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素养能力评价
班级, 姓名: 学号: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填序号)(18%)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暂时(zàn) 宪兵(xiàn) 追悼(diào) 战壕(háo)
B. 嘀嗒(tà) 匍匐(fú) 铭记(míng) 押运(yā)
C. 燕山(yàn) 娱乐(yú) 经络(luò) 坚劲(jìng)
D. 侦探(zhēn) 鸿毛(hóng) 扑哧(chī) 凹地 ( ā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埋头 焚烧 严骏 五湖四海 B. 含糊 彻底 牺牲 粉骨碎身
C. 幼稚 剥削 残暴 千捶万凿 D. 辟静 批评 目标 寄托哀思
3. “靴”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 皮革 B. 身体部位 C. 姓氏 D. 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个人虎背熊腰,满脸横肉,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B. 阿姨家的波斯猫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墙角的红皮球。
C. 这些敌人残杀了许多无辜的百姓,真是死得其所!
D. 芳芳今天收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礼物——八音盒,这可真叫她喜出望外。
5.下列对分句间的关系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因果关系、假设关系)
B.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条件关系)
C.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条件关系)
D.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递进关系)
6.下列选项中,属于“托物言志”诗的一项是( )。
①《石灰吟》 ②《咏柳》 ③《咏鹅》 ④《竹石》 ⑤《墨梅》 ⑥《马诗》
A.①④⑥ B.②③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5%)
1.毛主席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tài shān(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 yā pò(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父亲迅速穿起灰布旧 mián páo( ),bǎng shàng( )腰带,向那条 pì jìng
( )的小路跑去。
三、词句段运用。(12%)
1.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8%)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诗中,诗人借 (事物)来表达 (品格或志向)。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中,诗人借 (事物)来表达 (品格或志向) 。
(3)我还读过:" , 。”这两句诗中,诗人借 (事物)来表达
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下面这段话中的加点部分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写一写。(4%)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
四、日积月累。(12%)
1.教人从善的语言往往不太动听,但是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正如俗语所言:“
, 。”
2.有时候,过分执着反而得不到, 一个无心的举动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如俗语所言:“ , 。”
3.赡养父母尽孝心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不要等到“ ,
。” 才行孝道,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4. 《为人民服务》 一文中,毛泽东为了论证“ ,
。”的观点,引用了 说的“ ,
。”
阅读与欣赏
五、阅读文本,完成练习。(23%)
(一)向着科学的梦想进发
【材料一】梦想之花出自刻苦的钻研
①你听说过大疆无人机吗 它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制造的无人驾驶飞机,技术世界
领先,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农业植保、快递物流等众多领域。
② 大疆无人机的成功源于创始人汪滔少年时的一个梦想。汪滔从小就对广袤的 天空充满好奇。16岁那年,他得到了一架遥控直升机,但这架遥控直升机操控一会儿 就掉了下来,高速旋转的螺旋桨还把他的手划破了。汪滔不仅没有退缩,心里还萌生
了一个想法——制造一架能够自动控制的直升机。
③这个想法在汪滔的心里扎下根来。上大学时,他选择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专 业,全身心投入到无人机的研发、制造中。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从做出第一台样品,到组建团队艰难创业,再到生产出世界一流的无人机, 一步一步把少年时的梦想变为现实。
【材料二】航天之梦源于艰辛的努力
①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6个月的天空之行,顺利返航,成为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
②你知道吗 航天员们为了“飞天”梦想,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他们不仅要掌 握各种航天科学知识,还要经历常人难以承受的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
着陆冲击训练、中性浮力水槽训练等多重考验。
③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是为了让航天员在飞船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 醒的状态。在高速旋转的载人离心机中,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个 自身重量压在身上。进行这项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 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流,呼吸困难、脑部缺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必须完成
各种技术动作。
④前庭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降低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空间运动病”的发生概 率。当航天员坐到转椅上,戴上眼罩,固定好头、脚及双臂,经历360度顺时针、逆时
针、上下摆动等“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东西南北。
⑤长期的艰苦训练,让航天员们拥有了过人的胆识、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技术。 在“神十三”发射升空和返回途中,在在轨飞行的183天里,三位航天员战胜了许多困
难,圆满完成所有任务,最终安全返回地球。
1.阅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简要概括段落内容(每空不超过12个字)。(2%)
2.材料二第③④段介绍了航天员艰苦训练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3%)
(1)用来给航天员做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的机器是高速旋转的转椅。 ( )
(2)航天员在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时,经历"天翻地覆"的折腾后还要能分清方向( ) (3)航天员在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中,要承受许多痛苦并同时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 )
