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综合题
1.(2023·广西南宁·统考模拟预测)草木无言,在年复一年的漫长岁月中,孜孜不倦地书写着浩瀚自然永恒的美。草木的风姿丰富着我们的审美,草木的清香氤氲出独有的风味,草木的神韵牵动着人们的情思。
(一)其姿
邕城春天的草木生气蓬勃。大道之旁,朱槿花开满枝头,蝴蝶在一丛丛花叶间翩然起舞;青秀山中,风铃花漫山遍野;植物园里,绿竹拔节挺立,仿佛在私语低吟……无论走到哪里,zhàn放的繁花、葱茏的草木都让人流连忘返。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瀚________
②zhàn________
(2)以上两个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其香
千百年来,经过播种、采撷、浣洗、醅制,让草木独有的清香滋养着人们的味蕾。入春过后,采一把做成软糯鲜香的青团,温暖了时光,青青粽叶包裹着晶莹可口的糯米,缕缕粽香随阵阵轻风飘进了千家万户,丹桂摇曳,摘一捧桂花酿一壶酒,那幽幽馨香便在唇齿间缠绕……人情隽永,味入草木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翩然
②摇曳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朱槿引蝶春光美
②一池夏荷送晚香
③明月皎皎伴人归
④流水迢迢青山隐
⑤丹桂酿酒秋意浓
⑥红梅吐蕊傲冰雪
(三)其情
草木与文学一起传唱着千古情思。“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淑女手中的水草牵引君子的思慕之情,白露为霜”,秋天的芦苇见证迷惘中步履不停、追寻不止的理想之美,灼灼其华”,盛放的桃花鲜艳似火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植物园里,绿竹拔节挺立,青翠欲滴的竹叶在春风中沙沙作响
B.千百年来,经过播种、采撷、浣洗、醅制,让草木独有的清香滋养着人们的味蕾。
C.端午时节,青青粽叶包裹着晶莹可口的糯米,缕缕粽香随阵阵轻风飘进了千家万户。
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盛放的桃花鲜艳似火
(2023·广西梧州·统考一模)(一)自强不息铸民族品格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认为,天体恪( )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也应发挥主动性,勤miǎn( )不懈,奋发进取,这不仅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而且和“厚德载物”一起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何谓自强?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不 ① ;自强是君子气节,在危难面前,不委曲求全,不 ② ;自强是名利之外的坦荡,不矫揉造作,不 ③ 。自强不息的真谛就是: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2.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恪( )守 (2)勤miǎn( )不懈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矫揉造作:__________________ 分内: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请将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妄自菲薄 B.见风使舵 C.卑躬屈膝
5.请你在下列句子中选择最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两句,按上下联顺序排列出来。
①让三分风平浪静 ②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天有日方明 ④日月两轮天地眼
⑤人无信不立 ⑥诗书万卷圣贤心 ⑦退一步海阔天空 ⑧书山有路勤为径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忠报国建大好河山
什么是爱国?读过历史,走过人生,我们有了些许感悟: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我河山”是爱国,钟南山的“挂帅出征,医者仁心”是爱国,我们的“情系祖国,逐梦前行”也是爱国……爱国的方式虽然有千种万种,但是爱国的真谛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自觉锻炼胸怀天下的家国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引领个人发展。
6.下列从文段(一)(二)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
A.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
B.自强不息的真谛就是:脚踏实地地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C.爱国的真谛只有一个,那就是永远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D.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自觉锻炼胸怀天下的家国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引领个人发展。
7.(2023·广西南宁·统考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理想,chì( )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的涌流。今天就让我们慢下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青春”。
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发表演讲,他借用《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激励学子们效法大自然,刚毅坚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今天,我们依然要铭记梁先生的教诲,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工作都要孜孜 ( )不倦,锲而不舍。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我们一定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
(1)阅读上面两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chì____
②孜_____
(2)上面两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2023·广西百色·统考模拟预测)(一)
怀揣梦想,绽放青春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把梦想的种子撒在奋斗的土壤上,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青春的风采才会璀càn夺目;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从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到志存高远的时代使命,从日常生活的尽职尽责到关键时刻的迎难而上,常怀忧国忧民之心,饱含爱国爱民之情,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青年就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8.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硕( ) (2)càn( )
(二)
