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琥珀》第二课时 课件 (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琥珀》第二课时 课件 (共1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8 16: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
5 琥珀
“推测”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读准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 有不理解的字词用“?”标记;
3. 找到琥珀是什么了,可以用“—”标记。
1.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根据卫星发回的气象云图,可以准确地( )出天气的变化。
2.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 )是班里的活雷锋李明干的。
3.公安干警冲进匪巢,发现杯子里的水还是热的,于是( )匪徒刚离开不久。
我会填
猜测
猜测
推测
推测 猜测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还做了哪些合理的推测?
1.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用“——”划下来;
2. 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仍可以用“?”等符号标记出。
从这么多句子里,我们发现琥珀的形成离不开哪些必要条件?
老松树渗出松脂
远处的海
蜘蛛捕食苍蝇
寻找合理的推测
炎热的夏天
离不开夏天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因为_________;
离不开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地松脂,因为___________;
离不开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有个蜘蛛爬过去,因为________________;
离不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因为 ______________。
为什么琥珀的形成离不开这些条件呢?你的证据是什么?再读读1-12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寻找证据。
*阅读提示:
1. 读“链接”,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段落。
2. 小组讨论:王文利的《琥珀物语》和课文第7-13自然段都在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聚焦词语,体会严谨
(1)阅读第14-18段,课文除了生动形象的故事外还能感受什么样的表达特点?
(2)研读第18段,理出线索。
看见
想象
推测
知道
01
02
表格
思维导图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自主整理课文
01
02
了解写作顺序,重组叙述板块
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站在琥珀的角度,按事情的发展过程,写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如果我们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可以怎么重组课文的三个板块呢?
*延伸尝试推测
琥珀是松脂的化石,科学家可以根据里面的小动物,推测几千万年前的故事。化石有很多种,还有恐龙化石,鱼类化石,植物化石等等。让我们去找找这些化石的图片,学习科学家,推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