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7 15: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文化常识; 2. 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 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4. 梳理文章内容和层次,理解文章内容(思想观念、主旨等)
自 学 案
一、了解文化常识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 家,被尊称为“ 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 教”,他在教学中所倡导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今天仍有意义。晚年整理《诗》《书》等古 代文献, 并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汉武帝以后, 儒家学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 崇。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 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晚年修订《诗》 《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 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 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 一部语录体的著作, 是由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论子所辑录的, 主要记载孔子的 语言与行动, 也记载了孔语子少数学生的言行。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 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全书共 20 篇 492 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现在通 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论语》共 20 篇,每篇包括若干章, 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
仁 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包 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 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 是对父与子、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 因而具有很丰富 的内容。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 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尝试自己翻译全文。
三、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
(2) 莫春者,春服既成
(3)唯求则非邦也与 2.词类活用
(1)端章甫
(2)风乎舞雩
(3)曾皙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一词多义
(1) 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2) 尔 求,尔何如;
问君何能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3) 则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4) 以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无以也
4.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
则何以哉
(2)浴乎沂;
为国以礼
5.翻译句子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参考答案:
1. “希”同“稀”,稀疏 ;“莫”同“暮”,晚,迟 ;“与”同“欤”,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2. “端”“章甫”都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风,名词作动词 吹风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走 在后面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大相
3.假如;至于; 或者;你;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那么 ; 就是;就;因为;用 4.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局句;状语后置句 5. (1)(仲由)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让这个国家的百姓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 (2)诸 侯祭祀祖先或者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 (3)治理国家应该讲求 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
教 学 案
活动一:熟读 精思
1.课文具体讲述了什么内容?全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2.全文一共 21 小段,围绕“言志”话题可以分成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各层次内容?
3.结合课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4.提炼课文 3-13 段中描写四个弟子语言举止和孔子态度的语句,并概括四弟子的性格,填写
在下表中。
人物 语言 举止 性格 孔子态度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活动二:合作 探究
1.思考“孔子评志”中的几个问题(理解文章主旨)
(1)孔子为什么嘲笑子路?
(2)孔子对公西华的“志”是褒还是贬?
(3)孔子赞成曾皙到底是因为什么?
(4)四个学生的志向有没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
2. 自由发言:通过本文学习,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拓展阅读
现当代解读《论语》的著作:《论语集释》 (程树德著);《论语疏证》 (杨树达著);《论语 译注》 (杨伯峻著);《论语新解》 (钱穆著);《论语今读》 (李泽厚著);《论语别裁》 (南怀 瑾著);《丧家狗-我读论语》 (李零著);《傅佩荣译解论语》 (傅佩荣著);《论语讲义》 (李里 著);《论语通译》 (徐志刚编)
检 测 案
一、结合课本注释,梳理下面语段中重要字词。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3)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4)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二、虚词具有托精神、传语气的表达效果,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 都可以通过诵读时对重要虚 词, 尤其是“也” “乎” “矣” “哉” “焉”等语气助词的把握来揣摩, 体验。从文中任 选两个语气助词进行揣摩、分析。
三、思考:听完曾皙的回答后, “夫子喟然叹曰”,如何理解夫子的“叹”?
参考答案:
一、(1)在尊长近旁陪坐;因为;不要;那么。(2)草率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夹处;加上;泛指饥 荒;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讥笑。(3) 同“稀”,稀疏;铿的一声;才能。(4) 同“暮”;在沂水上沐浴,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叹息的样子。
二、学生自主整理。
三、孔夫子面对的世界是礼崩乐坏,是“杀人盈野,杀人盈池”的社会现实,弑君者有之,亡国者有
之,满地的乱臣贼子,仁道不再是争霸者的选择,他们首选霸道,谁能给他们带来迅捷而实际的土地、人 口乃至称霸,谁就会被重用。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真是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