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素养能力评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素养能力评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8 09: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素养能力评价
班级, 姓名: 学号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填序号)(18%)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衣襟(jīn) 河畔(bàn) 贮藏(zhù) 稚气未脱(zhì)
B. 歇脚(xiē) 刊物(kān) 颤抖(chàn) 懵懂天真(měng)
C. 炊烟(chuī) 折 腾(zhē) 琴弦(xuán) 戛然而止(jiá)
D. 矜持(jīn) 教诲(huǐ) 气馁(lěi) 身临其境(jì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开窍 姿质 叮咛 妙手成章 B. 堤坡 熏陶 岔路 誉满天下
C. 仰慕 笔杆 功克 无怨无悔 D. 堡垒 陆续 忐忑 尾尾动听
3. “摹”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
A. 傍晚 B. 姓氏 C. 钦佩、羡慕 D. 照样子写或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公园里真是桃李满门。
B. 他学识渊博,吟诗作赋更是信手拈来。
C. 小方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生日礼物。
D. 苏州园林举世闻名,园中秀美的景色引人入胜。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领进门》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老师的言传身教在他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师的恩情令他终生难忘。
B.《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我”人生的引领作用。
C.《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
D.《给老师的一封信》通过回忆老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情感。
6.把下列成长资料按不同栏目分类,全部属于“我有趣的小伙伴”的一项是( )。
①“淘气鬼”淘淘 ②课间十分钟 ③走廊上的小世界 ④李老师的回眸一笑
⑤我的“懒”同桌 ⑥“吃货”进食的瞬间 ⑦林老师的粉笔头
A.①②③ B.②③ C.④⑦ D.①⑤⑥
二、回忆往事。(15%)
1.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滴。(5%)
(1)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及相应的时间点写出来,将下表填写完整。(3%)
(2)从上面的表格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具体写一写。(2%)
2.回忆小学六年的生活,请你制作一本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10%)
(1)成长纪念册的名字: 。(2%)
(2)设计个性化的封面。(2%) (3)卷首语。(3%) (4)内容设计。(3%)
三、依依惜别。(4%)
临近毕业,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你给他们写几句赠言吧。
1.给老师:
2.给同学:
阅读与欣赏
四、阅读文本,完成练习。(33%)
(一)毕业联欢会节目单
1. 全场歌曲联唱:《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的梦》《感恩母校》
2.诗歌朗诵:《告别母校》
3.相声:《谁是最可爱的人》
4.游戏:你比画我猜
5.街舞:《大人物》
6.校长毕业寄语(学生代表献花) 7.给母校献礼(学生代表献上书法等 作品)
8.学生代表向全体老师献词
9.学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10.学校领导向学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11.学生代表致毕业感言
12.教师寄语
1.毕业联欢会节目单上的表演形式不包括( )。(1%)
A. 歌曲联唱 B.诗歌朗诵 C. 舞蹈 D. 魔术
2.请将节目单上的节目按要求分类。(填序号)(3%)
歌舞类: 语言类:
其他:
3.节目单中与感恩无关的节目是( )。(2%)
A. 歌曲:《感恩母校》 B. 诗歌朗诵:《告别母校》
C. 学生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D. 游戏:你比画我猜
4.如果让你来策划毕业联欢会,你会增加或者换掉什么节目 为什么 (4%)
(二)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色彩斑斓的盛夏,在这美好而又温馨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欢聚在学校,即 将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即将离开充满书香的校园。此刻,我们无比激动,同时又有些惆怅。
忘不了老师的关爱。在我们受伤时,是您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我们灰 心丧气时,是您给予了我们亲切的安慰。记得那次运动会接力赛,同学们一个个斗志
昂扬、摩拳擦掌,大家都下定决心要拿第一。发令枪一响,第一位同学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紧接着第二棒的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交给了第三棒 …… 比赛顺利进行着, 突然,第四位同学不知被什么东西绊倒了,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空气瞬间凝固了。最终,我 们班没能得第一,回到教室,同学们都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而您却笑着说:“失败乃成功 之母,不要灰心,让我们再接再厉!"您的安慰让同学们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忘不了同学的友谊。在有人遇到困难时,送上暖心帮助;在有人遭受挫折时,递去一 个鼓励的眼神。昨天,我们携手并肩,微笑前行;今天,我们一道成长,迎接美好的明天。 记得曾经,班上的一位同学腿骨摔折了,行走不便。同学们有的背他上下楼,有的中午帮他打饭。就这样,我们友谊的小船在风浪中一路前行。
忘不了校长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每天清晨和值周老师不辞辛劳地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
忘不了学校“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校训。无数个“忘不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同学们!今天,我们因学校而幸福;明天,让学校因我们而骄傲!谢谢大家!
