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评估合格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评估合格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29 17:10:12

文档简介

致远高中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评估
高二生物合格
1. 下图是一种叫做鞭毛虫的单细胞生物的电镜照片。鞭毛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叫做鞭毛,它可以帮助鞭毛虫在水中移动和捕食。鞭毛虫还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1)根据鞭毛虫的上述结构,其属于( )
A. 原核生物 B. 真核生物 C. 病毒 D. 细菌
(2)鞭毛是由微管组成的细胞器,微管是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细长管状结构,它可以在细胞内形成支架或运输物质,则与鞭毛化学组成相同的细胞结构是(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细胞骨架 D. 线粒体
(3)鞭毛虫的细胞膜的作用是( )
A. 保护细胞免受外界损伤 B. 调节物质进出细胞
C 传递信号和信息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4)鞭毛虫细胞核的作用是( )
A. 存储遗传信息 B. 控制细胞活动
C. 参与细胞分裂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5)鞭毛虫的核糖体的作用是( )
A. 产生能量和分解物质 B.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 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6)鞭毛虫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7)鞭毛运动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_的水解,该物质由1个________连接3个磷酸基团组成。
(8)鞭毛虫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多肽链的________有关。
【答案】(1)B (2)C (3)D (4)D (5)B
(6)DNA (7) ①. ATP ②. 腺苷
(8) ①. 种类 ②. 数目 ③. 排列顺序 ④. 空间结构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有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的形态,锚定和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小问1详解】
鞭毛虫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因而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鞭毛是由微管组成的细胞器,微管是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细长管状结构,它可以在细胞内形成支架或运输物质,即鞭毛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且能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其与细胞中的细胞骨架的成分和功能类似,即C正确。
故选C。
【小问3详解】
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据此可推测,鞭毛虫的细胞膜作用表现为保护细胞免受外界损伤; 调节物质进出细胞; 传递信号和信息,D正确。
故选D。
【小问4详解】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鞭毛虫的细胞核也具有上述作用,细胞分裂作为细胞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也会受到细胞核的调控,即D正确。
故选D。
【小问5详解】
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鞭毛虫的细胞中核糖体也起到上述作用,即B正确。
故选B。
【小问6详解】
鞭毛虫作为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小问7详解】
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其通过水解方式供能,可见鞭毛运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ATP由1个腺苷连接3个磷酸基团组成,其中腺苷是由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的核糖组成。
【小问8详解】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的千变万化导致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因而使得蛋白质能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即鞭毛虫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2. “DNA指纹图谱”是一种同时检测基因组中大量小片段DNA的技术,它显示了不同样品中的DNA片段在凝胶电泳后的分布情况,可以用来比较生物之间的相似度或亲缘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
①从不同来源(如血液、毛发、唾液等)提取DNA。
②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③用凝胶电泳法将DNA片段按照大小分离,形成不同位置的条带。
④用探针或染料标记DNA片段,使之可见。
(1)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 )
A. C、H、O、N B. C、H、O、N、P
C. C、H、O、N、S D. C、H、O、N、P、S
(2)核苷酸由五碳糖、含氮碱基和______组成,DNA中的五碳糖是________,DNA中含有、RNA中不含的碱基是______。
(3)限制性内切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而它们的区别在于( )
A. 蛋白质含有硫元素,核酸不含硫元素
B.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
C. 蛋白质由肽键连接,核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4)根据实验步骤所述,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 )
A. 使DNA变成单链 B. 使DNA在特定位置断裂
C. 使DNA片段按照大小分离 D. 使DNA彻底水解
(5)DNA指纹图谱能检测生物间亲缘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
A. 细胞内的染色体结构不同 B. DNA携带的信息不同
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 D. 环境因素不同
【答案】(1)B (2) ①. 磷酸 ②. 脱氧核糖 ③. T (3)D (4)B (5)B
【解析】
