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金属与水的反应 1、新课标要求了解钠与水的反应;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原理、实验设计、实验装置。 通过实验观察和设计实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并根据金属与水的反应了解元素周期律知识。 a通过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了解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bc知识与技能2、三维目标 通过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感悟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通过铁粉与水蒸气的实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通过探究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合作学习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的设计、探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实验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养成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同时体会到实践是寻找真理的正确方法。 通过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的对比,认识到事物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
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以及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难点:
钠与水反应现象的解释及归纳,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的设计思路知识回顾 1、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2、实例说明金属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创设情境演示实验“水点酒精灯” 学习过程 一、钠与水的反应1、学生实验:水中加入酚酞,放入小块钠,观察。
2、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填入表格:3、演示实验反应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4、解决问题:分析水点酒精灯原理5、实际应用⑴实验室为什么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⑵火灾现场若有大量活泼金属存放,如何处理?(情景链接)广州日报——《炸起千层浪,珠江 “水雷”谜团待解》(2002-7-9):
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赶到剧烈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中,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迅速逃离,伤亡不大。1、联系生活(学生讨论)引导:铁制容器可以盛水,甚至可以用于烧开水。引入新问题:既然钠与水反应如此剧烈,同样是活泼金属,铁与水反应吗?2、质疑: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反应,是否真的不能发生?(情景链接) 一天,英国一家炼铁厂的熔铁炉底部产生了裂缝,顿时炽热的铁水从裂口夺路而出。当温度高达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水碰上炉旁一条水沟里的水时,刹那间,“轰”的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整个车间被掀掉了。普通的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相当于TNT炸药的威力呢? 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装置设计仪器: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灯等。主要问题:
根据实验目的,推测该装置应包括哪几个部分?(引导)得出结论:
①必须将水汽化,既提高反应温度,又增大反应物之间接触面,故需水蒸气发生装置;
②水蒸气与铁粉反应装置;
③根据钠与水的反应,预测铁与水也应该产生氢气,因此需设计氢气的收集装置。展示设计方案【学生讨论、评价】
①装置复杂,组装麻烦;
②水蒸气发生装置和铁与水的反应装置之间的导管太长,水蒸气在传导过程中易被冷凝。展示课本装置,进行评价: 很好的克服了以上两个缺点2、观察演示实验3、结论反应方程式:3Fe + 4H2O (g)== Fe3O4 + 4H2△4、解释“情景链接”(学生分析)这是因为当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水流入水沟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大量易燃易爆气体,并且被铁水的高温点燃,所以很容易的将巨大的生产车间给炸掉了。
(教师补充)因此钢铁厂里的铁水包在注入炽热的铁水或钢水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让包中留下一滴水,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教师归纳总结金属和水反应的一般规律: 1、K、Ca、Na等金属和冷水作用,生成可溶性碱和H2。 2、Mg和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迅速反应,Al与冷水很难反应,与沸水能反应,生成不溶性碱和氢气。 3、Zn、Fe、Sn、Pb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不溶性氧化物和H2。4、Cu、Hg、Ag、Pt、Au不与水反应。
金属钠与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如盐酸、CuSO4溶液如何反应?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如何得出正确结论?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与水的反应
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实验结论: 3Fe + 4H2O (g)== Fe3O4 + 4H2△反应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1、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将课堂的学习过程最大限度的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本节在几个方面的学习中都将学生的活动放在了主体位置,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2、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