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8 08:27: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
一、积累运用(23分)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
(3)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
(5)执策而临之 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下列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者)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C.策之不以其道(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D.执策而临之(面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B.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食之不能尽其材 骈死于槽枥之间
D.策之不以其道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C.《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7.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6分)
⑴策之不以其道( ) ⑵正患己不能知( )
⑶食马者( ) ⑷安可诬一世之人( )
⑸才美不外见( ) ⑹执策而临之( )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安可诬一世之人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岂借才于异代乎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文选·马说》)
【乙】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选自《张之万之马》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3)盖此马愿从主也( )
(4)比公乘之( )
12.下列句子中与“询其故”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不知马也
C.其真无马邪 D.安陵君其许寡人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韩愈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文段(乙)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段(甲)说说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15-18题。(15分)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于长安求得故关相国私第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④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⑤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贱俗人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白氏长庆集 养竹记》,有删改)
[注]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圜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刈:割。⑤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策之不以其道( )
③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
④唯人异之( )
16.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乃 除 粪 壤 疏 其 间 不 终 日 而 毕。
17.翻译句子。(6分)
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个语段都谈到如何识别人才的问题,请根据以上语段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拓展阅读。(17分)
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啁啾者,即(1)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2),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鵱鷇(3),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4)不深山之适(5)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注释】①即:走近,靠近。②掬:用手捧,盈掬:这里指用手满握。③鵱:音构,鸟卵。这里指幼鸟。④奚:为什么。⑤适:到……去。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_______________)
(2)雌者覆翼之(_______________)
(3)鸣乃已(_______________)
(4)见辱于人奴以死(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桂之上日有啁啾者 何陋之有(《陋室铭》)
B.雏且出矣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C.人手能及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D.主人戏以手撼其巢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2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 旁 有 桂 一 株 焉
2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和《马说》在写法上相似,都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3课《马说》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3分)
1.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3)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4)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5)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
(1)屈辱,埋没
(2)正确的方法
(3)哪里,怎么
(4)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5)面对
3.C 
4.A;【解析】“或”在这里是“有时”的意思。
5.B
6.D【解析】D.“千里马常有”,可知作者认为世界上并不缺乏人才。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64分)
(一)
7.⑴用鞭子打 ⑵担心,担忧 ⑶通“饲”,喂 ⑷怎么 ⑸通“现”,表现 ⑹面对 8.B (A吃;通“饲”,喂 B的 C在;向 D千里马的;大概是)
9.⑴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⑵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
10.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
参考译文:【乙】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
(二)
11.(1)有时 (2)犹,尚且 (3)原来是(承接上文,表原因)(4)比:等到
12.A
13.(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2)没过几天(没过多久),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感到很奇怪。
14.文段一中说千里马即使“有千里之能”,如果“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安求其能千里也”?同样道理,文段二中军人虽是“伯乐”,但他仅能识马,没能摸清马的脾气、习性,不能通其意,不能以其道策之,也就驾驭不了马。
(三)
15.①同“饲”,喂养 ②鞭打 ③赠送 ④区别
16.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于是(我)给竹子施加肥料,又疏通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根据句意断为: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17.①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②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
18.现实生活中,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现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重用他。管理者应识别人才,爱惜人才,重用人才。
【乙】参考译文: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白居易)考拔萃科中选,在长安求到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住了下来。第二天,走到亭子的东南角,在这里见到丛生的竹子,(它们)枝叶被摧残。(我)向关家的旧人询问(这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此做筐篚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割,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我惋惜这些竹子曾经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被庸俗之人像这样除去,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给竹子施加肥料,又疏通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
唉!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他草木)区别开来,只有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只能靠任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来留给以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任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四)
19.(1)做巢,筑巢 (2)盖、蒙 (3)停止 (4)受辱
20.D【解析】A项中的“之”分别解释为︰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中的“且”分别解释为︰将要;况且。C项中的“而”分别解释为:承接连词;并且。D项中的“以”解释为:用。
21.其旁/有╱桂一株焉
22.(1)问周围的人(它的去向),原来是某人(屋主)的童仆把它们抓走了。(2)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
23.托物寓意 《马说》抨击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本文告诫有识之士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所去发展。
【参考译文】
我读书的房屋,它旁边有一棵桂树。桂树上每天有关关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像一盏灯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的不能满一捧, 毛色明亮而洁净,像月光一样皎洁,值得怜爱,不知道是什么鸟。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了。问它们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
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 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上的路就很宽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