【分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小问1详解】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核糖,因此,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C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核苷酸由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组成,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二者的碱基组成有差别,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的碱基,在RNA中不含有。
【小问3详解】
蛋白质和DNA的不同表现在组成元素、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表现在功能上的不同,具体可描述为:
蛋白质可能含有硫元素,但核酸中不含硫元素;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蛋白质由肽键连接,核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成的核苷酸链组成。
故选D。
【小问4详解】
A、解旋酶可使DNA变成单链,限制性内切酶不能使DNA变成单链,A错误;
B、限制性内切酶在DNA上有特定的识别位点,进而可使DNA在特定位置断裂,B正确;
C、限制性内切酶可使DNA在特定位置断裂,因而可使DNA成为片段,通过电泳技术可使DNA片段按照大小分离,C错误;
D、DNA水解酶可使DNA彻底水解,限制性内切酶不能使但彻底水解,D错误。
故选B。
【小问5详解】
A、细胞内的染色体结构相似,均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主要成分,这不是DNA指纹图谱的原理,A错误;
B、DNA携带的信息不同,即DNA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据此可判断亲缘关系,这是DNA指纹图谱的原理,B正确;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是细胞分化的本质,不是DNA指纹图谱的原理,C错误;
D、环境因素不同不是DNA指纹图谱的依据,D错误。
故选B。
3. 科学家在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细胞呼吸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将一些动物的肌肉组织放在含有葡萄糖和氧气的溶液中,测量溶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的消耗量,以及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的产生量。他们发现,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肌肉组织在细胞呼吸时,消耗和产生的物质的比例不同。例如,鸡肉和牛肉的肌肉组织消耗1克葡萄糖时,分别需要2.8毫升和3.2毫升的氧气,产生1.6毫升和1.8毫升的二氧化碳,以及0.6克和0.7克的水。而鱼肉和虾肉的肌肉组织消耗1克葡萄糖时,分别需要3.6毫升和4.0毫升的氧气,产生2.4毫升和2.8毫升的二氧化碳,以及0.9克和1.0克的水。
(1)细胞呼吸是指( )
A. 细胞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
B. 细胞将简单物质合成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C. 细胞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并释放能量
D. 细胞将有机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并储存能量
(2)肌肉组织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 自由水 B. 结合水 C. 晶体水 D. 水蒸气
(3)肌肉组织中的无机盐主要参与的调节是( )
A. 渗透压 B. 含氧量 C. 膜流动性 D. 血浆酸碱度
(4)在生物体内,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主要消耗肌糖原,它是一种( )
A. 单糖 B. 双糖 C. 多糖 D. 寡糖
(5)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结构均包含不同组分,在下列细胞结构中,磷脂占比最高的一项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中心体
(6)根据材料,消耗1克葡萄糖释放出能量最多的动物是( )
A. 鸡 B. 牛 C. 鱼 D. 虾
(7)肌肉细胞可以将其他单糖,如半乳糖或果糖,转化为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则本实验中,若将溶液中的葡萄糖换成上述糖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肌肉组织仍然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但速率略有变化
B. 肌肉组织无法进行细胞呼吸,但可以进行其他代谢途径
C. 肌肉组织无法进行任何代谢途径,会停止活动
D. 肌肉组织会进行其他类型的细胞呼吸,产生不同的物质
(8)若将溶液中的氧气换成其他气体,如氮气,发生的现象是( )
A. 肌肉组织进行其他类型的呼吸
B. 肌肉组织呼吸作用的产物与换气前不同
C. 肌肉组织呼吸作用的总产能效率降低
D. 除呼吸作用外,肌肉组织的其他代谢活动停止
【答案】(1)A (2)A (3)A (4)C (5)A (6)D (7)A (8)ABC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
【小问1详解】
细胞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在氧的参与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是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物质,释放能量,A正确。
故选A。
【小问2详解】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2种,自由水和结合水,而自由水是其主要存在形式,即肌肉组织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即A正确。
故选A。
【小问3详解】
无机盐在细胞中作用表现在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同时还具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因此肌肉组织中的无机盐主要参与的调节渗透压,其不能参与调节血浆酸碱度,A正确。
故选A。
【小问4详解】
肌肉细胞中含有的肌糖原是一种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即C正确。
故选C。
【小问5详解】
磷脂双分子层参与构成细胞中各种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其中磷脂的含量在50%以上,而细胞核虽然含有核膜,但其中还有核基质以及染色体成分,因而其中的磷脂含量哺乳细胞膜高;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其中也具有细胞器膜,但磷脂成分也没有细胞膜中含量高,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因而不含磷脂成分,即A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6详解】
