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一轮复习方法与要求
1、先选必带纲要,再纲要带选必;先中国史后世界史。
2、关注每节课结构和内容。(子目标题和学习聚焦)
3、做好笔记,尤其是融合部分重点内容。
4、一轮最重要的是通过背诵、默写等掌握知识点!
5、作业要求自主完成,及时上交和订正。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东西方的政治体制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说,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和共和制是集中主要形式。
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包含中央与地方);
2.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3.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4.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政治制度(独特性)
①主要类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
②差异性原因:各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
议会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脉络。
学习要点 水平1-2学习目标 水平3-4学习目标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能够叙述夏商西周主要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梳理大一统政治体系的形成过程;通过比较,概括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与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取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原因,评价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意义;理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秦朝政治制度与相应历史阶段的适应性,体会先民制度创新方面的政治智慧。
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能够梳理秦朝至清朝中央宰辅制度的演变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辨析内阁、军机处与宰相制度的区别;概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能够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相应的历史环境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变革的原因。
重点掌握教学指导意见的学习目标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的政治制度
01
02
03
结
构
CHINESE
CONSTITUTION
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秦统一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
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关注课程结构和重点内容
1.夏朝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700—公元前1600年)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国家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传亲
社会转型: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
一 先秦时代的政治制度
(2)国家管理(纲要上P5)
①夏王:
②中央:
③地方:
最高统治者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商朝政治制度(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1)国家管理:国家机构更加完善。(纲要上P6)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商王
中央
地方
最高统治者
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内外服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2)商朝政治特点:
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通过占卜——甲骨文)
B.王权受到限制(受制于卜人、方国首领、王国权相)
东
到
大
海
西及陇山
南跨江汉
北至燕山
3.西周政治制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原因
对象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纲要上P6)
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等
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意指分封人民、土地给诸侯,建立国家。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原因 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对象 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等
内容
特点
评价 积极:
消极: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1)分封制纲要上P6+选必1
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
周天子“授土授民”:其他地方则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权利:封土内的统治权,且可再分封;
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天子的义务——
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①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③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④与宗法制互相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后期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周天子的统治
周天子
诸侯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相同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松散的国家结构;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都是国家结构;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都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需求。
真题演练
(2020·海南高考·1)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2021.1·浙江高考·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真题演练
(2017·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1·全国乙卷高考·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3.西周政治制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2)宗法制:纲要上P6+选必1
目的
概念
核心
内容
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特点)
①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制度。
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评价 积极:
消极: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互相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②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
任人唯亲、重男轻女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2019·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真题演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漠
周天子
诸侯
以君主名义
以族长名义
分封制
宗法制
(2)形成了 的等级结构;
(3)加强了 的政治统治;
(4)解决了统治集团内部
在 和 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1)形成了 政权 和 族权 的结合,巩固西周统治;
姬姓
部族
姬姓
姬姓
姬姓
姬姓
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影响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互
为
表
里
深化拓展: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3、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权力的分配
权力分配的原则
3.西周政治制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3)礼乐制(选必三P4):目的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以宗法为核心
分封制
礼乐制
宗法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血缘纽带(里)
维护的工具
维护的工具
权力的分配
权力的继承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无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早期(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总结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如商占卜形成的甲骨文、西周周公提出的“敬天保民”思想)
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贵族政治、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到分封)
④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⑤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
——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禹刑》《汤刑》《九刑》;最早成文法春秋郑国子产“铸刑书”。
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时间轴整理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 春 秋 时 期 —— —— 战 国 时 期 ——
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社会确立
兼并:战国七雄
争霸:春秋五霸
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而得名
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
《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分裂
局部统一
秦:统一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
未实行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
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4.春秋战国的政治制度(前770年——前221年)
以商鞅变法为例
西周经济生产与社会结构示意图 商鞅变法的内容 制度创新
经济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废井田,开阡陌”
小农经济
土地私有
政治
①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②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官僚政治
中央集权
社会
①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②什伍连坐
增加赋税
户籍基层管理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
各国进行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4.春秋战国的政治制度(前770年——前221年)
小结春秋战国政治方面的阶段特征
三大趋势:分裂走向统一;各民族相互融合(华夏认同);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王嬴政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由此,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当然,秦朝与前朝之异,决非仅仅是更换了一下君主的名号,而主要是在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秦王朝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先河。 ——烟波 《全球通史》青少版
1. 皇帝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纲要上P15)
皇帝
九卿
左、右丞相
“百官之长”
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御史大夫
副丞相;最高监察官
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太尉
最高武官
掌军事
(虚有其位)
2.中央:三公九卿制
廷议
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
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重大事务,供皇帝裁决
兼听独断
3.地方制度:郡县制(推广全国)
(2)设置
郡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郡监御史掌监察。秦统一后设36郡,后又不断调整
县(道)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选必一P101)设于郡下,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乡里亭 (乡里制度)基层组织,不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纲要上P15)
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
里设里正。
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选必一P101)
(1)背景:秦始皇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
(3)特点: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课堂探究】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名称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 不同 划分标准
地方权力
与中央关系
政治特点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关系划分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国家结构模式之一;目的都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结果都对当时维护统治、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易形成地方割据
诸侯世袭,并拥有封地,权力较大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任,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权力较小。
地方服从中央;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4)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皇帝
郡
县
三公九卿
最高统治者
中央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机构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4.文书制度:(属于管理制度)
(1)内容: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2)原因:国家统一;郡县制推广全国;直道、驰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选必二P69)。
(3)作用:①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课堂探究:秦朝建立前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
王位世袭制
商朝
内外服制、职官制度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春秋战国
分封制开始解体,郡县制、官僚制等出现
秦朝的政治制度
核心:皇帝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度
文书制度
变化:由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皇帝专制天下;
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皇帝直接任免官员治理天下。
原因: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经济发展,交通进步;
吸取分封制导致诸侯争霸,分裂割据的教训;
法家思想理论的指导……
西汉(发展) 汉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中朝”——东汉,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隋唐(新阶段) 三省六部制创立?职能?
