带电荷数=8—最外层电子数。特点:电子层数不变。得到阴 (2)阳离子: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 个,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易 ______最 外 层 电 子 而 带 正 电 荷 , 形 成
________离子,所带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特点:电子层数少了一层。阳失去 4.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1)写法。

子所带的电性和电荷数(质子数与电子数之差就是离子所带的
电荷数);______在前,_________在后。当电荷数为 1 时,省略不写。正负符号 (2)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注意:(1)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
数。
(2)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带负电荷。用Mn+或Mn-表示,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________标明离右上角数值如:Mg2+:表示镁离子(或一个镁离子)5.常见的原子团离子。OH-[典例 2] 某粒子由 12 个质子、12 个中子和 10 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 点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判断粒子种类(分子、原子、
阴离子、阳离子),依据是粒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大小比较。
答案:D考点 1原子的构成及原子内部粒子的数目关系 1.(2012 年广东佛山)2012 年 1 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
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镉(Cd)
的原子序数为 48,相对原子质量是 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镉原子的质量为 112 g
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48
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 48
答案:C 2.(2012 年江苏盐城)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
——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 25,相对原子质量为 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B.30
D.80A.25
C.55
答案:A考点 2相对原子质量 3.(2011 年北京)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
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则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B.6C.8D.14答案:D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16
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6 个电子,该
元素的化合价为+6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答案:A考点 3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4.(2013 年广东湛江)如右下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012 年四川乐山)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ABCD答案:A课件21张PPT。课题 3 元素 1.水是由__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就是具有
相同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地壳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多。
2.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
素,如氢的元素符号______。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第一个
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氮和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NNa3.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横行,______个纵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每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18周期族氢氧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氧硅铝铁H7【小试身手】
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 20 亿人患有缺 )。
B.铁元素
D.三氧化二铁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答案:B2.表示 4 个氢原子的符号是()。答案:BA.4H2 B.4H C.2H2 D.H 元素及元素符号
【知识精讲】1.元素。质子数 (1)概念:是指具有相同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类原子”包括三个方面:
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 12 原子、碳 13
和碳 14 原子,它们质子数相同,都是______元素;碳 ②质子数相同的不同价态的原子。如 N2、NO、NO2 中 N
化合价分别是 0、+2 价、+4 价(化合价将在第四单元课题 4学习),但它们都是________元素;氮
(2)元素的种类由_________(即_______)决定。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和电子数不一定相同。质子数 (3)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H 表示一个氢元素”这
种说法是错误的。③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如Cl、Cl-都属于____元素。氯核电荷数2.元素符号。小写 (1)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第一个字母要
________,第二个字母要________。如 C、Ca、Cu、Cl 等等。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观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
如 K 既表示____________,又表示____________,还表示____________。一个钾原子金属钾注意:当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时,只能表示微观含义_________,如 3K 只表示__________。3 个钾原子 大写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这种物质钾元素原子个数3.元素的分类。
(1)元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2)元素的中文名称与元素分类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都有“______”字旁(其中______除外),如(举三例)________________;铜、铁、铝 ②非金属元素:固体非金属元素有“______”字头,如(举三
例)________________;气态非金属元素有“______”字头,如(举
三例)______________;液态非金属元素有“______”字旁,如溴。石气氧、氢、氯氵钅汞碳、硫、磷4.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失去大于得到 元素的种类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________________决定。核电荷数(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概念辨析】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典例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别为()。A.Ca、O
C.Si、OB.Al、O
D.Fe、O 点拨:要求同学们熟悉地壳中前四位元素的名称和分类。
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
答案:B 元素周期表
【知识精讲】
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
100 多种元素按照____________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得
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
____________,即原子序数=质子数=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________个周期。
每个周期的开头是金属元素( 第一周期除外 ) ,中间过渡到
____________,最后结尾的是____________元素,这正是“周期性”的具体表现。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2)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________个族(8、9、
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指出含义:716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1)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2)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3)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
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
化剂、半导体材料等)。[典例 2]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Na
23.00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1 个铝原子的质量是 26.98 g
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4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点拨: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信息: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在
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中
文);下面数值的含义是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C考点 1元素与元素符号1.(2012 年广东)成人体内 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A.离子B.原子C.元素D.分子答案:C
2.(2013 年广西南宁)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铝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ALB.alC.aLD.Al答案:D考点 2元素周期表3.(2013 年广东佛山)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 Li、Be 和 B 均为金属元素
都变成 10。答案:D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解析:Na的核外电子数11,失去1个电子成为Na+,Al的核外电子数13,失去3个电子成为Al3+,它们的核外电子数述错误的是(4.(2011 年四川成都)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A.钙的核电荷数是 20
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每个周期最右边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解析: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答案:C5.(2012 年山东滨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__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
素,以下__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 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 Z 处于同一周期答案:(1)金属55(2)AC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2.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间隔变小
B.分子数目变多
C.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了
3.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 B.硫原子
C.氧原子和硫原子 D.二氧化硫分子
4.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5.水结成冰是由于(  )。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变小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6.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住。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②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④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2011年山东日照)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 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二、填空题
8.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________(填序号,下同),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
9.微观模拟题: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
D.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数加中子数
2.原子核(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3.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炸弹,使不少人患上“巴尔干综合征”。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
A.146 B.92 C.136 D.238
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8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原子质量为14
6.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可分成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氢原子没有中子
B.重氢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原子的中子数为2
D.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二、填空题