鸡肉、牛肉、鱼肉和虾肉的肌肉组织消耗1克葡萄糖时,分别需要2.8毫升、3.2毫升、3.6毫升和4.0毫升的氧气,消耗氧气越多,意味着释放能量越多,因此消耗1克葡萄糖释放出能量最多的动物是虾,即D正确。
故选D。
【小问7详解】
A、肌肉细胞可以将其他单糖,如半乳糖或果糖,转化为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若将溶液中的葡萄糖换成上述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细胞中生命的燃料,因此肌肉组织仍然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但速率略有变化,A正确;
B、若将溶液中的葡萄糖换成上述糖溶液,肌肉组织依然可以进行细胞呼吸,B错误;
C、葡萄糖作为生命的燃料,不会导致肌肉组织无法进行任何代谢途径,C错误;
D、肌肉组织会进行其他类型的细胞呼吸,如无氧呼吸,但不是因为换用葡萄糖液引起,D错误。
故选A。
【小问8详解】
A、若将溶液中的氧气换成其他气体,如氮气,肌肉组织进行其他类型的呼吸,如无氧呼吸,A正确;
B、 肌肉组织呼吸作用的产物与换气前不同,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换气前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因而 肌肉组织呼吸作用的总产能效率比换气前降低,C正确;
D、 除呼吸作用外,肌肉组织的其他代谢活动也会进行,D错误。
故选ABC。
4. 某实验室研究了一种能够抑制细胞分裂的药物,该药物能够阻断DNA复制过程中的一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DNA链断裂。实验者将该药物加入到培养皿中的细胞中,观察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实验结果如下:
①细胞在药物作用下停止了分裂,细胞核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DNA断裂。
②细胞内的R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也受到了影响,部分RNA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部分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③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也出现了异常,如线粒体肿胀、溶酶体破裂、高尔基体囊泡减少等。
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受到干扰,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细胞水肿或萎缩。
(1)DNA复制是通过_______方式进行的,即每条新合成的DNA链都包含____条原有的DNA链和____条新合成的DNA链。
(2)直接参与DNA复制中DNA合成过程的酶是( )
A. DNA聚合酶 B. DNA解旋酶
C. DNA连接酶 D. DNA外切酶
(3)DNA链断裂会影响细胞分裂和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原因是( )
A. 因为D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DNA链断裂会导致子代DNA合成错误
B. 因为R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DNA链断裂会导致RNA合成错误
C. 因为RNA是以RNA为模板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RNA合成
D. 因为蛋白质是由RNA指导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蛋白质合成
(4)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出现异常的原因包括( )
A. 因为细胞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错误或缺失导致了细胞器膜结构的基本骨架被破坏
B. 因为细胞器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协调,一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影响其他细胞器的正常运行
C. 因为细胞器中含都有DNA,DNA链断裂会使细胞器中的DNA无法转录出相应的RNA,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5)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受到干扰,是因为( )
A. 物质交换可能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线粒体肿胀会影响能量产生
B. 物质交换需要依靠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而运输蛋白是由RNA指导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运输蛋白的功能
C. 物质交换需要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而渗透压平衡受到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影响,细胞代谢异常会导致溶质浓度改变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案】(1) ①. 半保留 ②. 1##一 ③. 1##一 (2)A (3)ABD (4)B (5)D
【解析】
【分析】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 DNA分子。子代 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小问1详解】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子代 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小问2详解】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其中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合成,DNA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双链解开螺旋。
故选A。
【小问3详解】
A、D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故DNA链断裂会导致子代DNA合成错误,即DNA链断裂会影响细胞分裂,A符合题意;
B、合成RNA的模板是DNA中的一条链,即R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故DNA链断裂会导致RNA合成错误,B符合题意;
C、R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为mRNA,即蛋白质是由RNA指导合成的,故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蛋白质合成,D符合题意。
故选ABD。
【小问4详解】
