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7综合训练
、选择题
“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与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月球的形有关 B.与月球上无空气有关
C.与月球上无水有关 D.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下列日子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 )
A.劳动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
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是( )
A.天王星一木星一太阳系 B.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宇宙
C.月球一地月系一太阳系 D.哈雷彗星一地球一太阳
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当晚的月相是( )
A.甲、A B.丙、D C.乙、D D.丁、B
发生日全食整个过程非常壮观,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人类首次 拍摄到的黑洞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天体
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小的天体
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
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火星上的重力约为地球的0.36倍,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 公转时间的两倍,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火星自西向东自转
B.火星的一昼夜时间是地球一昼夜时间的二倍
C.在火星上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如果火星车质量为240kg,那么他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是864N
摄影爱好者拍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 ”形
C.“ ”形 D.“ ”形
、填空题
202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18时00分,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5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1)如图1 所示,这一天地球的位置大致在 之间;
(2)当天的月相与图2 的 最相近。
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上演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少见天象。
(1)5月26日当晚月相为 。
(2)5月26日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A位置,当天发生了月全食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 。
(3)图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图,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 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A”)。
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如图所示。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电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用 代表 ;用 代表 。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动(如图所示)。
(1)在位置1时,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相是 。
(2)从位置|到位置2,1相变化刚好经历了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表示农厉的 (填“一天"“一月”或“一年")。
(3)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图中A.B两地中,先看到日出的是 。
读星座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座,B是 座。
(2)北极星在天空中看起来几乎总是不动的,原因是 。
(3)仰望晴朗的夜空,A.B等星座绕北极星 做旋转运动。
、实验题
看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A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B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 一 — 一 一 。(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C时,可能发生 ;月相为D时,可能发生 。
(4)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 ;为C、D时,日地月三者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 天,称为 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 、 、 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 确定的。
、解答题
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2020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六),年度超级大月亮点亮夜空。当天地球处在如图甲中的 (填写字母)位置附近。超级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又大又亮,是因为它到达了近地点,如图乙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 (填“M”或“N”)点。
4.4-4.7综合训练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解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 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 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 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 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故选:D
B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月相的成因规律,月食、日食对应的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月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所以形成了月食,而月食的产生只有在月满的时候才可能发生,因此为中秋节或元宵节。
故选B
C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月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
故选C。
D
【解析】新月在农历初一出现,此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据此可确定图中新月的位置。
新月出现在农历初一,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在一直线上,其中月球在中间,由题图可知,④位置会出现新月,D选项正确。
故选D
C
【解析】1.根据地球的运动和二分二至日的划分,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2.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
2022年4月16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即图中的乙。
农历三月十六为满月。
故选C。
B
【解析】日食是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的现象,月球把太阳全部遮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间部分发生日环食。
一次完整的日全食过程的顺序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月球东边缘刚开始接触太阳边缘时就是初亏,随着月球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的面积逐渐增大,直到全部遮住,而后从月球的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发光变圆,因此此题中正确的顺序为B:③④①②。
故选B。
A
【解析】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由于那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在众多行星中只有水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星凌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B
【解析】A: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天体,正确。
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错误。
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正确。
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正确。 故选B。
B
【解析】根据火星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此分析解答。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火星自西向东自转,正确。
B: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故一昼夜时间跟地球一昼夜时间相近,错误。
C:火星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因此可以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正确。
D:火星上的重力约为地球的0.36倍,如果火星车质量为240kg,那么他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是,正确。
故选B。
D
【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
当太阳光通过纸板上的"A"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根据日偏食缺口的方向知道,故只有D正确。
故选D。
、填空题
(1)AB
(2)丁
【解析】(1)根据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对照题干中5月5日选出适合的当天的地球位置。
(2)根据月相的特征解题即可。
(1)B位置为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因此B位置的日子是夏至日, 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如图1 所示, 5月5日这一天地球的位置大致在AB之间;
(2)202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 因此当天的月相与图2 的丁最相近。
故答案为:(1)AB(2)丁
(1)满月
(2)直线传播
(3)AB
【解析】(1)农历每月十五为满月。
(2)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形成月全食。
(3)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春分日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
(1)每月农历十五的月相为满月,因此5月26日当晚月相为满月。
(2)5月26日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A位置,当天发生了月全食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3)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点为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因此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AB之间。
故答案为:(1)满月(2)直线传播(3)AB
直线传播;乒乓球;月球;足球;地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知道日食的成因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掩盖,产生日食。如果用白炽灯代表太阳,用乒乓球代表月球,用足球代表地球,就能演示日食的成因。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乒乓球,月球,足球,地球
(1)新月
(2)一月
(3)A
【解析】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当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此时的月相是满月;从新月到上弦月到满月到下弦月再到新月的过程刚好为农历的一个月,时间为29.53天。又称朔望月;
(1)在位置1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的光打在月球背对地球的那一面,所以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相是新月;
(2)从位置|到位置2,经历了从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过程,1相变化刚好经历了一个周期。所以这个周期刚好表示表示农厉的一月,时间为29.53天;
(3)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并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地球上东面的地方先迎接太阳,所以A点在B点的东面,所以先看到日出的是A;
故答案为:(1)新月(2)一月(3)A
(1)大熊;仙后(2)北极星位于地轴的正上方(3)自东向西
【解析】(1)大熊座是北天星座之一,位于小熊座、小狮座附近,与仙后座相对。春季适合观察,是著名的北斗七星所在星座。
(2)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而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在北半球观测星空,各星座均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实验题
(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C;B;D;A;C
(3)日食;月食
(4)互相垂直;成一直线;29.53;朔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月相变化知识的理解,根据月相的形状判断月相的名称、月相变化的顺序和相应的时间,并结合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理分析出与月相之间的联系。
月相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A表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B表示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
(2)由月相变化图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C 一B —D一A一C 。(用字母表示)
(3)月相C为新月,此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日食;月相D为满月,此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当三者恰好又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可能发生月食。
(4)月相为A为下弦月、月相B为上弦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月相C为新月、月相D为满月,结合月相变化图可看出此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成一条直线。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故答案为:(1)下弦;二十二、二十三;上弦;初七、初八
(2)日食;月食
(3)互相垂直 ;成一直线;29.53 ;朔望 ;上弦月 ;满月;下弦;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
、解答题
(1)下弦月;新月;上弦月;满月(2)BACD(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解析】1.从题目看A只能填上弦月,B是新月,C是下弦月,D是满月。
2.顺序是BACD。
3.要观察月亮当然的有光才行,而且光月亮看的就越清楚。所以选择满月观察月亮才是。
故答案为:1.上弦月、新月,下弦月,是满月。2.BACD 3.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
A;M
【解析】1.历中的日期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制定的,农历与月相是有关系的。初一新月,初七八上弦月,十五、六满月,廿二、三下弦月;
2.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制定的历法,阳历对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图甲中冬至(12月22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3.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近地点时势能小动能大,在远地点时势能大动能小;
(1)公历4月8日在春分3月21日和夏至6月22日之间,此时的地球应该运行在A位置附近;
(2)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近地点时势能小动能大,在远地点时势能大动能小。图中M点是近地点,此时月球运行到图乙中的M点。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