8.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同,原子也不同。
9.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10.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下表是课本中的内容,通过下表,可以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三、判断题:
1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二氧化碳里含有氧分子,所以二氧化碳也具有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2.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电子层数
3.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
A.电子层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质子数 D.中子数
4.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5.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6.某元素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n为(  )。
A.6 B.8
C.10 D.12
二、填空题
7.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_;
(3)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
(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
(5)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
8.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都是________。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9.(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________,3个钠离子________。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10.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离子中含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序号)。
(3)H3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课题3 元素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 mg,镁65 mg,铜2 mg,锌1.5 mg,锰1 mg。这里所标明的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
D.原子中的中子数不同
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S”
C.元素的质量32.06 g
D.核电荷数是16
4.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H2 B.H2SO4 C.2H D.C2H2
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是(  )。
A.碳、钙、铜 B.金、银、汞
C.氖、钠、锰 D.镁、锰、锌
6.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N2O5和N2O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  )。
A.氮分子 B.氮原子
C.元素种类 D.元素个数
二、填空题
8.填写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氧________;硫________;钾________;
磷________;Na________;Ca________;
Al________;Cu________;Hg________;
Mg________;Zn________;Mn________。
9.1997年7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无机化学分会作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之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数的拉丁文数字的缩写来命名,即:0—nil,1—un,2—bi,3—tri,4—quad,5—pent,6—hex,7—sept,8—oct,9—enn,词缀—ium。如果是104号元素拉丁文名称为Unnilquadium,该元素符号定为Unq,中译为“104”。根据以上原则,请写出105号,109号,112号元素的符号。
105号:________;109号:________;112号:________。
三、推断题
10.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由B组成的物质在A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C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D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根据以上条件回答:
(1)写出A、B的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C、D的元素符号:C________;D________。
(3)写出气体E的名称____________。
(4)写出A和B反应生成E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后巩固提升】
1.C
2.C 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了改变;分子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3.D 解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4.D 解析:要说明分子可分,其实就是说要发生化学变化。
5.D
6.D 解析: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了甲溶液中形成稀氨水使溶液变红。
7.B 解析:热胀冷缩现象,其本质都是分子之间间隔的改变。
8.ACD B AD C
9.(1)混合物 (2)分解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课后巩固提升】
1.C 2.B 3.B
4.A 解析: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38-92=146。
5.D 解析: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4-6=8。
6.A
7.B 解析:原子核带正电荷,可以再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8.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和中子 质子数
9.
10.(1)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3)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4)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1.(1)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氩等
(2)错误,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它是由同一种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3)错误,绝大多数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是氢原子核却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4)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正确,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而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这样正负电荷的电量相等而且互相抵消,所以原子是电中性的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后巩固提升】
1.C 解析: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氦,A、D选项虽具有稳定结构,但是离子。
2.C 解析: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而中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因此,仅凭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无法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
3.A 4.B 5.C
6.B 解析: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为10,说明没有得到电子之前的原子中电子总数为8,所以质子数也是8。
7.(1)BC (2)AD (3)E (4)ADE (5)B
8.(1)11 (2)不相同 9.(1)2O 3Na+ (2)失去
10.(1)3 2 (2)C (3)纯净物
解析:(1)每个H离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所以有3个质子;又因为每个H离子中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电子总数为2。(2)不要被H3分子迷惑,题目问的是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课题3 元素
【课后巩固提升】
1.C 2.B
3.C 解析:32.06是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C 解析:前面有系数的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表示多少个粒子。
5.A 解析:碳、钙、铜的元素符号都是C开头。
6.C 解析: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7.C 8.O S K P 钠 钙 铝 铜 汞 镁 锌 锰
9.Unp Une Uub
10.(1)氧 硫 (2)F Na (3)二氧化硫 (4)硫+氧气二氧化硫
第三单元自主检测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食品包装上常标注含有的营养成分。其中标注的“铁、镁、锌、钙”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非金属
2.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A.4H2 B.4H
C.2H2 D.H
3.月球上存在着一种丰富的新能源氦3。已知氦3的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
A.1和2 B.2和3
C.3和1 D.3和3
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是(  )。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52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6.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分子所表现的化学性质不同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原子的要大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做扩散运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9.(14分)(1)金属铁是由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_。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明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3分)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
(1)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钠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甲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__,图乙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该原子核电荷数是________,核外电子层数有________层,电子总数为________个,最外层有电子数__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失”或“得”)电子,成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12.(14分)下表列出了四种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的性质等具体情况: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密度
/g·cm-3
熔点
/℃
沸点
/℃
与冷水
反应

Li
0.534
180.5
1 347
剧烈

Na
0.97
97.81
882.9
剧烈

K
0.86
63.65
774
剧烈
轻微
爆炸

Rb
1.532
38.39
688
剧烈
轻微
爆炸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所列规律中,有一种规律是决定其他规律的,该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上图甲中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乙中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__(填“有”或“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P
S
Cl
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自主检测
1.C
2.B 解析:表示多少个原子、分子时,系数写在化学符号前。
3.B 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4.B 解析: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最下面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
5.B
6.A 解析:元素的种类是由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即不同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7.B
8.B 解析:汽油挥发,是分子间间隔改变了。
9.(14分)(1)原子 离子 (2)①10 ②阴离子 O2-
(3)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10.(9分)(1)12.01 Cl (2)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11.(13分)(1)Na 6 (2)17 3 17 7 得 阴
12.(14分)(1)对同一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2)对同一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一般说来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溶沸点逐渐降低
(3)对同一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化学活泼性逐渐增强
(4)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13.(10分)(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2)酚酞溶液变红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3)没有必要 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
14.(8分)(1)15 (2)Ar (3)3 (4)电子层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