如果请你围绕“科学探索的成功,总是垂青于为梦想而努力的人”这个观点进行一次演讲。你会怎样合理运用上文的两个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 请用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5%)
(二)让饥饿远离中国的袁隆平
① 20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刻骨铭心,很多人因为饥饿得了浮 肿病,最后失去了生命。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一样也是每天饥肠辘辘的,时刻都有倒下去就起不来的危险。
②一天中午,袁隆平刚走出学校的大门,远远就看见马路边围着一堆人,等他走过去 一看,发现人群中间是两具皮包骨头的尸体,围观的人们的脸上满是忧伤。身为农业研究 人员的袁隆平心在往下沉。这样的灾难,中国能挺得过去吗 每天身边都有熟悉的人离去,有上了年纪的,还有青壮年,死因只有一个——饿。沉痛的现实让袁隆平感到悲哀。
③然而,就在他带着40名农校的学生去硖洲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发 生了一件事,让他有了方向。那天,房东老向冒着倾盆大雨挑了些稻谷回来。袁隆平问: “这么大的雨,你去哪儿弄来的稻谷 ”老向说这是他跑了很远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④袁隆平感到有些奇怪,问:“为什么要特意去换稻种呢 ”
⑤“那里的稻子都种在高坡朝阳的田地里,谷粒儿颗颗饱满,年年产量都高。常言道 ‘施肥不如勤换种’,这话真是有道理!去年我们生产队用的就是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 的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你看今年我家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面对全国性的饥荒, 朴实勤劳的老乡们不是坐着等国家来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自救,想办法来提高稻田产 量,袁隆平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看来改良稻种、提高产量是一条出路,这对于全国人民 战胜饥饿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袁隆平想:自己该努力了, 一定要尽快培育出高产量 的好种子,这才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⑥从此,他把实验的种苗看成了自己的“命根子”,试验田就成了他常年的家。
⑦ 可是有一天,竟然有人把试验田里的秧苗全都连根拔起,整个试验田一片狼藉,袁 隆平看到后突然一阵眩晕。"这是谁干的 "愤怒的他心疼得喘不过气来,手脚发抖地抚摸 着那些无辜的秧苗。忽然,他的眼前一亮,在被扔弃的秧苗下,竟然还有一棵不起眼的小 嫩苗。他惊喜地、小心翼翼地开始整理田地,最后总共发现了五棵幸存的秧苗。这五棵秧苗成了他的宝贝,成了他的全部希望。
⑧他年复一年地挑选、配种, 一批批优质的种子从这里被送了出去。然而我们国家的 土地面积太大了,稻种对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的反应也不同。所以他不断地努力开拓新品 种,使新品种的适应面更广,产量也更稳定。
⑨有一年春天突然发生倒春寒,袁隆平的试验场地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好不容易得到的 种子很可能会被冻伤。袁隆平对他的学生说:“这些种子已经到了关键期,它们可是我们多年的 心血,最适宜它们的温度现在就是我们的体温了。”说完,为了保住他的这些“命根子”,袁隆平果断地把种子包好,蒙上塑料薄膜,缠到了自己的腰上开始给种子保温。
⑩ 学生们都笑了,说老师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自己也要做一回孕育种子的大地了。
就这样,经过多年忘我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优质种子被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小组培育 了出来,为我国和世界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被世界誉为“杂交水 稻之父"。
——选自《名人故事》,有删改
1.第②段中,“这样的灾难,中国能挺得过去吗”中的“灾难”指的是( )。(2%)
A. 大饥荒 B. 洪涝 C. 干旱 D. 疾病
2."对于全国人民战胜饥饿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做法是
。(2%)
3.作者运用了( )来表现袁隆平的人物形象。(多项选择)(2%)
A. 语言描写 B. 动作描写 C. 心理描写 D. 神态描写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
5.你觉得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三)鸿鹄之志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①,辍②耕之垄上,怅恨③久之,曰:“苟④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⑤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选自《史记 · 陈涉世家》
【注释】①佣耕:被雇佣耕作。②辍:停止。③怅恨:惆怅,极端不满。④苟:如果。⑤太息:长叹。
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
A. 陈涉少时 少:年轻。 B. 尝与人佣耕 尝:曾经。
C.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鸿鹄:天鹅。 D. 若为佣耕 若:如果。
2.文中的"燕雀"这里用来比喻 ,"鸿鹄"这里用来比喻 。 (1%)
3.你认为陈涉是一个怎样的人 (1%)
表达与交流
六、习作。(30%)
一个有梦想、肯奋斗的民族,是不可能被打败的。有梦想,就会有让梦想成真
的信心。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请你以"梦想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写之前想一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来更好地表达你的想法。
(2)选择一种合适的写作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创作诗歌……
(3)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C 5.D 6.C
二、1. 泰山 压迫 2.棉袍 绑上 僻静
三、1. (1)竹子 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格
(2)石灰 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品质
(3)示例: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 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2. 加点部分是对李大钊的神态描写,这样描 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李大钊冷 静、沉着、临危不惧的特点。
四、1.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2.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3.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4.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司马迁 人固有 一 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五、(一)1.示例:②遥控直升机—— 梦想来源
③夜以继日工作,最终梦想成真
2. (1)× (2) √ (3) √
3. 示例:大疆无人机的成功,源于创始 人汪滔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及刻苦的 钻研 航天员们为了"飞天"梦想,付 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 不 懈 努 力 的 人才能最终实现科学之梦
(二)1.A
2. 改良稻种、提高稻田产量
3. ABCD
4. 总结全文。
5. 袁隆平是一个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 追求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人。
(三)1.D
2. 平庸的人 志向远大的人
3. 陈涉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