A、细胞器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不是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因为细胞器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协调,比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一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影响其他细胞器的正常运行,B符合题意;
C、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含有DNA,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前面选项的解析可知,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5详解】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受到干扰的原因有多方面:物质交换可能需要消耗能量,比如通过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方式进行的物质交换,而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线粒体肿胀会影响能量产生;物质交换需要依靠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比如载体蛋白),而运输蛋白是由RNA指导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运输蛋白的功能,从而影响物质交换;物质交换需要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而渗透压平衡受到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影响,细胞代谢异常会导致溶质浓度改变,进而影响物质交换。
故选D。
5. 垂体性侏儒症是指垂体前叶功能障碍或下丘脑病变,使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小部分有家族性发病史。下图是该遗传病的某家系系谱图,已知II-5不携带该疾病的致病基因。
(1)据图分析,垂体性侏儒症是一种(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伴X显性遗传病 D. 伴X隐性遗传病
(2)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离开内分泌细胞的方式是( )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自由扩散 D. 胞吐
(3)下列措施能治疗垂体性侏儒症的是( )
A. 幼年时进行基因检测 B. 成年后进行基因检测
C 幼年时注射生长激素 D. 成年后注射生长激素
(4)图中属于III-1的旁系血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是( )
A.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 非近亲结婚者后代肯定不患遗传病
C. 近亲双方必须都携带从共同祖先继承的同一致病基因
D. 近亲双方从共同祖先继承同一致病基因的概率更大
(6)不考虑基因突变,II-4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的细胞有( )
A. 垂体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甲状腺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7)III-3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II-4与II-5再生一个小孩的患病概率为______。
【答案】(1)B (2)D (3)C
(4)II-3、II-4、III-2、III-3 (5)D (6)ABC
(7) ①. 1/2 ②. 0
【解析】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小问1详解】
根据Ⅱ-1、Ⅱ-2表现正常,却生出患病的儿子Ⅲ-2,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根据患病母亲Ⅰ-1生出了正常儿子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离开内分泌细胞的方式胞吐,而后随着体液传送到达起作用的靶细胞部位,D正确。
故选D。
【小问3详解】
A、垂体性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幼年时进行基因检测,能检测是否患病,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A错误;
B、成年后进行基因检测,能检测是否患病,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B错误;
C、垂体性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因此,幼年时注射生长激素,能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C正确;
D、该病病因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因此,成年后注射生长激素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小问4详解】
旁系血亲指的是除了直系亲属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据此可知,III-1的旁系血亲II-3、II-4、III-2、III-3。
【小问5详解】
A、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因而不都是隐性遗传病,A错误;
B、非近亲结婚者后代也可能患遗传病,B错误;
C、近亲双方都携带从共同祖先继承的同一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增大,因而会增加隐性基因纯合的机会,因此要禁止近亲结婚,C错误;
D、近亲双方从共同祖先继承同一致病基因的概率更大,因而会增加隐性基因纯合的机会,因此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需要禁止近亲结婚,D正确。
故选D。
【小问6详解】
Ⅰ-1患病,而II-4表现正常,因此其一定为携带者,则其体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即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一定含有致病基因,而次级卵母细胞的产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因此次级卵母细胞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ABC正确。
故选ABC。
【小问7详解】
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II-4的基因型为Aa,II-5的基因型为AA,则III-3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II-4与II-5再生一个小孩的患病概率为0。
