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缺少主观题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缺少主观题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7 15:22:26

文档简介

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Ι(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表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来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强调虚实相融。”沈阳说。
沈阳介绍,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几项核心技术:一是扩展现实技术,包括VR和AR。扩展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解决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是数字孪生,能够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这也意味着在元宇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虚拟分身。
三是用区块链来搭建经济体系。随着元宇宙进一步发展,对整个现实社会的模拟程度加强,我们在元宇宙当中可能不仅仅是在花钱,而且有可能赚钱,这样在虚拟世界里同样形成了一套经济体系。
近日,业界面对元宇宙践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包括脸书(Facebook)对外公布更名为“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这样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决定更名,从侧面昭示了元宇宙已真真切切地临近,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同构的时代正在呼啸而至。
技术渴望新产品、资本寻找新出口、用户期待新体验,有专家分析指出,元宇宙就好比是一个具身性的互联网,在元宇宙你不是简单地再去浏览内容,而是身处在内容之中。从互联网1.0、2.0再到移动互联网,元宇宙可能是接替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
由于在游戏领域的应用,有一部分人认为元宇宙就等同于电子游戏和虚拟世界。对此有专家表达出不同的看法,元宇宙不能简单等同于电子游戏,也不能等同于虚拟世界。它是创造性游玩、开放式探索、与现实连通。
近年来,百度依托包括智能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在内的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借助百度推出的虚拟现实内容平台、虚拟现实交互平台,元宇宙世界内容的制作成本将迎来大幅的降低,并推动硬件消费体验的升级和内容生产效率的提升。
“元宇宙将成为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类第二空间。”百度副总裁马杰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选自《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材料二:
近来,一些重要媒体相继发文关注“元宇宙”概念。有的是前瞻性的乐观展望,有的是忧虑性的谨慎提醒。
互联网1.0诞生了电子邮件等;2.0是实现了实时信息互联,出现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3.0实现了物联和移动互联,涌现出直播业态、自动驾驶等;4.0有可能实现智联乃至万物互联。这种展望与指向为“元宇宙”概念打开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其关键词是虚拟、感知拓展、沉浸式体验、自动满足、多主体实时互动、无代码或低代码、去中心化等,目标是彻底消除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二分,实现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或互补融合,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化身在虚拟世界里参加虚拟的音乐会、艺术创作和展览、体育比赛等。
然而,“元宇宙”概念虽然绘制了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蓝图,使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但也意味着技术发展正在从变革外部自然拓展到变革人类自身的内部自然,这对在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制度安排、概念框架、生活理念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理念而言,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虚拟世界并不能与“元宇宙”概念同日而语。因为“元宇宙”所创建的数字化环境会导致人与环境关系的逆转,不再是人来适应环境,而是环境能够自动地根据人的行为数据乃至神经信息等来预判或理解人的意图,从而自主地满足人的潜在需求。这种投喂方式放大了人的好奇心或猎奇感,精准广告投放的诱导,又会使人无形地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的游戏生活;“元宇宙”所营造的去中心化、去权威性、多人实时互动、多空间实时切换等宏大场景,在创造了新的在线文化、虚拟主流化的商业模式,以及深度释放人的创造力与能动性等的同时,却无痕迹地构筑了新的控制框架,带来新的中心化,加剧全球数字鸿沟。
更加关键的问题是,在这种具有永久记忆功能的数字世界里,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系统和动态环境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使人们只信任人留下的数据,而不是信任留下数据的人。人与人关系的深度虚拟化,有可能导致新的精神虚无。数字孪生在使人成为信息透明体的同时,为信息滥用和误导开了方便之门,还有可能造成使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更加恶化等在线伤害,使个人的隐私保护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元宇宙”不只是对未来技术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设想,还发出了对“人,如何成之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塑造怎样的文明未来等关乎人性问题的灵魂拷问。
