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专题: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m,两次正好用完。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用去的长度,( )。
A.两次用去的同样多 B.第一次用去的多 C.第二次用去的多 D.无法比较
2.的结果是( )。
A. B. C. D.
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有( )句。
①真分数都比1小 ②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小
③2的倍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④2米长的铁丝用去米,还剩米
A.1 B.2 C.3 D.4
4.下列问题中,能用算式解决的是( )。
①明明折飞机用了一张纸的,折星星用了这张纸的,折飞机比折星星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明明折飞机用了一张纸的,折星星用了这张纸的,折飞机和折星星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③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千米,第二天修了千米,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计算时,用( )可以计算简便。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律 D.一次通分
6.下面算式中的“5”和“7”不能直接相加的是( )。
A. B.528+703
C.6.35+0.07 D.3米50厘米+70厘米
二、填空题
7.比米多米的是( )米;吨比( )吨重吨。
8.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9.一杯纯牛奶,泽宇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泽宇一共喝了( )杯牛奶。
10.一根铁丝长2m,如果用去,还剩;如果用去,还剩这根铁丝的。
11.不能直接相加,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必须先( ),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12.学校运来一堆沙子,砌墙用去了,修路用去了,还剩( )。
三、判断题
13.。( )
14.如果a和b是质数,那么的和一定是最简分数。( )
15.两个最简分数的和仍是最简分数。( )
16.算式2-+的计算结果是1。( )
17.从里连续减去4个后是。( )
四、计算题
18.口算。
= = 1-= 2+=
= += = +=
= = 0+= +=
1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前进小学全校学生中有的同学参加文艺小组,有的同学参加书法小组,剩下的同学参加体育小组,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2.五一班图书角,书总数的是故事书,是科技书,是工具书,这三种书共占全部书的几分之几?
23.李明练习跳远,共跳了3次,第一次跳了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跳了米,第三次比第二次多跳了米,李明第三次跳远成绩是多少米?
24.张奶奶有一块菜地,其中种番茄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白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豆角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其余的地种黄瓜。
(1)种番茄、白菜和豆角的面积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种黄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5.某小学五( )班有 名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中,有 的学生参加手工类社团,有 的学生参加艺术类社团,剩下的参加体育类社团。
(1)参加手工类社团和艺术类社团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参加体育类社团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6.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喜欢把分数转化成分子是1的分数来计算,后来人们常把分子是1的分数称为埃及分数,也称之为单位分数。比如: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想一想:还能拆分为哪两个单位分数相加呢?填一填。
参考答案:
1.B
【分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则第二次用去了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
>
所以第一次用去的多。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明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据此解答。
【详解】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C
【分析】①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②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③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据此分析;
④铁丝长度-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①真分数都比1小,说法正确;
②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大,原说法错误;
③2的最小倍数是2,2是偶数又是质数,原说法错误;
④2-=(米),2米长的铁丝用去米,还剩米,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4.B
【分析】①求折飞机比折星星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即用折飞机用的纸减去折星星用的纸;②求折飞机和折星星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即用折飞机用的纸加折星星用的纸;③求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即用第一天修的长度加上第二天修的长度。代入数据,列式即可。
【详解】①-=
②+=
③+=(千米)
能用算式解决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分数加减法算式选择可以解决的问题。
5.B
【分析】观察算式,后面两个加数的分母相同,可以用加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便运算。
【详解】
所以,计算时,用加法结合律可以计算简便。
故答案为:B
【点睛】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6.A
【分析】A.分母不同,分子不可以直接相加;
B.5在百位,7在百位,可以直接相加;
C.5在百分位,7在百分位,可以直接相加;
D.50厘米和70厘米单位相同,5和7都在十位上,可以直接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下面算式中的“5”和“7”不能直接相加的是,因为分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数位不同、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7.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另一个数,用减法解答。
【详解】+=(米);
-=(吨)
【点睛】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5 2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判断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最小的奇数是1,把1写成分母是7的假分数,减去,等于,分子是2,表示要加上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据此解答。
