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1 溶液的酸碱性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28 09: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溶液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
在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 没有改变的是
A. B. C. D.
下表是所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奶和鸡蛋清均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C.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不合理的是
A. 物质的酸碱度
B. 灭火的方法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
D.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下表是所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奶和鸡蛋清均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C.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
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 试纸上,测得 ,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正确 B.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错误,结果偏大,结论错误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错误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不合理的是
A. 物质的酸碱度 B. 灭火的方法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 D.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化学晚会上,某同学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 溶液、酚酞溶液 D. 溶液、 溶液
常温下,水溶液 的物质是
A. B. C. D.
四种物质在酒精、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颜色的变化情况如下。四种物质中不能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A. B. C. D.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肥皂水 B.牙膏 C.西瓜汁 D.玉米汁
二、填空题(共2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2) 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 若要测定黄浦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 (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 试纸
C.石灰石
D.无色酚酞试液
(4) 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负极产生了 气体,则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请再举一实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 ,则 的化学式为 ;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此反应中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 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 。
三、实验题(共2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1) (探究活动一)检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 。
ii 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2)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 表示)的质量分数取 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 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 所示。
i 仪器 的名称是 。
ii 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 所示,则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 。
iii 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 ,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 。
iv 实事上,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定样品的纯度,请说明测定不准确的原因(只要求写出合理理由中的一条) 。
下图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提出问题:影响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氢氧化铜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还可能发生如下反应:,碱式硫酸铜 是难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1)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乙组与甲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实验操作上的原因是 。
(3) 乙组同学反思并寻找与甲组实验结果不同的真正原因:一名同学想到,开始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由此想到硫酸铜溶液是否显酸性,于是用 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常温下测出其 ,则得岀硫酸铜溶液呈 性。
(4) 实验反思:甲、乙两组同学通过反复讨论,联想到了木炭燃烧,在反应物相同时,会有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两种不同产物出现,因此,对甲、乙两组出现不同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溶液的 会减小,A错误;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 不会改变,B正确;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的 会减小,C错误;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溶液的 会减小,D错误。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 【答案】B
【解析】牛奶的 小于 ,呈酸性,鸡蛋清的 大于 ,呈碱性,A项错误;因为苹果的 小于 ,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用苹果,B项正确;柠檬汁的 小于 ,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C项错误;西红柿的 比苹果的 大,其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弱,D项错误。答案选B。
【知识点】pH的应用、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指示剂
3. 【答案】B
【解析】胃液呈酸性, 小于 ,蒸馏水呈中性, 等于 ,肥皂水呈碱性, 大于 ,模型描述与事实 相符,A 项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应该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项错误;有一些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一些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C项正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的,D项正确。答案选B。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粒间的联系与区别、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4. 【答案】B
【解析】牛奶的 小于 ,呈酸性,鸡蛋清的 大于 ,呈碱性,A项错误;因为苹果的 小于 ,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用苹果,B项正确;柠檬汁的 小于 ,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C项错误;西红柿的 比苹果的 大,其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弱,D项错误。
【知识点】指示剂、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的应用
5. 【答案】B
【解析】用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先将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 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 试纸上,测得 ,大于 ,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 大于 时,呈碱性,且 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 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A、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上述分析,方法错误,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知识点】试纸的使用、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6. 【答案】B
【解析】胃液呈酸性, 小于 ,蒸馏水呈中性, 等于 ,肥皂水呈碱性, 大于 ,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A项正确;
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应该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一下,B项错误;
有一些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一些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C项正确;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D项正确。
答案选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微粒、灭火的原理和方法、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7. 【答案】C
【知识点】指示剂
8. 【答案】C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9. 【答案】B
【知识点】指示剂
10. 【答案】C
【知识点】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2题)
11. 【答案】
(1) 凝聚剂(或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
(2) 引流作用
(3) B
(4) ;
(5) ;; 、 ;
【知识点】氧化物、过滤、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化合价的计算、氢气的可燃性、玻璃棒的使用、指示剂、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2. 【答案】
(1) 物理
(2) 变红
【知识点】指示剂、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三、实验题(共2题)
13. 【答案】
(1) i
ii 清液变红色
(2) i 圆底烧瓶
ii
iii
iv 导管中进入的水未计算在内
【解析】
(1) i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
ii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因此可以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2) iii 氢氧化钙变质生成碳酸钙, 为碳酸钙,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知识点】碱和酸性气体、专题: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指示剂、实验反思评价、碳酸钙和酸的反应、定量实验、液体药品的量取、探究实验、物质纯度计算、常用仪器名称的判断
14. 【答案】
(1)
(2) 药品加入的顺序不同
(3) 酸
(4) 甲组氢氧化钠足量,硫酸铜不足时,二者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乙组硫酸铜足量,氢氧化钠不足时,二者生成了碱式硫酸铜沉淀
【知识点】碱和某些盐、实验反思评价、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