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28 10:4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一现象一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 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 约为10 ) ,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2.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碳酸氢铵分解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蜡烛在氧气中比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肥皂水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可减轻痛痒 B.可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家用电器着火,可用水浇灭 D.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4.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3 + 6C + 7Cl22TiCl4 + 2FeCl3+ 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加入适量盐酸
B.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
C.CO2中混有少量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Cu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 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C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 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滤
A.A B.B C.C D.D
7.某硝酸铵化肥的纯度为90%(杂质不含氮元素),硝酸铵溶液的pH=4,下列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该化肥中的含氮量为31.5%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该化肥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8.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铜
B.滤渣中一定有铁,没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铜
9.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A.铝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
C.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10.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OH-、Cu2+ B.K+、NO3-、OH-
C.H+ 、Ba2+、SO42- D.CO32-、Cl-、H+
11.下列物质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向不易打开的钥匙孔中加入铅笔芯粉末,使铁锁容易打开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2.《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还复为丹。”《皇帝九鼎神丹经》中的“饵丹”、“柔丹”和“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这里的“丹”是指
A.汞 B.合金 C.HgS D.HgO
二、填空题
13.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铁锅做饭,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性。厨房中铁锅容易生锈,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
(2)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某小组同学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铝箔逐渐变软,中间有液体被外面的固体包裹住。由此可以推测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的______(填“高”或“低”)。
(3)青铜器表面常会有一些绿色的锈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某同学为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将铝丝、铜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将铝丝、银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C.将铝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
(5)将一定量的Zn粉和Cu粉投入到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14.下列物质①熟石灰②纯碱③稀盐酸④食盐⑤小苏打⑥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以下要求填空(填序号)。
(1)人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____
(3)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的盐__________
(4)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品、防腐剂的盐________
(6)常作为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析比较Na2SO4、(NH4)2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_________。
(2)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_________。 (填序号)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钡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3)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2)2SO4使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1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
I.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
(3)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如下图试管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填“a”、“b”或“c”),请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原理,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CO气体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①作为反应物;
②实验开始时,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气体,防止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得到的生铁属于_____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四、计算题
17.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1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 25.7 25.6 25.5 25.5
(1)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___克,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 (精确到0.1%) ______
(2)钢的类型分为:含碳质量(C%)0.03%~0.3%为低碳钢;0.3%~0.6%为中碳钢;0.6%~2%为高碳钢。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炭,则这种钢属于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炭变为CO2挥发掉,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原因是_________。
试卷第4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D
6.C
7.A
8.D
9.B
10.B
11.D
12.D
13. 导热 洗净擦干 高 B Cu(或铜) Zn(NO3)2和Cu(NO3)2(或硝酸锌和硝酸铜)
14. ③ ① ⑤ ② ④ ⑥
15. Na2SO4 B KOH
16. Al 导电性 氧气和水蒸气 b 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或刷漆或涂油 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 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而发生爆炸 生成的铁被氧化 合金
17.①消耗盐酸的质量为:20mL×1g·mL-1=20g。
设反应消耗的HCl的质量为x。
解得x=0.146g
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②偏大
18.(1)0.2 98.2%
(2)高碳钢
(3)钢中含量少,所以碳成少的质量,远小于铁转化为氧化物增加的质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