【详解】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最小的奇数是1,
1-=-=
所以再加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奇数的定义。
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杯牛奶为单位“1”,一开始泽宇喝了这杯牛奶的,即杯,后来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即喝了纯牛奶的的,即杯,再用杯加杯即可解答。
【详解】第一次喝了杯,第二次喝了的,即杯;
+=(杯)
【点睛】明确第二次是牛奶和水的混合物,其实只喝了纯牛奶的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分析】铁丝长度-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将铁丝长度看作单位“1”,1-用去铁丝的几分之几=还剩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据此分析。
【详解】2-=(m)
1-=
【点睛】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11. 分数单位 通分
【分析】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相同,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把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把分子相加减,据此解答。
【详解】
=
=
所以,不能直接相加,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必须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点睛】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
【分析】把学校运来这堆沙子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砌墙用去的,再减修路用去的,即可得这堆沙子还剩几分之几。
【详解】1--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13.×
【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定注意分母不变。
14.√
【分析】如果a和b是质数,分母是ab,可以和分母相约的只有a或者b以及它们的倍数,分子为(a+b),不可能是a或b者的倍数,所以分子不能和分母相约分,和一定是最简分数.
【详解】=,分母是ab不可能和分子(a+b)相约分,所以如果a和b是质数,那么的和一定是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最简分数和质数的意义。
15.×
【分析】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为最简分数,举出两个最简分数相加的例子即可。
【详解】如:+=,不是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最简分数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同级运算没有括号时,应该从左向右依次运算。
【详解】2-
=
=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按运算顺序计算,正确的是先算减,再算加。
17.√
【分析】按题目中的条件列出算式后,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是,所以答案正确。
【详解】
=
=
故答案为:正确。
【点睛】在分数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最后就可以求出结果。
18.;;;;
1;;;;
;;;1
【解析】略
19.;;;
12;;
【分析】(1)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即可;
(2)先通分,再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3)去括号后,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即可;
(4)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5)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6)去括号后,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
=
=
=
=
=
=
=
=
=
=
=12
=
=
=
=
20.;;
【分析】应用等式性质1,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得到方程的解;
应用等式性质1,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得到方程的解;
应用等式性质1,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得到方程的解。
【详解】
解:
解:
解:
21.
【分析】把全校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1-(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1-(+)
=1-
=
答: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
【点睛】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准确求出结果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2.
【分析】把故事书占书总数的分率加上科技书占书总数的分率,再加上工具书占书总数的分率,即可求出这三种书共占全部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
=++
=+
=
答:这三种书共占全部书的。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根据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求出结果。
23.米
【分析】用李明第一次跳的距离减去米,可以计算出小明第二次跳的距离,再用小明第二次跳的长度加上米,计算出李明第三次跳远成绩是多少米。
【详解】-+
=+
=(米)
答:李明第三次跳远成绩是米。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4.(1);
(2)
【分析】(1)种番茄、白菜和豆角的面积占这块菜地面积的分率=种番茄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种白菜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种豆角面积占这块地的分率;
(2)把整块菜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种黄瓜面积占整块地的分率=1-种番茄、白菜和豆角的面积占这块菜地面积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1)++
=+
=
答:种番茄、白菜和豆角的面积共占这块地的。
(2)1-=
答:种黄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点睛】按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准确求出结果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5.(1);
(2)
【分析】(1)把参加手工类社团和艺术类社团的占全班的分率相加即可;
(2)把五(5)的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参加手工类社团和艺术类社团的占全班的分率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1)=
答:参加手工类社团和艺术类社团的占全班的。
(2)1-=
答:参加体育类社团的占全班的。
【点睛】本题考查异分母分数加法,明确先通分再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不唯一)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大于1的自然数,再把分子拆分为2个数的和,且这两个数都是分母的因数,最后把两个加数化为最简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答案不唯一)
【点睛】理解题目中具体的计算过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