志在四方,自强不息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9.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10.解释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
(1)实践( )
(2)真谛( )
11.梦想不是虚无飘渺的,它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力量,激励人们去拼搏,去实现的梦想。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与“梦想”有关的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①一亭俯流水②弃燕雀小志③莲子心中苦④万竹引清风⑤作鸿鹄高翔⑥梨儿腹内酸
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
(三)
求志达道,不忘初心
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胸怀抱负、心系祖国和人民,像这种积极进取的仁人志士不计其数。年轻而志向远大,有着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如杜甫的①“__________”(杜甫《望岳》);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仍心怀壮志信心满满,如李白的②“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遭遇贬谪,不惜残年余力,忠君爱国之心不泯,如韩愈的③“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为了国家临危受命,鞠躬尽瘁,如诸葛亮的④“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一反常调,另辟蹊径,表现出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如刘禹锡的⑤“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这些仁人志士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往往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
12.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13.下面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
B.“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C.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D.这些仁人志士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往往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
14.(2023·广西崇左·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岁序更新,大自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的,一年有四季。大地万物也跟着四季周而复始的运转生长、活动,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三字经注解备要》言:“春曰青阳,夏曰朱明,秋曰白藏,冬曰玄英。‘时’,言阴阳以及时也。‘不穷’,言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无有穷尽之意,此言岁时之序也。”
(一)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在《礼记》中解释为“蠢”,本意是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成千上万虫类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它们努力rú动,从泥土中钻出来。“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春天五行属木,因为木的本意也是冒出。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更_____ ②rú _____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三个。
(二)夏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壮大。“夏”在古代有盛大、内虚之意,内虚,给万物留下发展空间,使其能生长壮大,夏天五行属火的原因,是因为万物在夏天蓬勃生长的景象和火焰跳跃向上的运行形态是一致的。杨万里感叹夏季的美,写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季多雷阵雨,这种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蓬勃_____ ②骤来疾去_____
(4)下面是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岁序更新,大自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的,一年有四季。
B.大地万物也跟着四季周而复始的运转生长、活动,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C.夏天五行属火的原因,是因为万物在夏天蓬勃生长的景象和火焰跳跃向上的运行形态是一致的。
D.夏季多雷阵雨,这种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三)秋
“秋”在古代有“愁”(收敛约束)、“肃”(肃杀)、天地反物(收成)之意,形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天,万物成熟,农户享受丰收的喜悦:“声声布谷舞丰畴,庄户开镰喜麦收。”同时秋风起,草木变色,万物无不萧然,杜甫曾感叹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五行属金,《说文解字》中,“金”的意思为禁止,禁止万物向上生长、向外发展,这和“秋”所具有收敛、肃杀、收成之意是一致的。
(四)冬
“冬”在古代为“终”“中”(藏)之意,描述了春生夏长秋收之后,寒风凛冽,万物伏藏,是万物一个运行周期的终结。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就写出了冬天的肃杀。冬天五行属水,这是因为水只能向下直到终止,不能上行。冬季天气严寒,万里冰封,浪漫诗人李白也不禁感叹“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5)根据对联的知识及文段内容,从以下句子中分别选出反应秋季和冬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填序号)
①金秋枫叶粘泥染 ②淡淡月霜自古寒 ③细品梅花追冷傲 ④寒山千里染素雪
⑤银月桂枝浸斧香 ⑥漫观雪景慕纯洁 ⑦冷月九天飞霜白 ⑧浓浓秋露而今重
秋季:_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_
(2023·广西百色·统考一模)(一)
寻传统文化之根源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泛舟思易安。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上,龙舟竞渡。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铿锵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歌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让我们róng( )入中华血脉,追寻文化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吧!
