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常考易错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lǒng)来,糊糊涂(tú)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fú)腾着。
B.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yàn)三口以上的唾(tuò)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chí)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C.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jiǎo hu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zhōu)了。
D.他曾见过跌进黄焖(mēn)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zhàng),那也是往常熬(áo)粥时常见的事。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脊背 茶油 茶叶 同心斜力 B.联洁 俯冲 粉碎 奇珍异宝
C.稀罕 繁殖 狭窄 振天动地 D.报考 降临 荒唐 应接不暇
3.词语“热心肠”中“热”的意思是什么?( )
A.很热情 B.情谊深厚
C.吸引很多人的 D.温度高,感觉温度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小南的相声说得真棒,台下的观众都笑得前俯后仰。
B.我很想帮助王皓摆脱困境。却无能为力。
C.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这里高楼林立。
D.从茹毛饮血到吃熟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句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B.“跑快一点,”徐老师说,“不然你就要迟到了。”
C.本学期,我阅读了《少年文艺》《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书刊。
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B.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商场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
D.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字词。
(1)后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树,上面qī xī( )着一群wū yā( )。
(2)hóu( )爵有一位小女儿伶牙俐齿, chū k u chéng zhāng( ),喜欢穿一身素服.
(3)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爷爷的mài bó( )恢复了正常,全家人激动得rè lèi yíng kuàng( )。
8.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 )机( )算 顶天( )( ) 良( )美( )
美妙( )( ) ( )不自( ) ( )( )胜数
①含有反文词的词是( )我也可以写一个这样的词:( )
②形容“非常美妙,这有什么可以相比”的词是( ),形容”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的词是( )与“不计其数” 意思相近的词是( )。
9.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我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涉及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修辞手法。
(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
(2)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
(3)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
(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10.积累填空。
(1)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
(2)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
(3)看到“五侯、汉宫、蜡烛”几个词语,我想到的古诗是____,____。
(4)《泊船瓜洲》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
(5)在下面语段的“——”上填上合适的成语或古诗句。
竹,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带有“竹”的成语。我们用“势如破竹”来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____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人们爱竹、咏竹,唐代诗人王维写竹:____,莲动下渔舟。北宋诗人苏轼写竹: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诗人郑燮写竹:“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幽默对话。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同学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漏网之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投罗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理解。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3.用“____”画出这首词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14.“夜深千帐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5.词中叠用了两个“一程”“一更”,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 ”画出与文中画“ ”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8.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波义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最容易做梦
魏格纳 发明石蕊试纸
读短文《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利与弊》,完成练习。
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利与弊
现在科技发展十分快,在它给人类带来极其方便的生活和超乎想象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譬如汽车。现在汽车已经成为大城市最时兴的交通工具了。天天开车只用手操纵,不再有磨坏鞋的问题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每天的油、洗车的水以及汽车的尾气将污染环境,而汽车的噪音会影响许多人的身体健康。照我看,( )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 )会到处都是,每天还要戴防毒面具出门。如果哪一天连防毒面具也起不了作用时——唉,还是别说的好。
就拿最常见的塑料袋说吧。塑料袋也叫方便袋,真的很方便,上街根本不用拿篮子什么了,而且还比较保鲜,还能盛汤□豆浆□牛奶等流质或黏黏的东西□不透水□不透气□而且又轻又方便□真的很不错□但是方便袋如果到处乱飞□还好看吗□它与花朵、落叶、雪花不一样,它会到处乱飞。( )刮到树上,( )藏在土里或是罩在刚长芽的植物上。想象一下,所有原来绿茵茵的树寸叶不长,所有原来美丽的草坪寸草不生,而且还挂满了如失败的投降旗那样的塑料袋,还好看吗?
电脑已经成为现代最流行的家用电器了,还有笔记本电脑。电脑上可谓是应有尽有,视频、古诗、地图、书本都被它“包”下了。打开电脑,进入网站一搜,还可以买东西呢,而且也十分便宜。但使用电脑手会得疲劳症,而且容易导致眼睛近视,还容易得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网上也有许多不良信息,以及暴力视频,导致许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多了一丝担忧。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谁也说不清。和古人生活比起来,真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呀!