——作者华亦欣,选自《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1.演讲稿是从( )方面来写的。(多项选择)(2%)
A. 老师的关爱 B. 同学的友谊
C. 校长和值周老师每天清晨迎接“我们” D. 学校校训
2.围绕着“忘不了”,文中回忆的事情不包括( )。(2%)
A. 运动会接力赛。 B. 为受伤的同学打饭。
C. 校长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同学。 D. 老师不辞劳累地为“我们”批改作业。
3.下列选项中,可以选择"( )"作为毕业赠言,来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2%)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演讲稿详写了什么 说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
5.演讲稿中反复出现“忘不了”,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三)我的小学
薛晋文
① 我的小学曾是一座小庙,屋檐下是麻雀和其他一些小鸟的家。上课时它们经常扑腾起来,进进出出自由自在地玩耍,按捺不住的同学会跳起来去抓麻雀,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有时动静太大,墙壁上的尘土都震落下来,于是将书本抖一抖,呼吸着泥土味和书香味混杂的空气继续上课。
②那时,教室里没有像模像样的桌椅板凳,村口的老树砍倒后,木匠们用大锯锯开,取 中间最平整的板材,老师搬来红砖垒成小砖垛,将板材横在上面,于是大通铺式的课桌就安装好了。桌子有了,但是小板凳没有,需要自己从家里带。下课时,顽皮的同学将小板凳翻过来当马骑, 一路横冲直撞,好不热闹。为了防止小板凳丢失,常常是早晨带来,晚上带走, 有的家长不放心,怕半路
丢了,索性拿绳子将小板凳拴在孩子腰间,走起路来小
板凳就像拨浪鼓的鼓槌一样左右晃荡,成为蜿蜒山路上
一道独特的风景,
③冬天里,同学们要轮流值日看好用来取暖的炭炉子,有时候隔夜起来炉火灭了,要自带玉米芯和柴禾再次点上。遇到柴禾难着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 浓烈刺鼻的烟扑面而来,眼泪和清鼻涕会扑簌簌地流下来。烟火的气息在教室上空缭绕着,弥漫着,许久才随风散去。【甲】
④那时候家里实在是穷,买不起书包,娘就用粗布和针线自己缝一个,不大不小挎在 身上正合适。每当有了新书包,就想四处炫耀一番,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
⑤“六一 ”儿童节到来时是最快乐的。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戴在了胸前,乡村小学热 闹得就像过年一样。老师借来了秧歌队的锣鼓, 一边教我们, 一边给村民表演;滚铁环、踢 毽子、猜谜语、丢手绢等趣味活动能让我们开心好几天。当然,少不了简单而隆重的表彰 会。作为“三好”学生得到的铅笔、橡皮和文具盒,我一直舍不得用。崭新的奖状领回来总要高兴好几天,就像过年贴画一样,要贴在窑洞里最醒目的位置。
⑥村里小学有一片自留地,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乙】春天,我们一起将地里的 玉米或高梁茬子整理干净,将农家肥均匀撒开,学着大人的样子将种子埋入土中,似乎满 眼都是收获的景象。夏天,校门口的庄稼长势喜人,走过路过总要回头看几眼,就像惦记自己的亲人一样,人和土地的感情就这样在
我们心里扎了根。 秋天,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
土豆。点燃一堆 柴火烤土豆,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
带着泥土的芬芳,让 人百吃不腻。
⑦小学快毕业时,村里在东川河两岸建了一座石拱 桥,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命题作文。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子。【丙】当时我理解不了老师的心情,斗转星移,没想到长到后 我就成了她。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慢慢明白 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份深情。现在我勉强能写点东西,和老师当年的鼓励和付出分不开。
⑧【丁】再后来,语文老师突然说要走,临别时,她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 得离开,眼里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那一天我们都哭了,闻讯赶来的爹娘们也哭了。听说老师嫁到了邻近的县里,之后就断了联系,再也没有见到她。
⑨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忘记那所小学,从未忘记那些老师。
1.下面的句子出自选文《我的小学》,它应在文中的( )处。(1%)
在老师眼里,学生的进步比自家粮食丰收了还要高兴。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章围绕"师生之间"回忆了哪些事 (至少写出三点)(3%)
3.请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完成批注。(4%)
4.文中的语文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结合文章第⑦~⑧段进行分析。(4%)
表达与交流
五、习作。(30%)
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带着依依 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之际,让我们围绕“师恩 难忘"这个主题,策划一次联欢活动。为了办好联欢会,请你撰写一份“师恩难忘主
题联欢活动”策划书。
要求:(1)策划书的基本内容要完整。
(2)策划要整体布局,职责分工要明确。
(3)活动流程要清楚。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A 5.C 6.D
二、1. (1)示例:二年级 老师夸奖我的字写得 好 三年级 同学们在学校给我过了 一个热闹的生日 五年级 我在作文 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示例: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我的 语文老师笑盈盈地叫住我,告诉了我作文 大赛获奖的事。那一刻,我简直高兴得要蹦起来,我真想立马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爸爸妈妈。
2.略
三、示例:1.老师,您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 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扬起 风帆,向自己的梦想驶去吧!
四、(一)1.D
2. 歌舞类:1、5、9 语言类:2、3
其他:4、6、7、8、10、11、12
3.D
4. 示例:我会把游戏换掉。因为它与毕 业、感谢师恩的主题无关。
(二)1.ABCD 2.D 3.D
4. 详写了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谊。 这样写可以突出“我们”对老师的感 恩之情,以及同学之间深厚的情谊。
5.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们” 对老师、同学、校长及学校的感恩与 不舍。
(三)1.C
2. ①老师和学生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 吹,点燃用来取暖的炭炉子;②“六 一 "儿童节老师借秧歌队的锣鼓教 “我们”表演;③老师常带着“我们”下 地劳动;④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给 大家又是读又是看;⑤临别时,老师 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 得离开。(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 (示例)批注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小板凳比作拨浪鼓的鼓槌,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孩子们走在山路上腰间 小板凳左右晃荡的情形,极具童真童趣。
批注2:运用动作描写,使用“掰”"刨" "点燃""烤"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写出 老师和学生团结协作、 一起动手收获 与分享劳动果实的场景,表达出了收 获劳动果实的快乐以及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
4. 示例:①善于鼓励学生。老师夸“我” 作文写得不错,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 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子。②非 常疼爱学生。临别时,她把“我们”一 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眼里 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