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Cu B.Zn C.Al D.Mg
2.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硬水和软水——观察透明度
B.硬水软化成软水——用活性炭吸附
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D.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入铜粉
3.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A.干脆面在空气中变软 B.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
C.食盐溶于水后水变咸 D.化石燃料的燃烧
4.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Zn(NO3)2、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含有Fe和Zn
B.滤渣中一定有Ag、Cu、Fe,一定没有Zn
C.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和Zn(NO3)2
D.滤液一定含有AgNO3和Cu(NO3)2、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一: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实验三: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实验四:比较黄铜与纯铜的硬度
6.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活动中,相应化学原理有误的是
选项 活动 化学原理
A 利用水灭火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 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汞原子大小因温度升高而变大
C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D 用硝酸铜溶液比较Mg、Ag的金属活动性 Mg能与Cu(NO3)2溶液反应,Ag不能
A.A B.B C.C D.D
7.图1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2是高炉炼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原理:
B.图1中通入气体前应点燃酒精喷灯
C.图1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化合反应
D.两图中得到的铁是完全相同的
8.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9.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C.X的化学式是HCl D.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10.如图是某同学探究铜生锈条件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较长时间后,①中铜最先生锈
B.②③试管对比可得出铜生锈需要水
C.①③试管对比可得出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
D.②③试管中铜丝质量不变
11.某种样品的成分是铝、镁、铜。取 3g 该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 将滤液蒸干得到 11.8g 固体,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0.8g。则反应后的液体增加的质量为
A.2g B.2.2g C.2.8g D.1.6g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其中能验证锌、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①稀盐酸、锌、铜、银
②硫酸锌溶液、铜、银
③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铜
④硫酸铜溶液、锌、银
⑤硝酸银溶液、锌、铜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各空:
(1)导电性最好的金属______;
(2)标出硝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2个乙醇分子______
14.【关注生活现象】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与其他传染病叠加风险。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回答问题。
(1)同学们要做到勤洗手、教室内常消毒多通风。洗手时如何才能做到节约用水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肥皂不仅可以用于洗手还可以用来鉴别______。教室内消毒后可以闻到消毒水的气味,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该现象______。
(2)口罩是校园里必备的防护用品之一,口罩的核心材料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熔喷布,石油属于______(选填“不可再生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口罩上的鼻梁条一般由金属铝薄片制成,鼻梁条的制作体现了金属铝的______性。同学们放学后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如图中哪个垃圾箱内______。
(3)加强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见到金属篮球架被刷上彩色油漆,这种做法不仅美观还可以______。冬天跑步的时候会呼出“白气”,说明呼出气体中______含量比空气中多。
1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计算含氧化铁160t的赤铁矿,理论上能冶炼出纯铁的质量为_________t。
三、实验题
16.暖水瓶内胆玻璃上镀有一层银,某活动小组利用废弃的暖水瓶内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分离混合物的操作已略去)。
资料:