(摘编自成素梅《“元宇宙”建构的“喜”与“忧”》)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元宇宙”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宇宙就是通过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核心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完全融合,让用户能沉浸式体验。
B.元宇宙让你不再是简单地浏览内容,而是身处在内容之中,已成为接替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
C.元宇宙本质上就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所以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D.元宇宙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人类第二空间,人们在这个平行世界可以虚拟分身的形式存在,并可以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随着元宇宙进一步发展,对整个现实社会的模拟程度加强,虚拟世界里同样也会形成一套经济体系,在这里我们将不再只是花钱,还可以赚钱。
B.在具有永久记忆功能的数字世界里,因为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系统和动态环境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人们只信任人留下的数据,而不是信任留下数据的人。这将有可能导致新的精神虚无。
C.对于“元宇宙”这一概念的提出,人们的态度不一,有人乐观展望,有人忧虑提醒。
D.在元宇宙构建的世界中,人类将彻底消除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二分,可以在两个世界之间自由切换身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和元宇宙开发没有直接关联性的一项是(3分)
A.虚拟数字化的货币 B.股票市场元宇宙概念股
C.不断成熟的VR、AR技术 D.具有兼容性的多功能网络平台
4.请结合材料一,给“元宇宙”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刘慈欣近日在公开演讲中怒批元宇宙,称“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起向死路”。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结合材料谈淡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长安的风
韦昕
①一年四季,我时时都沐浴在长安的风里。
②最早留下深刻印象,数十年后似乎还能从皮肤上感觉到的是叫作寒风也叫朔风的冬季的风。那风刮起来,呜呜地响,吹过树梢和电线杆时,又有一种长啸的哨音。人们拱腰缩背,关闭门窗,用棉衣棉帽把自己包裹起来。我刚上小学,从温暖的家里到空寂的街上,走进宽大的教室,那风像针刺一样扎在脸上、手上。手背几天就红肿起来,妈妈做副手套让我戴上,到夜里一暖,那手背又丝丝发痒。那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朔风起,送寒衣,在救亡歌曲声中,老师动员同学们捐款给前方战士。我年幼无知,却也明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许多许多士兵在打日本鬼子,风这么冷,他们一定需要棉大衣、棉手套吧!我从胡乱装着零碎东西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大铜板来……
③春天来了,积雪融了、房檐下挂着的冰溜子也化成水滴落下来。风还是凉沁沁的,棉衣没有脱,可是冬天已经慢慢退往北方去了。一天夜里,我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走,突然迎面的风不再像针刺般扎人,它温柔得多了,暖暖的,软软的,轻轻抚着我的面颊。那一年我十多岁,觉着内心里从未有过的一阵喜悦,真想迎着远方的古老城楼大嘁几声。第二天一早,那庭院内一树桃花,灼灼开放,耀目的粉红色里透出点点绿色的嫩芽。怪不得把春风又称做和风、熏风哩!可是,春天的风偶尔也是凶暴的。前几年,一次我晨起隔着玻璃窗看见整个天空和四周的建筑物全是黄橙色的。绿树、草坪披上一层黄土,唰唰一阵急雨洒过,地面的黄尘里便出现密密麻麻如铜钱大的水痕。街上的汽车电车开着大灯缓缓行驶,而航空的班机却停飞了。我负责陪同的一个美国作家访问团只好改乘火车去南方继续他们的旅程。事后获悉,那是横掠新疆、蒙古戈壁沙漠的劲风,把滚滚黄尘搬至高空,纵横数千里,遮盖了整个北中国。当然,这是较少发生的,现今北中国的绿化植树已经起了阻挡风沙的作用,处处可见的倒是儿童们扯着长线,把风筝送上春风习习的蓝天里。
④天愈来愈暖,最后变热,剥脱了人们身上一切厚重衣服,只留下薄薄一层。炽烈的热风在城市沥青路面和水泥板屋顶上漫游。而田野里的农人们却希望一场雨后,好好曝晒几日,让麦成熟得更好,籽粒更饱满。那热风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意,纵情地吹动起层层麦浪。“蚕老一时,麦黄一晌”,小麦一片接着一片,说熟了就熟了。在还用镰刀的岁月里,这正是收割的好时节。热风停止了漫游,在镰刀触及麦秆的嚓嚓声里,田野裸露出广袤的胸膛。就是收割机突突鸣叫着驶向田野的今天,同样需要热风吹黄小麦的茎、叶和籽粒。不过,到了三伏天,那干旱的烤人的热风却不再是人们的好伴侣,而杨树、槐树林里清风徐来,倒令人心旷神怡,如饮醇醪,那是用精米酿制而成的一种薄酒。
⑤天高云淡,暑热消退,高空传来雁的鸣叫。它们排成人字队形,越过长安城头向南方翱翔而去。秋蝉从地下小洞里爬出,齐集树梢,吱吱欢唱;不久,蟋蟀也开始在夜深的草丛里轻吟。接着,那带着浓密雨意的西风便悄然降临,人说“长安自古西风雨”,从印度洋、孟加拉湾涵涌而至的水汽,越过青藏高原,来到长安,化成雨滴,随着风势急急向大地飘洒,许多土墙、土屋、土崖经雨水浸泡,轰然倾塌,而大地却贪婪地吸吮着,以便迎接冬小麦的播种和萌芽。风雨停歇,在中午的暖风里,玉米、谷子变得金黄,高粱红了籽粒,不怕早晚寒意的菊花或黄,或红,或白,灿烂怒放。在登高远望的季节,伴随着皎洁的圆月,秋风如同行吟的诗人,抒发着绵绵的离愁别绪和浓浓的乡情。
