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滑轮复习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2.滑轮复习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27 22: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滑轮
第九章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通过探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2.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
3.通过了解滑轮及其他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难点:判断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和省距离情况。
我们先来观察一幅科学漫画
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 你在哪里见到过吗?
生活中的滑轮
生活中的滑轮
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凹槽

小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

旗杆顶端的滑轮
电动机下面的滑轮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1.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使用定滑轮拉物体。
仔细观察实验,注意力的方向及大小
使用动滑轮拉物体。
仔细观察实验,注意力的方向及大小。
实 验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理论分析
转轴固定不动,相当于支点 O,拉力相当于动力,物体对绳子的拉力相当于阻力。
L1 = L2 F1 = F2 F2 = G物
F1 = G物
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不省力也不费力。
l2
l1
O
F2
F1
定滑轮的实质
理论分析
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 G · R = 2R · F
F =
GR
2R
=
1
2
G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因此能省一半力。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O
A
F
l2 = R
l1= 2R
O
G
F
G
动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想一想:还有别的绕线方法吗?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讨 论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试一试
F
F
讨论: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议一议
F
F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 论: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讨 论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G =
h =
F=100 N
s=10 m
F=
s=
G=100 N
h=10 m
F=100 N
s=
G =
h=10 m
F
s=
物体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10 s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F
物体能被提起吗?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10 N
G动=5 N
G=50 N
下面是几种轮轴
1.井上的辘轳
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杆。
F2
l1 = R
l2 = r
O
F1
轮轴和斜面

2.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F2
l1 = R
l2 = r
O
F1
F2
l1 = R
l2 = r
O
F1
3.水龙头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船舵
门的把手
螺丝刀
单车的踏板
4.其他轮轴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其他斜面
定滑轮与动滑轮
定滑轮
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省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省力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轮轴和斜面
滑轮组
轮轴与斜面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绳子自由端的距离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F2
F1
F3
D
随堂训练
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D

F3

F2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