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搭石》
教材分析 《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搭石正是乡亲们质朴、善良、无私的化身,正是乡亲们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见证。学生要在反复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人性美。
学情分析 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 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计划课时 2课时(2/2)
教学目标 抓住关键句,感知课文,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美、感受美。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们默默无闻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感知课文,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默默无闻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复习导入 (min) 复习 1.复习上节课的重难点生字词。(指名生读) 2.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是搭石,感受了搭石的意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 (板书课题:搭石) 1.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明确学生上节课学习情况。
2.深入课文,体会感情 (min) 一、深入课文 1.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的2至4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语句,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再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已经走进了大家的心里。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都找到了哪些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的呢 是的,老人无论多急,只要发现,一定会放下东西,直到满意,才肯离去。正是因为这些词,我们才能看出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也正是因为老人的行为,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我们一起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吧! 4.你还画了哪些句子? (课件出示)嗯,这句话描写地真美。这里有一个生字“绰”,“绰”一共有三个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绰:①宽;②宽裕;③形容姿态优美。) 那“绰绰有余”里的“绰”是什么意思呢? 5.宽裕、富裕,这才是“绰绰有余”。好了我们继续回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啊? 你体会得真形象,这是在用想象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你体会到了“水波”“人影”两相刻的美,真不错。像画一样,能读一读吗? 6.我感觉把我们带到了画前,有谁能把我们带到画里?(提示大家在同学朗读时,闭上眼睛想象。) 7.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幅清丽的小诗。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画面美、音乐美(板书:画面美、音乐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而且是极美的一道风景。你还勾画了哪些句子? 你感受到了什么? 多好的一个帮助啊。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是一种什么心灵美?用书上的词形容。(心灵美:谦让) 8.是呀,谦让,多好的词,这是体会到了文字的含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出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美。 9.如果碰到了亲人和老人来走搭石,那又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10.是的,这个句子、这个画面读一遍是不够的,咱们需要多读几遍,读着读着,有些词语就会在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再读读。自己读读这个句子。 哪个词语在你心头一颤? 11.就是这样,老人安安全全地过了小溪,那老人需要道谢吗? 12.那你有什么感受吗? 13.说的真好,敬老,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14.多好的“长时间”啊,这也就是说明这已经积淀为淳朴的乡风、淳朴的民风了。这更是家乡的......(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15.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体会走搭石的美。(齐读第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 2.学生回答。 预设:“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预设:从这个句子,我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平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善良的老人。 预设:从“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学生齐读。 4.预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预设:我觉得是第三个意思。 预设:我觉得是第二个意思。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1:我觉得那里的水清澈的可以看见水里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就漾起波纹,人影倒影在水面上,好看极了。 预设2:我觉得我好像看见了清澈的溪水荡起波纹,人影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画一样。(学生朗读) 6.学生朗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7.学生回答。 预设:“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预设1:互相帮助。 预设2:我体会到了他们的心灵很美。 互相谦让的心灵美。 8.学生齐读。 9.回答。 预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0.回答。 预设1:理所当然。 预设2:伏。 11.回答。 预设:不需要,因为人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12.思考、回答。 预设:我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年轻人是非常尊敬老人的。 13.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我觉得这个尊老爱幼不是一代两代一会的,而是长时间的。 14.学生接。 预设:一道风景。 15.学生齐读3,4自然段。 设计意图:分析句子时强调重点字词,让学生学会把握重点字词,从字词中感受表达的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美。
3.总结升华 (min) 1.每天都有很多人走搭石,有孕妇、有小孩、有......(学生发挥想象回答) 2.是呀,有这么多的人走搭石,人们都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了,发挥你们的想象,想一想,写一写。 3.也许有一天,家乡会搭上桥,铺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会在家乡永远消失,但是家乡走搭石的美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中。 1.学生回答。 预设1:有小朋友过搭石。 预设2:有残疾人。 预设3:有盲人。 2.想象情境并写下来,分享。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全文,让学生通过想象不同的人过搭石人们会如何,来升华学生体会的品质。
4.作业布置 (min) 完成课堂的小练笔。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搭石 音乐美、画面美 家乡的一道风景 心灵美
教学反思 《搭石》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搭石正是乡亲们质朴、善良、无私的化身,正是乡亲们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见证。学生要在反复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人性美。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