(二)
思传统文化之精髓
深情演绎惜别怀远的“垂柳图”,匠心独运的冬奥场馆和吉祥物……绵延相遇中国春节、元宵节两个传统节日,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仿佛穿越千年,让古与今相互交叠,一幕幕难忘的镜头、精彩的瞬间,无声阐释着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理念的“天作之合”,让世界用另一种方式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开幕式上,灵动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惊艳了网友。当经典诗文遇到传统历法,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扔下农具,即是诗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倾泻而出。的确,无论是极具诗意的节气名字本身,还是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抑或由此衍生出的诗意吟诵,“二十四节气”毫无疑问是理解古人与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中华文明博大、浪漫的绝佳载体。所以,传承、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感传统文化之韵味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使得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优秀元素再次流行开来。通过古诗文,我们感慨于《子衿》中①“ , ”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我们沉醉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②“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游鱼的动静相宜、生机勃勃;我们感叹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③“ , ”的波涛汹涌;我们憧憬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④“ , ”的美好情愫;我们沉浸在深秋时节《天净沙·秋思》中⑤“ , ”的孤寂与愁苦中。
15.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锵( ) (2)róng( )
16.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17.解释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
(1)绵延( ) (2)阐释( )
18.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助奥迎春”是北京某园张贴的对联的横批,请你从下列的几个句子中,选择与这个横批相对应的两句,按上下联的顺序,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五湖四海皆春色②五环冰雪抖精神③花灯遍照万户明④双奥携春连浪漫⑤万水千山尽得辉⑥玉烛长调千门乐
上联: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
19.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20.下面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B.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
C.所以,传承、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D.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使得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优秀元素再次流行开来。
(2023·广西贵港·统考一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首唐朝诗人贺知章的绝句只有二十八个字,朴实无华,毫不雕zhuó( ),都是家常话,反复咀嚼,耐人寻味,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曾liáo( )拨多少代离乡游子的思乡情。乡音,是一个人一生的印记,伴随着我们终身,我们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我们是江河的水,叶落归根,水流千里还是回归大海。
21.阅读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咀嚼( ) ②雕zhuó( ) ③liáo( )拨
22.请从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并工整规范地写到田字格中。
(2023·广西贵港·统考一模)乡味是每个走出乡村的人无形的牵挂,小时候总会听见父亲念叨他儿时的美食:饭团、酱油拌饭、锅巴粥、自制的各种腊货……每一样都让他魂牵梦萦。或许乡味就是人心灵深处最永久的偏执,比永久还久。虽时光荏苒,虽世间各色美食融汇,乡味犹存,寤寐思服。
2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魂牵梦萦
(2)荏苒
24.下面是一些和乡味有关的对联,根据对联的特点,补充完整。(只写序号)。
①知鱼美 ②江清独有 ③青青竹笋 ④嫩黄深
A:( )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B:长江绕郭( ),好竹连山觉笋香。
C: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 )。 D:山暖已无梅可折,( )蟹堪持。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2023·广西南宁·统考一模)中华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它闪烁在戏曲斑斓的脸谱中,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丝弦上,传扬在诗文浪漫的意境里。
(一)传统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它起源于原始歌舞,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看舞台上的一出出戏,演员们演的或许就是他自己的悲欢离hé( );或者说,人生的故事就出现在舞台之上。正所谓:旦生净末且端详,如戏人生路正长。
25.阅读以上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 hé( ) (2) 详( )
26.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他们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文房四宝创造出来的线条艺术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27.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推崇: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____________
28.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体现书法之美和戏曲之美的两幅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鸟欲高飞先振翅 ②铜撇金捺似龙飞 ③曲调幽雅扬白雪 ④墨有千秋日月汐
⑤亭声婉转遏行云 ⑥梨园演古今往来 ⑦雪舞香梅报春早 ⑧铁划银钩如凤舞
(1)戏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书法:____________
(三)民族乐器
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音乐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国人。民间艺人一生致力于民族乐器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为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杰出贡献。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可以称为是乐曲中的顶峰之作。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29.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它闪烁在戏曲斑斓的脸谱中,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丝弦上。