⑥风愈来愈冰凉、凛冽,秋意远去。距离长安南边三十公里的秦岭山脉,失去了郁郁葱葱的深绿,变得黑黝黝的。树叶已经枯黄,猛然一夜寒风,那还残留着的叶子纷纷飘落而下,只剩下稀疏的枝条直指空寂的天穹。我不由自主地慨叹:“昨夜西风凋碧树……”可是,那苍老、干枯、灰暗的树干和枝条里,生命仍顽强地坚守着。冬天来了,又一个春天的风就不会太远……
⑦地处大陆深处,属季风气候区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四季就这样分明地循环不已。短期来访,将不会领略到不同季节的风味,然而另一种风却可能令你惊讶,那就是:古城墙内外,纷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星级饭店,伸展长长手臂的立交桥,向远方延伸的高等级公路,白日车流滚滚,隆隆不绝,夜间灯火璀璨,色彩晶莹,西安人衣着华美,脸色更开朗……这就是现代化的风,建设的风,更加强劲而厚重……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描写长安朔风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选取妈妈给孩子做手套御寒、老师动员同学们捐款给前方战士等材料来写,丰富了文章意蕴。
B.文章引用农谚“蚕老一时,麦黄一响”,表现了热风吹拂之下小麦快速成熟的喜人景象,透露出农人对似乎懂人意的夏风的喜爱之情。
C.文章引用俗语“长安自古西风雨”引出下文对长安“西风雨”的来源、特点、效果的解说,重在突出西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益处。
D.文章引用北宋词人晏殊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是由寒风凛冽落木萧萧引发的诗意联想,意在抒发“物变时移万事非”的悲愁伤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大量的叠音词、拟声词,来描写长安风以及风中景物的特点,这些词语或从视觉、或从听觉、或从触觉等不同角度来写,细腻,贴切。
B.文章以“长安的风”为线索,依次写了冬、春、夏、秋四季之风的不同风味,条理明晰,层次分明;首段开门见山,点扣标题,挈领全文。
C.“秋风如同行吟的诗人,抒发着绵绵的离愁别绪和浓浓的乡情”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点明“秋风”这个传统意象人所习见的情感内涵。
D.文章描写长安三伏天时杨树、槐树林里“清风徐来”的情形,用“如饮醇醪”这一比喻,突出清风带给人们超脱尘世的清静、玄妙,新颖生动。
8.本文第③段描写长安春天的风,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认为文章写到“冬天来了,又一个春天的风就不会太远……”结构已经完整了,末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然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
10.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B.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C.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D.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的“始”字含义不同。
B.“形容枯槁”与“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红楼梦》)两句中的“形容”含义相同。
C.“臣请奏其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效”字含义不同。
D.“引锥自刺其股”与“两股间脓血流离”(《促织》)两句中的“股”字含义相同。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只身赴秦,企图说服秦惠王采用连横策略并吞诸侯,但秦惠王认为诸侯很强大,时机不成熟,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B.游说秦王落空,苏秦落魄回家发愤苦读,精研太公兵法;后说服赵王采用“合纵”之术,然后奔波各国,建立军事联盟,最终名利双收。
C.苏秦或说秦王“并诸侯”,或说赵王“抑强秦”,其外交政策相反但实质上目的相同,即获取个人的尊位与富贵。
D.文中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写出苏秦得势前后的不同遭遇,刻画细致传神,对比鲜明,展现了战国时代崇尚功利、淡薄亲情的炎凉世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廷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14.秦惠王接受了苏秦“连横”的建议了吗?根据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寒食江畔①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②明日是清明。
[注]①本诗与《琵琶行》写于同一时期。②下邽,在陕西渭南,是白氏家族的聚居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江畔风景,从嗅觉、触觉、视觉着笔,洋溢着醉人的春天气息。
B.颔联中“往年”紧承“帝京”,但未展开,即以“不宜”转折,点出此刻心情。
C.颈联树下闻莺,江头信马,表现出在美景中作者心情逐渐平复、愉悦的过程。
D.全诗虚实转换,曲折有致,勾连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平淡中意味深沉。