三、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央行政制度
议政场所:政事堂
真题再现2023.23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 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 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 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
关系:唐太宗授命中书省草拟诏令:魏徵作为门下省长官进行审核并驳回不妥的诏令。
西汉(发展) 汉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中朝”——东汉,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隋唐(新阶段) 三省六部制创立?职能?程序性分权;地位: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中枢)
评价:①三省六部体制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特点),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纲要上p39、40)
三、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央行政制度
议政场所:政事堂
模拟考场1.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的长处,避免了个人思考的见事不周、偏执一端或墨守成规的弊病。许多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参与决策,汇集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决策者们就能较为准确迅速地了解信息,掌握动向,避免颁布错误的政令,……年轻的低级官员参与议政,给政事堂会议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给封建政治带来了新气象。政事堂合三省首长议事,减化了颁行的手续,从而政令制订迅速,执行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摘引自魏向东《试论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
(1)阅读材料一,概括政事堂设立后的决策优势。结合所学,阐述为加强君主专制,中枢机构在宋朝的演变概况。(6分)
(1)优势:有利于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年轻官员的参与给封建政治带来新气象;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决策执行。(3分,任意三点即可)
概况: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3分,任意三点即可)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事务性分权);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宰相;明成祖时,设立内阁
地位: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职能:票拟权(草拟处理意见)
性质: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清朝 (顶峰)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地位: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职能: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机要文书)。
1. 中央行政制度
模拟考场1.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时军机之权,独峙于上,国家兴大兵役,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亲寄军要。……厥后海疆衅起,经略才望稍爽,权力渐微。粤难纠纷,首相督师,屡偾厥事,朝廷间用督抚董戎,多不辱命,犹复不制以文法,故能霈施魄力,自是权又移于督抚。同治中兴,光绪还都,皆其力也。
——引自赵尔巽《清史稿》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军机处决策机制的角度简述“军机之权,独峙于上”的观点。(2分)
观点: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机要文书。(或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2分)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趋势
两汉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三公九卿——中朝——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总结: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04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03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02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01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朝代 其他史实
汉到魏晋南北朝 1、西汉初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2、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集权;
3、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1、隋朝:州县二级制。
2、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国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成为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道州县三级制;
3、唐中期以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威胁中央。
宋 1、路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实体,路州县三级制;
2、北宋中央集权措施:①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察并制约知州;
②设四监司:其中转运司将大部分地方赋税运往中央;
③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元 地方设置行省,打破山川形便,形成犬牙交错;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清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后设巡抚巡按;清设总督;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三、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2. 地方行政制度
1.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2.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3.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纲要上P57)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行省制度有何意义?
秦 郡县制:郡县两级
西汉 郡国并行制:郡县两级
东汉 州郡县三级
魏晋 州、郡、县三级
隋 州、县两级
唐 道、州、县三级
宋 路、府、县三级
元 行省制:省、路、府、州、县
明 布政司(省)、府(州)、县
清 省、府、县
归纳:秦朝到明清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于不断调整中。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模拟考场2.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成表格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5分)
①道(节度使) ②行省。
特点:
1.层级总体增多,由二级制到三级制为主;
2.上层区划变动极大,县是最稳定的行政区;
3.随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国家管理的需要不断调整;
4.一级政区多由非行政区,即监察区或军区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