B.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
C.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音乐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国人。
D.民间艺人一生致力于民族乐器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为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杰出贡献。
(2023·广西桂林·统考一模)(一)
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发表演讲,他借用了《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激励学子们效法大自然,刚毅坚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今天我们依然要铭记梁先生的教诲,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工作都要心无旁骛,孜孜( )不倦,qiè( )而不舍。
30.阅读上面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孜( ) (2)qiè( )
31.上面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二)
我们的国家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革命年代,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民群众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终于原子弹氢弹爆炸,人造卫星升空……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逐步实现。
今天这根“接力棒”交到了我们青年手中,我们要在挫折中奋起,于困境中挺立,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看看那些在各个赛道上书写着奋发有为新篇章的青年吧: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在百米短跑中以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3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可望而不可即 (2)接力棒
33.下面从文段(一)(二)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依然要铭记梁先生的教诲,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B.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C.我们要在挫折中奋起,于困境中挺立,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
D.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在百米短跑中以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
(2023·广西玉林·统考一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孟子的“国之本在家”这一信念的传承。在儿女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诲中,在游子念念不忘的乡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感叹“有家真好”。无论是“不愧怍于天地”的人生追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这些绚烂的精神之花点缀着广袤的神州大地,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子孙。这些永不tuì( )色家国情怀都使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34.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怍 ( ) (2)tuì( )
35.以上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2023·广西玉林·统考一模)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源泉。从春秋屈原的忠贞气节到到唐代李贺的一心报国,从宋代岳飞的为国担当到清代龚自珍的心系国家,家国情怀贯穿每个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经历千锤万击依然傲然挺立的不竭动力。只要读懂家与国之间的辩证法,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让青春在为国奉献中绽放璀璨光彩。
36.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绵延 (2)璀璨
37.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反映家国情怀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一身报国有万死 ②但愿苍生俱饱暖 ③两行清泪为思亲
④臣心一片磁针石 ⑤一寸丹心图报国 ⑥双鬓向人无再青
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38.上面文段所选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
B.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
C.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源泉。
D.读懂家与国之间的辩证法,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
(2023·广西·模拟预测)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
(一)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 )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立春日有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帖‘宜春’二字。”立春过后,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
39.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沧( ) (2)liào( )
40.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立夏
二十四节气,是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明人《遵生八笺》亦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下图为丰子恺绘立夏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趣味盎然,引人遐想。
4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孟夏 (2)盎然
42.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季和夏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东风软系桃花雨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 ③雁语无题桂就章 ④闻香转角梅方露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 ⑥含笑迎春雪已红 ⑦菊香不散枫生色 ⑧西柳轻堆翡翠烟
(1)春季: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夏季: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立秋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如下图)。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出现的季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同时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尔雅》:“秋为收成。”《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43.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四季的起点。