16.本诗尾联说“忽见紫桐花怅望”,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怅望”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2)《陈情表》中,李密从“外”与“内”两个方面表现自己孤苦伶仃的句子是:“ , 。”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了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描写高山、竹林的句子是“ , ”。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Ι(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们的先人因彼时交通工具简陋,难以到远处游历,曾发明“卧游”的方法。所谓“卧游”,即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的内涵。通过众多的文人雅士浏览画作,透过理想化的山水,“徜徉”在画作里,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内心深处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投射效应。如此就产生了一种仿佛 的审美体验。范仲淹被贬邓州期间,好友滕子京被贬岳州。滕执政岳州仅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重修岳阳楼并托范仲淹“作文以记之”。在没有亲历实地的情况下,范仲淹仅凭着一幅洞庭晚秋图就 写下了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三百六十字,叙述、言情、说理,既勉励好友,又抒自己家国情怀, ,感人肺腑。据说这样的卧游还有治病的功效。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因心境忧郁以致患疾卧床不起,友人高符仲携王维的画作《辋川图》供他欣赏,秦观数日卧床,徜徉其中,数日疾良愈。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身临其境 一蹴而就 洋洋洒洒 文情并茂 B.身临其境 一气呵成 洋洋洒洒 文情并茂
设身处地 一气呵成 洋洋大观 形神兼备 D.设身处地 一蹴而就 洋洋大观 形神兼备
19.下列选项中双引号的用法,与文段画横线处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常常将阅读和写作并举,但二者并不相同。阅读时,我们尤其注重“沉浸感”。
B.重庆银保监局力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为企业量身打造“护身符”,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家常式的话语中,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
D.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这个地区的“希望工程”又继续进行,温暖之火又重新燃起。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多的文人雅士通过浏览画作,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内心深处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投射效应,透过理想化的山水,“倘徉”在画作里。
B.通过众多的文人雅士浏览画作,“倘徉”在画作里,使内心深处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投射效应,透过理想化的山水,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
C.通过众多的文人雅士浏览画作,使内心深处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投射效应,透过理想化的山水,“倘徉”在画作里,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D.众多的文人雅士通过浏览画作,使内心深处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投射效应,“倘徉”在画作里,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理想化的山水。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经常看到媒体呼吁献血,让人感觉血液似乎一直不够用。其实,( ),这是因为 ① ,全血制剂和红细胞制剂的使用期限是采血后的21天内,血小板制剂是4天内,血浆制剂是1年内。除此以外,血液制剂需要“ABO血型”和“ RH 血型”等不同的血型,定期采血, ② ,有助于应对各种用血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的安全献血量不能超过全身血量的1/10,而献血量又与献血者体重密切相关:体重越大,血量就越多;体重越轻,血量就越少。因此, ③ 。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定期采集由血液特性决定 B.血液定期采集是一种常态
C.血液是需要定期采集的 D.定期采集血液至关重要
2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写作(60分)
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说:“我们一万二千多个技术开发人员,全是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我们公司没有一个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格力的所有技术是来自我们的原创,现在我们有自己的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复合机床等等。”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华为的崛起与强大,主要是依靠人才,而且是全球人才。因为中国培养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等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太少,所以,必须吸收全球人才才能生产更多的科学技术。其次,要做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必须依靠全球大脑,走出去,进入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同时利用全球人才。”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满分150分
1-3 C D B(每题3分,共9分)
4-5主观题(每题4分,共8分)
6-7 D D (每题3分,共6分)
8-9主观题(每题6分,共12分)
10-12 A C A(每题3分,共9分)
13-14主观题(13题10分,14题3分,共13分)
15 C (3分)
16 主观题(6分)
17主观题(6分)
18-20客观题 B D A(每题3分,共9分)
21 C(3分)
22主观题(6分)
23 作文(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