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理解性默写
0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理解性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简明扼要地写出四个学生的姓名,并交代了一个典型的探究学习的场景。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 , ”,以消除弟子顾虑。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写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 , ?
理解性默写答案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句简明扼要地写出四个学生的姓名,并交代了一个典型的探究学习的场景。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消除弟子顾虑。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两句写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写子路是个急性人,“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了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体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显其性格特征的一句是: 。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的“千乘之国”面临的困难是“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认为治理这样的国家的效果是“ , ”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 , ”的效果。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写子路是个急性人,“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了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每个弟子在述志时都能体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仲由,文章通过对他的神态描写来凸显其性格特征的一句是:子路率尔而对曰。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的“千乘之国”面临的困难是“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认为治理这样的国家的效果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体现了子路自信、有抱负、自认为具有优秀的政治才能。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效果。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写冉有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 , ”。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 ”。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求,尔何如?”写冉有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 , ”,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 , ”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写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 , ”。
1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尔何如?”写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了名之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
1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赤谦逊的说愿意多多学习的句子是“非曰能之,愿学焉”。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 , ”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
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治邦”的句子是: , , , 。
1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 。”
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点名曾皙述志的句子是:“ , ?”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呼应冉有的“非曰能之,愿学焉”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
1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想担任小相达到“以礼治邦”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点名曾皙述志的句子是:“点,尔何如?”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的两句是“ , ”。
2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 ”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
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当孔子问曾哲志向时,曾皙说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 。
2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 ”,孔子鼓励每个学生说出各自的志向是“ ” 。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弹奏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的两句是“鼓瑟希,铿尔”。
2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鼓瑟希,铿尔”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舍瑟而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
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当孔子问曾哲志向时,曾皙说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异乎三子者之撰。
2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每个学生说出各自的志向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 , , , , ” 这种士大夫潇洒适意的生活场景,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孔子向往大同之世,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
2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 , ”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 , , ”三句话,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大同社会美景图。
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种士大夫潇洒适意的生活场景,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孔子向往大同之世,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
2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浴乎沂,风乎舞雩”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三句话,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大同社会美景图。
2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晳表达的观点的态度是“ ”。
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 ?孔子解答道: !
3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质疑并引出孔子下面的评论的句子是:“ ”
2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曾晳表达的观点的态度是“吾与点也”。
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答道: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3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质疑并引出孔子下面的评论的句子是:“夫子何哂由也 ”
3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也引发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 , ”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微微一笑的缘由。
3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问孔子为何以“哂”字对待子路,孔子以“ , ”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
35.冉有对于“礼乐治国”方面谦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孔子评冉有有意在鼓励的句子是:“ , ”
3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指出公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只不过讲的谦虚一点罢了的句子是:“ , ”
3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也引发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微微一笑的缘由。
3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问孔子为何以“哂”字对待子路,孔子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指出子路轻率急躁、不谦虚的缺点。
35.冉有对于“礼乐治国”方面谦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孔子评冉有有意在鼓励的句子是:“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3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指出公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只不过讲的谦虚一点罢了的句子是:“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
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句子是: , , ?
38.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而公西华有“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因此孔子的评论意在增强其信心的句子是:“ , ?”
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的才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的句子是: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8.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可以大用,而公西华有“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因此孔子的评论意在增强其信心的句子是:“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