B.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
C.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D.立秋同时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丰硕成熟。
(四)立冬
唐代李白《立冬》有句:“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雪”成为古代咏冬诗文里常见的意象。毛泽东主席一生钟情漫天飞雪,其诗词中,有多首咏雪之作;柳宗元、白居易等古代文学大家的诗文中也常借雪抒情,赋予“雪”生命力和人的意识情感。
44.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
毛泽东 《沁园春·雪》 互文,写寒冬雪景,气势磅礴,境界阔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义庆(编) ②《_______》 比喻,喻雪飞扬之态,轻盈之雅。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___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即景抒情,云遮雪塞,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 《江雪》 写雪景,却没有“雪”字,凸显空灵之境。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 《卖炭翁》 景物描写,写雪后卖炭路途之艰难。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岱 《湖心亭看雪》 间接描写,描绘雪后雾气弥漫,天地浑然难辨的景象。 雾凇沆砀,⑦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hàn 绽
(2)孜孜不倦、生气蓬勃、相映成趣。
(3)①动作轻快的样子。 ②摇荡。
(4)上联:朱槿引蝶春光美 下联:丹桂酿酒秋意浓
(5)B
【详解】(1)本题考查注音字形。
浩瀚,hào hàn,1.水盛大的样子;2.广大,漫无边际;3.繁多,现在广泛用于形容知识和艺术方面的博大精深。
绽放, zhàn fàng ,指花开放。也形容如花一样开放。
(2)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如:
翩然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本题考查词意。
翩然,piān rán,意思是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摇曳,yáo yè ,是一个动词。指逍遥;轻轻地摆荡, 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
(4)本题考查对联。语段一描写春景,语段二描写秋景。
①写春景,②写夏景,③写秋月,④写秋景,⑤写秋景,⑥写冬景。
“朱槿”植物名,对“丹桂”;“引蝶”动宾结构,对“酿酒”;“春光美”主谓结构,对“秋意浓”。故:上联:朱槿引蝶春光美 下联:丹桂酿酒秋意浓。
(5)本题考查病句。
B.成分残缺,去掉“经过”或“让”;
故选B。
2. kè 勉 3. 矫揉造作: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 分内:本身职责或义务范围以内(本人范围以内)。 4.①处选A ②处选C ③处选B 5.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6.D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恪——kè。恪守:严格遵守;
miǎn——勉。勤勉不懈: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造作:制造。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
分内:本身职责或义务范围以内。
4.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B.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动船舵。比喻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态度,随机应变;
C.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别人;
结合语境分析,①处“自强是直面困苦的意志,在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不看不起自己”应用“妄自菲薄”,故选A;
②处“自强是君子气节,在危难面前,不委曲求全,不低声下气”,应用“卑躬屈膝”,故选C;
③处“自强是名利之外的坦荡,不矫揉造作,不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应用“见风使舵”,故选B。
5.本题考查对联的运用。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根据要求可知,对联要体现“自强不息”。
首先给名句配对,根据语句分析可知,“让三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一副知名度很高的修养联,体现忍让,没有体现自强不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意在告诉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可见只有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向有所成就,故此对联体现了自强不息;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意为人没有诚信就不能立足于世,天有太阳才能光明;体现诚信,没有体现自强不息;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意为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上联以日月作喻,将炽热发光的太阳和洁白明亮的月亮喻为天地的两只清澈的眼睛,时刻注视人们的视听言动。因此,做人就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下联所指的圣贤,乃道德才能极高之人,经书诗文则是圣哲先贤智慧的结晶。联语劝导人们只有善读万卷诗书,才能领悟圣贤之心,净化心灵,达到圣贤所期望的境界。没有体现自强不息;
故体现自强不息的句子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搭配不当,“锻炼……精神”搭配不当,应将“锻炼”改为“培养”;
故选D。
7.(1) 炽 zī
(2)示例:自强不息 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炽热,chì rè,非常热。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
(2)考查成语。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
自力更生:形容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中流砥柱:如同砥柱山那样屹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巍然不动,能起支撑作用的力量。
8. shuò 璨 9.示例:璀璨夺目、建功立业、志存高远、忧国忧民、添砖加瓦、如饥似渴、孜孜不倦、知行合一(写出三个即可) 10. 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11. 弃燕雀小志 作鸿浩高翔 12.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A
【解析】8.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硕果,shuò guǒ,意思是巨大的成果,比喻难得而仅存的人或物。
璀璨,cuǐ càn,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9.本题考查成语筛选。
段(一)中的成语: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添砖加瓦: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语段(二)中的成语:
