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古诗词赏析真题汇编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2023六下·洋县月考)古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遇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的草 的特点。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最是一年春好处”中的“最”字,是诗人喜悦心情的绝佳写照。
B.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C.这是一首律诗,描写的是早春时节的小雨。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判断下列分析是否正确。
①诗的第一句写了雨飘洒在京城的街道上,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②“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点打算。( )
③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④“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5.诗人为什么说早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
(2023六下·应城期中)古诗词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或注音正确一组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朝:cháo)
B.客舍青青柳色新(舍:shě)
C.天下谁人不识君(君:指董大。)
D.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故乡的人。)
7.下列诗句与其它三句表达情感不一样的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B.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C.《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显带惆帐,却不悲伤。
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9.《送元二使安西》中“ ”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10.《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的季节是 ,从诗句:“ ”可以看出来:《别重大》描写的季节是 ,从诗句:“ “可以看出来。
(2023六下·义安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
1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B.刚正不阿 C.虚心 D.坚韧
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因竹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可形容人
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1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
。
1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首写下米。
。
(2023六下·兰溪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⑤冷,江上流莺⑥独坐听。
把酒⑦看花想诸弟,杜陵⑧寒食草背青。
[注释]
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天禁火寒食。 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zhāo);明天。⑤空斋:空荡的书斋。⑥流莺:鸣声婉转的黄鹭。⑦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⑧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宜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5.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②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16.孟云卿的《寒食》前两句借 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 之情。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 ,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 手法。
17.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
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
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8.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节日:
诗句:
(2022长沙)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9.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0.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 淡墨痕:
夸: 满乾坤: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
21.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22.“岁寒三友”指的是 、 、 。
“文房四宝”指的是 、 、 、 。
23.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
, 。
, 。
(2022六下·韩城竞赛)诗歌鉴赏。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4.作者把月亮比作 和 ,十分幼稚可爱,生动有趣。
25.诗中 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 特色。
26.“呼”和“疑”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你认为好在哪里?
。
(2022六下·韩城)诗歌鉴赏
送沈子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27.“罟”读作 ,“圻”读作 ,“似”读作 。
28.作者王维与 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29.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客之地是 ,友人所去之地是 。
30.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请说说好在哪里?
。
3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022六下·泰安期中)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B.题目中的“十五”是指元月十五元宵节。
C.一二句侧重写景,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来写的。
D.后两句侧重抒情,诗歌由自我推广到普天之下,诗境开阔而悠远。
33.本诗的用词精炼恰当,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写中庭月色。“白”字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清素洁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使人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中。
B.“冷”:诗人移情于物,化虚为实,把中秋月夜里轻轻袭来的丝丝寒意倾注于冰凉的露珠,一个“冷”字衬托诗人孤寂无眠的苦思之情。
C.“落”:化静为动,新颖而生动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D.整首诗写景细腻,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轻松悠闲、闲适超脱的情感状态。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唐;韩愈
2.短小、稀疏
3.C
4.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
5.因为到了暮春时节,处处花红柳绿,反而不像严冬方尽、春回大地时这一分淡淡的草色那样令人欣喜、惹人怜爱了,所以说早春的草色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暮春之景。
【答案】6.C
7.D
8.D
9.更;依依不舍
10.春天;客舍青青柳色新;冬天;北风吹雁雪纷纷
【答案】11.人一生中遭遇的磨难。;乐观洒脱的豁达态度。
12.B;D;C;A
13.赞美了竹子保持本色、乐观豁达的精神。
14.清代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15.江南的二月,繁花开满了枝头,我却独自在异乡逢此寒食节,远离了家乡亲人,感到很伤悲。
16.江南二月繁花似锦;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苦;悲哀;反衬
17.C
18.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黄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19.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0.我;淡淡的墨痕;称赞;弥漫在天地之间;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2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2.松;竹;梅;笔;墨;纸;砚
23.《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案】24.白玉盘;瑶台镜
25.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想象丰富
26.写出了儿童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特点。
【答案】27.gǔ;qí;sì
28.孟浩然;
29.渡口;;临圻
30.这两句用春色比喻两人的深厚情谊,使得原本送别的离愁被美丽的景色代替,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31.抒发了对友人的留恋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32.B
3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