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 导 学 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学案提供资料,了解孟子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
2.读通、读懂文言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3.整体把握文意,梳理文章段落大意
4.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技巧,分析人物形象
自 学 案
一、积累文化常识
孟子 (约前 372-前 289),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东南),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的文章行文坦露, 喜笑怒骂, 绝不做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 无生硬语, 又喜 欢使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即富有气势、如长 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孟子》 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 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全书共 7 篇, 内 容涉及政治活动、哲学、伦理和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仁政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明不饥不寒、 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他对当时某些统治者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评, 甚至斥责为“率 兽而食人”。同时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这 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后代就没有人敢说了。
二、写作背景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 尽管他先后受 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 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 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 用名将田忌, 孙膑等。讨伐魏国获胜, 后又攻打燕国等弱小国家, 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 张。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三、初读(重点积累文言知识)
(一)诵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在练习本上书写课文中易错的字词;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尝试翻译课文。
(二)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教 学 案
一、导入
战国时期, 齐国实力雄厚, 齐宣王在稷下广置学宫, 招揽学士, 任其讲学议论。孟子以客 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列强纷争, 各诸侯国君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地位。有一天, 齐宣 王就向孟子询问称霸之事。具体情况如何呢?
二、结合教材注释,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加点的词。
1.齐宣王问曰: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曰: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曰: “何由知吾可也?”
曰: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对曰: ‘将 以衅钟。’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 ‘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 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4.曰: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 “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5.曰: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 何择焉?”
王笑曰: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6.曰: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 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7.王说,曰:“《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 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8.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 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 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9.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 也。……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 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11.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 矣。……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12.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13.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14.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 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 “若是其甚与?”
15.曰:“殆有甚焉。……”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 人胜。”
曰:“……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 本矣?
16.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17.王曰: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18.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1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 十者可以衣帛矣;
2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理解文章内容
(一) 在疏通文意之后,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开头至“王请度之”),思考 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齐宣王问的是“齐桓晋文之事”,是称霸之事,而孟子是否真的不知道他们的 事?他的回答有何特点?
2、孟子为什么要提到举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情
3、百姓为什么会以为齐宣王是吝啬而不是仁爱?
4、拿“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类比,想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第一部分孟子首先避开问题,提出“王道”问题;接着援引事例,明确了齐宣王实 现王道是有基础的;然后讨论了百姓对皇帝的误解,找出存在的问题是“恩未及百姓”;最后 类比说理,明白事情的本质乃“不为也,非不能也”。
第二部分(从“抑王兴甲兵”到“孰能御之”) 问题研讨
试分析这一部分孟子是如何劝说齐宣王的?
第三部分(从“王曰:吾惛”到“未之有也”) 总结
四、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诸子之文中, 《孟子》以气盛词壮, 明快畅达, 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孟子颇有知人之名, 也不乏自 知之明,他曾自谓“知言”,并称自己“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孟子坚持理想,以民为本的执 着),故其发而为文,气势充沛,辞风通人。
从主观方面来看,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再加上崇尚游说的时代风气 的熏陶,以及频繁辩论的实践锻炼,成就了他的辩才。
孟子曾自白道“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节选自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简史》
纵观全文,孟子在和齐宣王的交谈中,体现出怎样的对话艺术和论辩技巧
五、全文总结
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全文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来论辩、说理, 就如长江 大河, 浩浩荡荡, 势不可当。特别是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 极尽铺排之能事, 读来气势磅礴, 音调铿锵,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孟子的观点虽然有些不合时宜, 但在他强大的逻辑攻 势面前,君王也不得不一时心悦诚服。
六、拓展阅读 孟子为何强调要实行仁政i
当时的齐宣王和其他诸侯国国君更注重霸道, 更看重晋文公采取的攻伐之策, 而忽视或者 无视当时民生凋敝, 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残酷的现实。孟子强调要实行仁政正是切中时弊, 看到 国家不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孟子是真诚地站在百姓的立场上, 为百姓的生计奔走呼告。为 孟子的主张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七、课后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默写最后一段(“无恒产者而有恒心者”);
(2)完成课“检测案”。
检 测 案
1.通假字
王说 为长者折枝 刑于寡妻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盖亦反其本矣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2.古今异义
吾何爱一牛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3.词类活用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刑于寡妻
为肥甘不足与口与
4.特殊句式
是罔民也
百姓之不见保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牛何之
未之有也
将以衅钟
5.一词多义:整理“之”“诚”在文中的一词多义
参考答案
1. “说”同“悦”,高兴;“枝”同“肢”,肢体;“刑”同“型”,典范, 榜样, 这里用作动词, 做榜样;“采” 同“彩”;“盖”同“盍”,何不。“涂”同“途”,道路。“罔”同“网”,张网捕捉,这里比喻陷害。“颁” 同“斑”。
2.古:吝惜;今:怜爱。古:妻子和儿女;今:妻子。古:中原;今:全中国。
3.对……感到奇怪;远离,用作动词;细小的东西;用作动词,敬爱老人;用作动词,做榜样;用作名词, 指美味的食物。
4.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