知物由学: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
如饥似渴:如同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般;比喻迫切需求。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10.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实践,shí jiàn ,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真谛,zhēn dì ,(名)真实的意义或正确的道理。
11.本题考查对联。对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一亭俯流水 万竹引清风”是古猗园内门上的对联,形容景色美好;与“梦想”主题无关;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出自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这是他在刑场诀别儿子时所作的诗,表达了他对儿子的眷恋之情;与“梦想”主题无关;
“弃燕雀小志”“作鸿鹄高翔”均为动宾短语;其中“弃燕雀小志”尾字“志”为四声,为仄声,应为上联;“作鸿鹄高翔”尾字“翔”为二声,为平声,应为下联。指放弃燕子麻雀那样的小志向,而像大雁天鹅一样高飞;比喻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梦想”主题有关。
12.本题考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凌、览、济、赢、鹤、碧霄”等字词的书写。
1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句中的“只要”改为“只有”,或者将“才”改为“就”;
故选A。
14.(1) gēng; 蠕
(2)示例:周而复始、春暖花开、万紫千红。
(3) 繁荣而旺盛的样子; 突然来到,又迅速离开。
(4)D
(5) 秋季:① ⑤ 冬季:③ ⑥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更——gēng。更新:去掉旧的,新的产生;
②rú——蠕。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
(2)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暖和,百花盛开。形容春天气候宜人,景色秀丽。
万紫千红:形容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成千上万:数以千计、万计。形容非常多。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蓬勃:繁荣而旺盛的样子;
骤来疾去:忽然的到来又迅速地离开。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成分残缺,在“人们”前加上“被”;
故选D。
(5)本题考查对联配对。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金秋”“银月”“枫叶”“桂枝”是秋季的代表性景物,①⑤对仗工整;梅花傲雪是冬景,“漫观雪景”也是写冬季,③⑥对仗工整,仄起平收。
15. qiāng 融 16.示例: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彩纷呈、赏心悦目、天作之合、义不容辞(写出三个即可) 17. 延续不断 阐述并解释 18. 双奥携春连浪漫 五环冰雪抖精神 19.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C
【解析】15.本题考查字音。
铿锵(kēng qiāng):形容乐器声音响亮有力,也用于形容人声洪亮或深沉坚定。
融入(róng rù):融合、混入、混合。
16.本题考查成语识记,写出材料(一)(二)中的三个成语即可。如:
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
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五彩纷呈:好多种颜色。
赏心悦目:因看到好的事物而心情欢畅。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天作之合:天意安排的美满的婚姻,形容人婚姻美满。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许推辞、拒绝;常用于形容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而出,不做推辞。
17.本题考查字义。
绵延(mián yán):连续不绝,延续不断,弥漫延续。
阐释(chǎn shì):阐明陈述并解释。
18.本题考查对联的填写。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根据横联“助奥迎春”可知,对联内容需要切合“助力奥运,迎接春天”的内容,切合此内容的对联有①②④;
①“五湖四海皆春色”符合“并列短语+副词+名词”的形式;
②“五环冰雪抖精神”符合“名词+名词+动宾短语”的形式;
④“双奥携春连浪漫”符合“名词+动词+动宾短语”的形式;
比较来说,②④结构更加对应,②句末字“神”为二声,为平声,此句为下联;④句末字“漫”,为四声,为仄声,此句为上联。
19.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兮、佁、俶、撼、涯。
20.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本句病因:语序不当;修改建议:将“传承、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保护并传承”;
故选C。
21. jué 琢 撩 22.耐人寻味 叶落归根
【解析】2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1)咀嚼:读音jǔ jué,用牙细嚼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2)雕琢:雕刻(玉石);原指文字的修饰加工,后借以形容过分追求文字的华美。琢,读作zhuó。
(3)撩拨:挑逗;招惹。撩,读作liáo。
2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先根据题干“从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的提示,找出“耐人寻味”“ 叶落归根”两个成语;然后用正楷字工整规范地写到田字格中。一字一格,不写错字。
23.(1)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
(2)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24. ③ ① ④ ②
【解析】23.本题考查词义。
(1)魂牵梦萦(hún qiān mèng yíng):形容思念情切;
(2)荏苒(rěn rǎn):(时间)渐渐过去;
24.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语意相关。
A.根据下联“白白红鱼”可知,应填“青青竹笋”,结构都为叠词+名词的偏正短语;
故选③。
B.应填“知鱼美”与下联“觉笋香”词性相对,都为动宾短语;
故选①。
C.应填“嫩黄深”,与上联“玉色匀”词性相对,都为主谓短语;
故选④。
D.应填“江清独有”与上联“山暖已无”,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故选②。
25. 合 xiáng 26.五彩纷呈 赏心悦目 载歌载舞 独树一帜 悲欢离合(写出三个即可) 27. 推重和敬佩 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28. 戏曲:上联:③曲调幽雅扬白雪 下联:⑤亭声婉转遏行云 书法:上联:⑧铁划银钩如凤舞 下联:②铜撇金捺似龙飞 29.D
【解析】25.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及注音。
(1)悲欢离合:读音是 bēi huān lí hé,意思是悲伤和欢乐,离散与团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2)端详:读音是 duān xiáng,仔细地看,侧重看清、知道每一个细节。
26.本题考查成语。
五彩纷呈:意思是好多种颜色。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载歌载舞:形容非常的欢乐。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悲欢离合:意思是悲伤和欢乐,离散与团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27.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推崇:tuī chóng,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尊崇,推重崇敬。
