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8 11: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利用史料创设情境,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内容及影响等。 2.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生的巨大变化。 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表现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多极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1)背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主要表现
“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
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欧洲 成立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俄罗斯 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
日本 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中国 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
发展历程
时期 概况
开始 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二战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后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进入21 世纪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存在问题
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一国的经济波动或经济危机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2、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洲联盟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东南亚国家联盟 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
概念: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发展: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3问题: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表现: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遇到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的方案: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难点突破
一、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1、特点
长期性:这次世界格局的变化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决定了新旧格局的交替必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动态过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着斗争,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
力量多元化: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国际力量多元化的特点。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以及两极格局解体后增多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
2、影响
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进世界多元化的发展。
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多极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雏形出现 15、16世纪之交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逐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整体世界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加速 20世纪90年代 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
课堂训练
1.“9·11”事件的发生,使世界各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急需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大国的支持;而各大国出于借反恐实现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也充分利用该契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与美国的关系。这表明(  )
A.打击恐怖主义推动了大国关系的互动
B.世界各大国间的矛盾得以消除
C.恐怖主义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首要难题
D.美国一超独大完全主导世界格局
【解析】由材料“美国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急需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大国的支持;而各大国出于借反恐实现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也充分利用该契机”可知在恐怖主义的威胁下,美国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各大国可以借助反恐加强和美国的合作,实现自己的现实利益,对恐怖主义的打击活动推动了大国关系的互动,故选A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且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必然存在矛盾纷争,排除B项;“首要难题”表述以偏概全,且材料强调的是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排除C项;当今社会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美国并未主导世界格局,排除D项。
【答案】A
2.2005年,筹备近三年的欧盟制宪会议召开,制宪者透露,尽管成员国宣扬团结统一及共同理想,但还是火药味十足。宪法推行者面临的争论并不是对这个或那个条款的反对,而是普通民众意愿的表达。材料表明(  )
A.欧盟政治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B.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复杂性
C.普通民众决定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解析】据材料“筹备近三年……但还是火药味十足。宪法推行者面临……普通民众意愿的表达”可知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需要兼顾各方利益,体现出其复杂性,故选B项;材料说明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面临诸多阻力而不是进程加深,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争论并不是对这个或那个条款的反对,而是普通民众意愿的表达”说明民众影响欧洲一体化,但民众不能决定一体化进程,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欧盟单个组织,并未与其他组织的一体化进行对比,无法说明其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排除D项。
【答案】B
3.进入20世纪90年代,“无国界”经济发展迅速。譬如,1996年,欧洲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巨无霸企业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在50多个国家中有300多个生产场地,在942亿马克的总营业额中,有61%来自国外。这种现象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
B.电子电气工程发源于德国
C.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
D.政治多极化成为时代潮流
【解析】根据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无国界’经济发展迅速”可知描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使世界经济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有机体,德国的营业额大部分来自国外正是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产物,故选A项;电子电气工程发源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排除B项;材料只例举了西门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不能以此反映整个国际贸易空前繁荣,排除C项;材料表述的是经济现象,和政治多极化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答案】A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据此可知,这些国家(  )
A.得到了七十七国集团大力支持
B.接受了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
C.充分利用了新科技革命的成果
D.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许多新兴民族国家积极发展经济,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了高速发展,这是借鉴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七十七国集团,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这些国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加速自身工业化,没有体现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工业化的途径,C项错误。
【答案】D
5.2013年,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通过网络对世界各国进行电子监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解析】由材料“美国政府通过网络对世界各国进行电子监听”可知美国利用高科技侵犯他国隐私,不利于社会信息化的安全发展,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出信息的共享,而是美国单方面的窃取,排除A项;美国的行为是维护自身霸权主义的体现,排除B项;网络的影响应该是利大于弊,要客观认识,公正分析,排除D项。
【答案】C
6.1987年,澳大利亚政府根据其重要性,选择阿拉伯文、中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希腊文、日文、印尼文、西班牙文等九种语言作为全国推广的第二外语。这一规定旨在(  )
A.改变已有的教育方针
B.适应多元的文化构成
C.调整传统的外交政策
D.调和激烈的民族矛盾
【解析】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奉行多元文化,20%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其政府推行文化的多元性,把“阿拉伯文、中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希腊文、日文、印尼文、西班牙文等九种语言为全国推广的第二外语”,故选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澳大利亚政府把“阿拉伯文、中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希腊文、日文、印尼文、西班牙文等九种语言为全国推广的第二外语”并没有涉及其教育方针的改变,排除A项;题干内容涉及的是澳大利亚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外交问题,排除C项;在20世纪末,澳大利亚并没有出现激烈的矛盾冲突,排除D项。
【答案】B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据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据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并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提高;相邻国家为谋求自身利益纷纷建立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冷战格局下,互相联合是摆脱美苏控制的需要。
(2)根据材料信息“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普遍确立;美国积极构建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国家间贸易壁垒減少;大量跨国公司产生。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在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化和最终表现。
【答案】(1)原因: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提高;相邻国家为谋求自身利益纷纷建立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冷战格局下,互相联合是摆脱美苏控制的需要。
(2)表现: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普遍确立;美国积极构建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国家间贸易壁垒减少;大量跨国公司产生。关系: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化和最终表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