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师用)-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师用)-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8 08: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一、导入
战国时期, 齐国实力雄厚, 齐宣王在稷下广置学宫, 招揽学士, 任其讲学议论。孟子以客 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列强纷争, 各诸侯国君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地位。有一天, 齐宣 王就向孟子询问称霸之事。具体情况如何呢?
二、学习目标
1.结合自学案提供资料,了解孟子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思想
2.读通、读懂文言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3.整体把握文意,梳理文章段落大意
4.赏析《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论辩技巧,分析人物形象
三、自学检测
检测学生是否阅读教师补充的资料。
四、结合教材注释,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加点的词。
本环节用以检测学生自学情况的同时,也用来梳理文言文大意。
1.齐宣王问曰: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
门徒,弟子。
动词,说,讲述。
宾语前置,未闻之也。
同“已”,停止。
名作动,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2.曰: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安,安定,安抚。使动用法,使……安定。
宾语前置,莫能御之也。
3.曰: “何由知吾可也?”
曰: “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对曰: ‘将 以衅钟。’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 ‘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 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宾语前置, “由何”
宾语前置,牛之何。之:动词,往。
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
释放
hú 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接近,走向。
既然这样,那么。
通“欤”。
换,交换。
兼词,之乎
4.曰: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 “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称王;
吝惜,吝啬;
确实,实在;
狭小
5.曰: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 何择焉?”
王笑曰: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介宾后置,对……不要感到奇怪。
人称代词,他,他们。
哪里,表反问。
痛惜,哀怜。
区别,分别。
主谓倒置,百姓之谓我爱宜也。宜,应该,应当。
6.曰: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 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妨碍。
判断句。
这,指以羊易牛。
形作动,远离。
厨房。
7.王说,曰:“《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 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同“悦”,高兴。
cǔn duó ,揣测。
宾语前置,谓夫子也。
这样。
回头。
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
8.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 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 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推及。
功德。
偏偏。
因为。
被。
安抚。
外在表现。
区别。
9.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 也。……
跃过。
告诉。
判断句。
是,这。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 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第一个老:形作动,尊敬;第二个老:形作名,老人。
第一个幼:形作动,爱护;第二个幼:形作名,孩子。
在手掌上运转,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
同“型”,名词作动词,以身作则,为他人示范。
国君的正妻。治理。兼词,之于。
11.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 矣。……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天下。
妻子儿女。
……的原因。
称量。
丈量。
考虑。
12.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还是,表选择的连词。
使……处于险境。
结仇。
痛快。
介宾后置句,应为于心快、于是快。
13.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形作名,肥美香甜的食物。
满足。
形作名,轻柔暖和的衣裘。
还是。
指绚丽的颜色。
“采”同“彩”。
读 pián bì ,国王宠爱的近侍。
14.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 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 “若是其甚与?”
同“矣”。
开辟。
使动用法,使……朝拜。
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
中原。
四方的少数民族。
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不可能达到目的。
大概。
如此。
15.曰:“殆有甚焉。……”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 人胜。”
曰:“……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 本矣?
大概。
谁。
方圆。
使动,使……顺服、臣服。介宾后置,和……有什么不同。
同“盍”,兼词,何不。
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来。
16.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通“途”,道路。
憎恨。
申诉。
连词,表假设,如果。
17.王曰: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同“昏”,思想昏乱不清。
达到这一步。
聪敏。
18.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
安居守分之心。
至于。
如果。
“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的意思。
“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
1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规定。
同“蓄”,养活,抚育。
丰年。
荒年。
往,到。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 十者可以衣帛矣;
足。
何。
空闲。
讲求。
兼词,何不。
介宾后置,以桑树之。
树,名作动,种植。
穿。
2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
耽误,错过。
季节。
这里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
耽误。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形作动,谨慎地对待,重视。
xiáng 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介宾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
敬爱兄长。
头发花白。 “颁”同“斑”。
背东西。
顶东西。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者对举。称王。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五、理解文章内容
(一) 在疏通文意之后,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开头至“王请度之”), 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齐宣王问的是“齐桓晋文之事”,是称霸之事,而孟子是否真的不知道他 们的事?他的回答有何特点?
回避问题, 但是抓住“霸道”的核心——称王, 进而提出让齐宣王一样感兴趣的话题——王道。 (求同存异)
2、孟子为什么要提到举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情
齐宣王有“仁心”,这是能够实现“王道”的基础。
3、百姓为什么会以为齐宣王是吝啬而不是仁爱?
齐宣王有“仁心”,但是这份“仁心”并未推及百姓。
4、拿“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类比,想说明什么问题?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小结:第一部分孟子首先避开问题,提出“王道”问题;接着援引事例,明确了齐宣王实 现王道是有基础的;然后讨论了百姓对皇帝的误解,找出存在的问题是“恩未及百姓”;最后 类比说理,明白事情的本质乃“不为也,非不能也”。
第二部分(从“抑王兴甲兵”到“孰能御之”) 问题研讨
试分析这一部分孟子是如何劝说齐宣王的?
论述思路:反面论证
孟子先列举霸道的种种害处,引导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马 上以“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 天下对抗, 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 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 以使齐 宣王彻底放弃“霸道”。
第三部分(从“王曰:吾惛”到“未之有也”) 总结
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六、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补充资料:
在诸子之文中, 《孟子》以气盛词壮,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孟子颇有知人之 名, 也不乏自知之明, 他曾自谓“知言”,并称自己“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 就是孟子 坚持理想,以民为本的执着),故其发而为文,气势充沛,辞风通人。
从主观方面来看, 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 刚健的气质, 机智应变的能力。再加上崇尚游说 的时代风气的熏陶,以及频繁辩论的实践锻炼,成就了他的辩才。
孟子曾自白道“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节选自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简史》 纵观全文,孟子在和齐宣王的交谈中,体现出怎样的对话艺术和论辩技巧
1、层层递进, 论点明确。先提出“保民而王”,然后逐步解说,借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 定其有“不忍之心”;再从“恩及禽兽”推论到“恩及百姓”只是“为”与“不为”的分别; 最后解说“王天下”的道理。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2. 因势利导,措辞委婉。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他根据对方的经历来设问,引导 其思考,然后说明事理。
3、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为长者折枝” 比喻轻易可行的事。 4、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1)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 恩无以保妻子。(2) 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 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 的不合理。 5、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排比: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 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对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6、运用类比推理,形象贴切。用“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 断出“百姓之见保, 为不用恩焉”的结论, 使齐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 而不是没有 能力去施行仁政。
七、全文总结
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全文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来论辩、说理, 就如长江 大河, 浩浩荡荡, 势不可当。特别是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 极尽铺排之能事, 读来气势磅礴, 音调铿锵,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孟子的观点虽然有些不合时宜, 但在他强大的逻辑攻 势面前,君王也不得不一时心悦诚服。
八、拓展
孟子为何强调要实行仁政
当时的齐宣王和其他诸侯国国君更注重霸道, 更看重晋文公采取的攻伐之策, 而忽视或者 无视当时民生凋敝, 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残酷的现实。孟子强调要实行仁政正是切中时弊, 看到 国家不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孟子是真诚地站在百姓的立场上, 为百姓的生计奔走呼告。为 孟子的主张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九、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默写最后一段(“无恒产者而有恒心者”);
2.完成导学案之“检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