6. 生物学家对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的羚羊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羚羊有两种不同的毛色:浅黄色和深棕色。他们观察了这两种毛色的羚羊在不同季节的生存状况,发现浅黄色的羚羊在干旱季节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而深棕色的羚羊在雨季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他们还对这两种毛色的羚羊进行了基因分析,发现浅黄色和深棕色是由一对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浅黄色是显性基因,深棕色是隐性基因。他们推测这个基因可能与皮肤中黑色素的合成有关,黑色素越多,毛色越深。
(1)在干旱季节,浅黄色的羚羊相比深棕色的羚羊( )
A. 生存具有优势 B. 生存具有劣势
C. 繁殖具有优势 D. 繁殖具有劣势
(2)这种羚羊的毛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种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可能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相互之间称为______。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使环境保留或淘汰相应的个体,这个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的基础是______,该过程的结果是______
A. 种间竞争 B. 遗传变异 C. 隔离 D. 适应
(3)黑色素合成是一种生化反应,需要由一种特定的酶催化,最可能直接影响这一反应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照 B. 温度 C. 湿度 D. 风速
(4)能说明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学事实是( )
A.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有分支点上关键物种的化石记录
B.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在解剖学上有相似的骨骼结构
C.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在胚胎发育的特定阶段非常一致
D.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的DNA保守序列重合度较高
(5)如果这种羚羊生活的环境因为气候变化,干旱天气增加了,那么羚羊种群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浅黄色羚羊会逐渐占据优势
B. 深棕色羚羊会逐渐占据优势
C. 浅黄色羚羊会产生更多新的变异
D. 深棕色羚羊会产生更多新的变异
(6)若两种毛色的羚羊最终形成了两个新物种,则两者间一定发生了( )
A. 地理隔离 B. 生态隔离 C. 行为隔离 D. 生殖隔离
【答案】(1)A (2) ①. 等位基因 ②. 自然选择 ③. B ④. D (3)B (4)ABCD (5)A (6)D
【解析】
【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浅黄色的羚羊在干旱季节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而深棕色的羚羊在雨季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说明在干旱季节,浅黄色的羚羊相比深棕色的羚羊生存具有优势,A正确。
故选A。
【小问2详解】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这种羚羊的毛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种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可能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相互之间称为等位基因。羚羊的毛色在不同环境中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使环境保留或淘汰相应的个体,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它为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故选B。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D。   
【小问3详解】
温度、pH等均会对酶的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黑色素的合成需要由一种特定的酶催化,最可能直接影响这一反应速率的环境因素是温度,B正确。
故选B。
【小问4详解】
A、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有分支点上关键物种的化石记录,能从化石证据上说明羚羊和当地狮子具有共同祖先,A正确;
B、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在解剖学上有相似的骨骼结构,能从比较解剖学证据上说明羚羊和当地狮子具有共同祖先,B正确;
C、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在胚胎发育的特定阶段非常一致,能从胚胎学证据上说明羚羊和当地狮子具有共同祖先,C正确;
D、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的DNA保守序列重合度较高,能从分子水平的证据上说明羚羊和当地狮子具有共同祖先,D正确;
故选ABCD。
【小问5详解】
AB、由题意可知“浅黄色的羚羊在干旱季节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而深棕色的羚羊在雨季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如果这种羚羊生活的环境因为气候变化,干旱天气增加了,深棕色羚羊被捕食者的攻击的概率增加,浅黄色羚羊会逐渐占据优势,A正确,B错误;
C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浅黄色羚羊会产生更多新的变异” “深棕色羚羊会产生更多新的变异”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CD错误。
故选A。
【小问6详解】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若两种毛色的羚羊最终形成了两个新物种,则两者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D。致远高中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评估
高二生物合格
1. 下图是一种叫做鞭毛虫的单细胞生物的电镜照片。鞭毛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叫做鞭毛,它可以帮助鞭毛虫在水中移动和捕食。鞭毛虫还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1)根据鞭毛虫的上述结构,其属于( )
A. 原核生物 B. 真核生物 C. 病毒 D. 细菌
(2)鞭毛是由微管组成的细胞器,微管是一种由蛋白质组成的细长管状结构,它可以在细胞内形成支架或运输物质,则与鞭毛化学组成相同的细胞结构是(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细胞骨架 D. 线粒体
(3)鞭毛虫的细胞膜的作用是( )
A. 保护细胞免受外界损伤 B. 调节物质进出细胞
