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7 09: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第八组 李佳宁 郑炜达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 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 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这封信是王安石回击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的。司马光当时为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
宋王朝一开始就采取兵将不相习和守内虚外的政策,因之辽与西夏趁机进犯,往往割让土地。银娟的负担都落在广大人民的身上。宋王朝对上层官僚地主又采取优容的政策,允许他们自由兼并土地,使大量农民沦为佃户,生活极端痛苦,被迫纷纷起义。加之吏治腐败,财政枯竭,国家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王安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极力主张推行新法的。新法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几个方面,其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这里表现出王安石的革新精神。而司马光则坚持守旧观点,骂王安石“”违法易事,亲革朝典“。他们之间的斗争非常强烈,曾多次书信往还互相论难。司马光在一封长达三千余字的信中说王安石“侵官”、“生事”、“争利”、“拒谏”。王安石针对这四点进行反驳,而写了这封回信。
关于“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 。本文是书信体文章的典范之作
1.1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某:古人在信稿上用“某”,代替自己的名。
蒙教:承蒙赐教。
窃:我私下,谦词。
游处:交往相处
而:但是
合:配合
操:持。
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故:缘故
省略句
1.2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理解 察:知晓 报:给回信
视遇厚:对待优厚。 反复:指书信来往。
卤莽:同“鲁莽”,草率,冒失。
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具,全部,引申 为详细;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冀:希望。 见恕:原谅我。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盖: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言论
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尤:特别
名实:名义和实际。
以:用来  
见教者:指教我的问题(内容)。
以致:因而招致,以:表结果,有“因而”的意思。
怨谤:怨恨指责。
“者......也”表判断
⑴侵官:王安石曾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集中理财的总机构,司马光指责这是侵夺了原盐铁(管理专卖)、户部(管理租税)、度支(管理财政收支)等三司官吏职权的“乱政”
⑵生事:王安石派人到各地去推行新法,司马光攻击这是骚扰百姓,惹是生非。
⑶征利:王安石的青苗法、均输法等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某些利益,司马光诬陷这是“变更祖宗旧法”,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⑷拒谏:王安石坚持变法,拒绝保守派的意见,司马光诋毁这是“用心太过,自信太厚”。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是司马光给王安石加上的四项罪名,企图借此达到推翻新法的目的。
与王介甫书
2.2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w è i)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主:皇帝。
而:表并列
修之于朝廷:在朝廷上讨论修改。
举:施行,推行。
先王:上古的圣贤之君
辟:驳斥,抨击。
难:责难。
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壬:“佞”的假借字。
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
定语后置
3.1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以:把    
恤:忧虑,顾念
为:当做
善:美德
乃:却
量:估量
以:来 抗:抵制
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3.2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特:仅仅、只。
为:因为
度:计划。
度:估计,考虑。义:合理的思想与主张
是:认定做得对。
3.3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以:因为。
膏泽斯民:原译恩惠,名词作动词,施恩泽给这些人民。
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
守:墨守。为:作为。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4.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没有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
省略句
整体感知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原由。
第二段:批驳司马光的看法。
第三段:分析原因,表示不满。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答司马谏议书
交代原因
驳斥谬论
分析原因
结束语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指出现状
坚持改革
表明态度
态度坚决 坚持变法
1.通假字
“卤莽”通“鲁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于反复不宜卤莽(
)
2.一词多义
动词,做
名词,缘故,原因
连词,如果,假如
名词,道理
名词,计划,主张
名词,制度,法度
介词,拿,用
介词,替,给
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3.古今异义
谦词,私下,代“我”
书信往来
情意诚挚
仰慕
再,又
4.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
天下怨谤也(“……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句前省略主语“此”)
②无由会晤(句前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3)倒装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