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8-29 17: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
一、导学
1.导入课题:
前面我们探究了“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和球赛积分问题,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一元一次方程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所发挥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再探究一个电话计费问题。
2.学习目标:
(1)理解“月使用费”、“按时计费”、“主叫限定时间”、“ 主叫超时费”等词的含义,以及两种付费方式中包含哪些量,知道如何用代数式表示。
(2)会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其他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习重、难点:重点:会寻找电话计费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难点:读懂表中说明的两种计费含意,把握时间t的划分点及范围。
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P104页探究3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可用列表法分析题意,注意“月使用费”、“按时计费”、“主叫限定时间”、 “ 主叫超时费”等专用名词的含义。学会依据主叫时间长短和限定时长分情况讨论.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本题的基本等量关系是:通话费= +
②方式一中主叫在150min内的话费为_____,超过150min后,话费随主叫时间的增大而____。方式二中主叫在350min内的话费为_____,超过350min后话费主叫时间减去_____,乘以_____,再加上______。
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三、助学:
师助生:
(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是否读懂表格表达的实际意义,以及两种方式的计费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表达式;
(2)差异指导:
①对自学中阅读不仔细不深入的学生督促其再看书。
②引导学生对自学中的疑点进行交流探讨。特别是不同时段的话费算法。
③对表示两种计费方式所列的表达式不理解的学生进行点拔引导。
生助生:生生之间交流帮助
四、强化:
(1)总结交流
①电话计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②“月使用费”、“按时计费”、“主叫限定时间”、“ 主叫超时费”等词的含义.
(2)练习:
校长带领学校的市级三好生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其他学生享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6折优惠。”全票价为100元.
(1)当学生人数为多少时,两家费用一样多?
(2)当学生人数为10时,选哪家合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