(2)文房四宝:wén fáng sì bǎo,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28.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③“曲调幽雅”与⑤“亭声婉转”都指戏曲曲调声音的优美,且“雪”读xuě,是仄声字,③作为上联;“云”读yún,是平声字,⑤作为下联。故戏曲:上联:③曲调幽雅扬白雪 下联:⑤亭声婉转遏行云
⑧“铁划银钩”与②“铜撇金捺”都指书法中字的笔画,且“舞”读wǔ,是仄声字,⑧作为上联;“飞”读fēi,是平声字,②作为下联。故书法:上联:⑧铁划银钩如凤舞 下联:②铜撇金捺似龙飞。
29.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语序不当,将“应用、推广与研究”改为“研究、应用与推广”。
故选D。
30. zī 锲 31.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 孜孜不倦 心无旁骛 锲而不舍 32.(1)看得见,但不能接近。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2)这里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优秀传统。 33.D
【解析】30.考查字词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孜——zī,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qiè——锲,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1.考查成语的积累识记。
文段中成语有:
自力更生:指不依靠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无旁骛: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2.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
(1)可望而不可即:指可以望到但无法接近。形容看似可以到达而实际上很难达到或不能接近。
(2)接力棒:在接力赛跑时使用的短棒,需要运动员传递,有木质的但是大多数是用金属制成。结合“我们的国家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革命年代,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民群众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终于原子弹氢弹爆炸,人造卫星升空……”的内容可知,“接力棒”在文中指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优秀传统。
33.考查病句的辨析。
D.成分残缺,应在“体能”后加上“局限”;
故选D。
34. zuò 褪 35.步履匆匆 以身作则 念念不忘 源远流长
【解析】34.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愧怍:拼音kuì zuò,指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褪色:拼音tuì sè,这里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注意“褪”不要误写为“退”。
35.本题考查成语。
步履匆匆:意思是走的比较快,形容人有着急的事走步很快的意思。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念念不忘:意思是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
任意写出三个即可。
36.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 璀璨:光明灿烂 37.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38.B
【解析】36.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根据积累作答。
“绵延”指延续不断;
“璀璨”本义为光彩绚丽,后引申指光彩绚丽之物,也指珠玉珍宝。这里指光明灿烂。
37.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据此分析,再结合“反映家国情怀”的要求,给出的语句可组成对联。
如:一(数词)身(名词)报国(动词)有(与“无”相对)万死,双(数词)鬓(名词)向人(动词)无(与“有”相对)再青。出自宋代陆游的《夜泊水村》。译文: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或:一寸丹心(偏正短语)图报国(介宾短语),两行清泪(偏正短语)为思亲(介宾短语)。出自于谦《立春日感怀》。意思是: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38.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有语病,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国家”。
故选B。
39. cānɡ 料 40.沧海桑田 斗转星移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 春暖花开 41.(1)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2)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42. ①东风软系桃花雨 ⑧西柳轻堆翡翠烟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 43.A 44.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咏雪(世说新语) 韩愈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解析】39.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沧海桑田(cāng):大海变成农田(桑田: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料峭(liào):形容微寒。
40.本题考查识记成语。
结合“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知,句中的成语有: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结合“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 )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可知,句中的成语有:春寒料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结合“立春过后,人们喜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外出游玩,俗称探春、踏春,远足访胜是春游的主要方式”可知,句中的成语有:春暖花开。
4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孟夏 :夏季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
盎然: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
42.本题考查对联及运用。对联的特点:对字工整(数字相同且不会出现上下重复字)、对词对仗(即字意相对或相近)、压仄(上下联之间首尾两字的音调不同)、音韵(读起来朗朗顺口)、且整个联对读起来有意境。注意上联尾字为仄,即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即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
结合内容可知,反映春季的句子有:①东风软系桃花雨,⑧西柳轻堆翡翠烟;反映夏季的句子有: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⑤碧水吟歌蛙鼓合;反映秋季的句子有:③雁语无题桂就章,⑦菊香不散枫生色;反映冬季的句子有:④闻香转角梅方露,⑥含笑迎春雪已红;
结合对联平仄相合(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原则可知,春季上联应为:东风软系桃花雨,下联应为:西柳轻堆翡翠烟;夏季上联应为:红莲翘指蜻蜓吻,下联应为:碧水吟歌蛙鼓合。
4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语意重复,可将“往往”“习惯”删去其中一个;
故选A。
44.本题考查诗词积累。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飘、愈、横、拥、蓝、径、辗、辙”等字要正确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