C. 传递信号和信息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4)鞭毛虫细胞核的作用是( )
A 存储遗传信息 B. 控制细胞活动
C. 参与细胞分裂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5)鞭毛虫的核糖体的作用是( )
A. 产生能量和分解物质 B.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6)鞭毛虫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7)鞭毛运动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_的水解,该物质由1个________连接3个磷酸基团组成。
(8)鞭毛虫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多肽链的________有关。
2. “DNA指纹图谱”是一种同时检测基因组中大量小片段DNA的技术,它显示了不同样品中的DNA片段在凝胶电泳后的分布情况,可以用来比较生物之间的相似度或亲缘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
①从不同来源(如血液、毛发、唾液等)提取DNA。
②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③用凝胶电泳法将DNA片段按照大小分离,形成不同位置的条带。
④用探针或染料标记DNA片段,使之可见。
(1)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 )
A. C、H、O、N B. C、H、O、N、P
C. C、H、O、N、S D. C、H、O、N、P、S
(2)核苷酸由五碳糖、含氮碱基和______组成,DNA中的五碳糖是________,DNA中含有、RNA中不含的碱基是______。
(3)限制性内切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和核酸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而它们的区别在于( )
A. 蛋白质含有硫元素,核酸不含硫元素
B.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
C. 蛋白质由肽键连接,核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4)根据实验步骤所述,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 )
A. 使DNA变成单链 B. 使DNA在特定位置断裂
C. 使DNA片段按照大小分离 D. 使DNA彻底水解
(5)DNA指纹图谱能检测生物间亲缘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
A. 细胞内的染色体结构不同 B. DNA携带的信息不同
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 D. 环境因素不同
3. 科学家在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细胞呼吸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将一些动物的肌肉组织放在含有葡萄糖和氧气的溶液中,测量溶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的消耗量,以及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的产生量。他们发现,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肌肉组织在细胞呼吸时,消耗和产生的物质的比例不同。例如,鸡肉和牛肉的肌肉组织消耗1克葡萄糖时,分别需要2.8毫升和3.2毫升的氧气,产生1.6毫升和1.8毫升的二氧化碳,以及0.6克和0.7克的水。而鱼肉和虾肉的肌肉组织消耗1克葡萄糖时,分别需要3.6毫升和4.0毫升的氧气,产生2.4毫升和2.8毫升的二氧化碳,以及0.9克和1.0克的水。
(1)细胞呼吸是指( )
A. 细胞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能量
B. 细胞将简单物质合成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C. 细胞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并释放能量
D. 细胞将有机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并储存能量
(2)肌肉组织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 自由水 B. 结合水 C. 晶体水 D. 水蒸气
(3)肌肉组织中的无机盐主要参与的调节是( )
A. 渗透压 B. 含氧量 C. 膜流动性 D. 血浆酸碱度
(4)在生物体内,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主要消耗肌糖原,它是一种( )
A. 单糖 B. 双糖 C. 多糖 D. 寡糖
(5)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结构均包含不同组分,在下列细胞结构中,磷脂占比最高的一项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中心体
(6)根据材料,消耗1克葡萄糖释放出能量最多的动物是( )
A 鸡 B. 牛 C. 鱼 D. 虾
(7)肌肉细胞可以将其他单糖,如半乳糖或果糖,转化为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则本实验中,若将溶液中的葡萄糖换成上述糖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肌肉组织仍然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但速率略有变化
B. 肌肉组织无法进行细胞呼吸,但可以进行其他代谢途径
C. 肌肉组织无法进行任何代谢途径,会停止活动
D. 肌肉组织会进行其他类型的细胞呼吸,产生不同的物质
(8)若将溶液中的氧气换成其他气体,如氮气,发生的现象是( )
A. 肌肉组织进行其他类型的呼吸
B. 肌肉组织呼吸作用的产物与换气前不同
C. 肌肉组织呼吸作用的总产能效率降低
D. 除呼吸作用外,肌肉组织的其他代谢活动停止
4. 某实验室研究了一种能够抑制细胞分裂的药物,该药物能够阻断DNA复制过程中的一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DNA链断裂。实验者将该药物加入到培养皿中的细胞中,观察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实验结果如下:
①细胞在药物作用下停止了分裂,细胞核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DNA断裂。
②细胞内的R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也受到了影响,部分RNA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部分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③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也出现了异常,如线粒体肿胀、溶酶体破裂、高尔基体囊泡减少等。
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受到干扰,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细胞水肿或萎缩。