19.文中的括号内分别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0.给第三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1.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视觉盛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___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结尾引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古诗你是怎样理解的?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就你在生活中另外发现的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利与弊,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
题目: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我们,赏识我们,我们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如兴趣、爱好、特长、担任过什么职务、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还可以谈谈进入中学后的打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注意信的格式。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沸(fú)腾——fèi。
C.浓稠(zhōu)——chóu。
D.黄焖(mēn)鸡——mè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同心斜力——同心协力。
B项,联洁——连接。
C项,振天动地——震天动地。
3.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热心肠:指对人热情、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出于道德的一种态度,亦即是古道热肠。“热”的意思是情谊深厚。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四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A.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使用恰当;
B.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使用恰当;
C.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与句子“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山村”搭配不当;
D.茹毛饮血: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现形容事物或人处于野蛮状态。使用恰当;
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
D.有误,并列语句之间用分号。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汉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故选D。
6.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
B.前后表述不一致,可将“成败”改为“成功”。
C.词语搭配不当,“防止”与”不再”双重否定表肯定,删去“不”。
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A。
7. 栖息 乌鸦 侯 出口成章 脉搏 热泪盈眶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出口成章、脉搏、热泪盈眶”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8. 神 妙 立 地 辰 景 绝 伦 喜 胜 不 可 顶天立地 东张西望 美妙绝伦 良辰美景 不可胜数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顶天立地: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伟大,气概豪迈。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节和景物。
美妙绝伦: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
不可胜数:数不过来。形容多。
(1)含有反义词的词是顶天立地。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成语:左顾右盼、大材小用、声东击西、天经地义、南腔北调、南征北战、有口无心、异口同声、扬长避短、七上八下、有勇无谋、生离死别等。
(2)根据词语的含义可以填入适当的词语。
形容“非常美妙,这有什么可以相比”的词是“美妙绝伦”;
形容”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的词是“良辰美景”;
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与“不计其数” 意思相近的词是“不可胜数”。
9. 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首先需要根据修辞手法的特点,正确判断所模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再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入。
故答案为:拟人;比喻;夸张;反问。
10. 何当金络脑 事非经过不知难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胸有成竹 竹喧归浣女 竹外桃花三两枝 立根原在破岩中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成语,谚语、俗语及惯用语。
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书写时注意“络”“脑”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经”“难”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暮”“传”“蜡”“烟”“候”“家”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绿”“照”的正确写法。
(5)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书写时注意“喧”“浣”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竹”“桃”的正确写法。
书写时注意“根”“原”的正确写法。
11.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花儿绽放笑脸,快乐地迎风招展。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热烈的掌声。 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进友谊。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句式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的词,或者是将否定词改为肯定的词;接着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什么、怎么等)去掉;最后将句末表示疑问的词语(吗,呀)去掉,将问号改为句号。本题主要考查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2)本题主要考查句子仿写。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泉水拟人化,赋予了它唱歌的能力。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这里还可以写成“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在向我们打招呼。”等等。
(3)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这里还可以写成“教室里热烈的掌声快把屋顶掀翻了。”等等。
(4)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用词不当。“增强”:增加效能、强度。可以将“增强”换成“增进”。
12. 没有交作业的同学 自己主动把作业交上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文中老师的话,可知漏网之鱼指的是没有交作业的同学;由学生的回答可知自投罗网指的是自己主动把作业交上。
1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4.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亮起了盏盏灯火 15.“一程”叠用,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一更”叠用,突出了塞外恶劣的环境,更加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分析】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1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这首词中动态描写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意思是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诗句的内容和整篇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夜深千帐灯”的意思是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亮起了盏盏灯火。
1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辨析,两个“一程”“一更”是一个叠词,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一程”叠用,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一更”叠用,突出了塞外恶劣的环境,更加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6. 指很常见,没有什么稀奇。 从微小的现象中就能发现事物的实质。 17.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8.
【解析】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文中指十分平常的现象。
(2)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文中指发现小事就很有可能了解事物的本质。
17.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
画线句子写真理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与之对应的是第二段的话“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不断探索,才能寻找到真理。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波义耳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的花瓣变红,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了石蕊试纸;
阿瑟林斯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最终发现脑电波的变化和做梦有关;
魏格纳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又根据蚯蚓的分布情况,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19.如果 就
不是 就是 20.、 、 , 、 , , 。 , ? 21.高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 22.现在科技发展十分快,在它给人类带来极其方便的生活和超乎想象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写了汽车、塑料袋、电脑的利与弊。 23.这句古诗说明了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现代科技发展有利也有弊。 24.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例如手机的发展,我们可以用手机观看公开课,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分散、视力下降等。
【分析】19.考查关联词的应用。要注意掌握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进行填空。这里“照我看,( )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 )会到处都是,每天还要戴防毒面具出门。”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这里可以运用关联词“如果……就……”句子“( )刮到树上,( )藏在土里或是罩在刚长芽的植物上。”分句之间是选择关系,可以补充关联词“不是……而是……”。
20.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注意掌握句中标点和句末标点的应用。
21.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视觉盛宴”是说让人从视觉上得到了精彩的体验和美好的享受。结合上文“现在科技发展十分快”所以“视觉盛宴”指:高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
22.考查对文章中心句的掌握,中心句: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本段阅读主要写了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利与弊,所以第一段是本文的中心句。
23.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朝卢梅坡《雪梅》的诗句。句意: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这里引用句诗是为了说明现代科技发展有利也有弊。
2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联系生活进行叙述即可。
25.示例:
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您好!
很冒昧打扰了您,可我真的想和您谈谈,也好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涯有个准备。
在众多学哥学姐的抱怨,与每日的哀叹中,我决定提起笔来跟您讲讲“作业”。虽然有时,题海战术很有用,但是太多了反而会使得其反,任何事,适量就好。因此,我希望在我未来的生活里,不要有三尺作业啊!
在中学里,我相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应该是朋友,不是吗?只有这样,平心而论,才会倾吐更多的真心。这样的老师才不是“可怕”,而是可敬、可亲了。
随着年级的增高,时间也会被压榨的越来越少。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无趣生活,会减少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昂,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闲暇时光,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未来的生活是无知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只要做好现在,做好自己,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才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天地!
致未来的中学老师,收信请回。
致此,
敬礼!
您未来的学生
2017-5-31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书信。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书信要注意格式。一般的书信由六个部分构成。这六个部分是: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1)称呼:写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祝颂语: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署名: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
(6)日期:发信的日期可写在署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