(1)DNA复制是通过_______方式进行的,即每条新合成的DNA链都包含____条原有的DNA链和____条新合成的DNA链。
(2)直接参与DNA复制中DNA合成过程的酶是( )
A. DNA聚合酶 B. DNA解旋酶
C. DNA连接酶 D. DNA外切酶
(3)DNA链断裂会影响细胞分裂和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原因是( )
A. 因为D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DNA链断裂会导致子代DNA合成错误
B. 因为RNA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DNA链断裂会导致RNA合成错误
C. 因为RNA是以RNA为模板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RNA合成
D. 因为蛋白质是由RNA指导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蛋白质合成
(4)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出现异常的原因包括( )
A. 因为细胞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错误或缺失导致了细胞器膜结构的基本骨架被破坏
B. 因为细胞器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协调,一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影响其他细胞器的正常运行
C. 因为细胞器中含都有DNA,DNA链断裂会使细胞器中的DNA无法转录出相应的RNA,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5)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受到干扰,是因为( )
A. 物质交换可能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线粒体肿胀会影响能量产生
B. 物质交换需要依靠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而运输蛋白是由RNA指导合成的,RNA合成错误或缺失会影响运输蛋白的功能
C. 物质交换需要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而渗透压平衡受到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影响,细胞代谢异常会导致溶质浓度改变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5. 垂体性侏儒症是指垂体前叶功能障碍或下丘脑病变,使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小部分有家族性发病史。下图是该遗传病的某家系系谱图,已知II-5不携带该疾病的致病基因。
(1)据图分析,垂体性侏儒症是一种(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伴X显性遗传病 D. 伴X隐性遗传病
(2)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离开内分泌细胞的方式是( )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自由扩散 D. 胞吐
(3)下列措施能治疗垂体性侏儒症的是( )
A. 幼年时进行基因检测 B. 成年后进行基因检测
C. 幼年时注射生长激素 D. 成年后注射生长激素
(4)图中属于III-1的旁系血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是( )
A. 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B. 非近亲结婚者后代肯定不患遗传病
C. 近亲双方必须都携带从共同祖先继承的同一致病基因
D. 近亲双方从共同祖先继承同一致病基因的概率更大
(6)不考虑基因突变,II-4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的细胞有( )
A. 垂体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甲状腺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7)III-3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II-4与II-5再生一个小孩的患病概率为______。
6. 生物学家对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的羚羊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羚羊有两种不同的毛色:浅黄色和深棕色。他们观察了这两种毛色的羚羊在不同季节的生存状况,发现浅黄色的羚羊在干旱季节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而深棕色的羚羊在雨季更容易躲避狮子等捕食者的攻击。他们还对这两种毛色的羚羊进行了基因分析,发现浅黄色和深棕色是由一对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浅黄色是显性基因,深棕色是隐性基因。他们推测这个基因可能与皮肤中黑色素的合成有关,黑色素越多,毛色越深。
(1)在干旱季节,浅黄色的羚羊相比深棕色的羚羊( )
A. 生存具有优势 B. 生存具有劣势
C. 繁殖具有优势 D. 繁殖具有劣势
(2)这种羚羊的毛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种基因在不同个体中可能有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相互之间称为______。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使环境保留或淘汰相应的个体,这个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的基础是______,该过程的结果是______
A. 种间竞争 B. 遗传变异 C. 隔离 D. 适应
(3)黑色素的合成是一种生化反应,需要由一种特定的酶催化,最可能直接影响这一反应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
A. 光照 B. 温度 C. 湿度 D. 风速
(4)能说明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学事实是( )
A.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有分支点上关键物种的化石记录
B.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在解剖学上有相似的骨骼结构
C.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在胚胎发育的特定阶段非常一致
D. 这种羚羊和当地狮子的DNA保守序列重合度较高
(5)如果这种羚羊生活的环境因为气候变化,干旱天气增加了,那么羚羊种群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浅黄色羚羊会逐渐占据优势
B. 深棕色羚羊会逐渐占据优势
C. 浅黄色羚羊会产生更多新的变异
D. 深棕色羚羊会产生更多新的变异
(6)若两种毛色的羚羊最终形成了两个新物种,则两者间一定发生了( )
A. 地理隔离 B. 生态隔离 C. 行为隔离 D. 生殖隔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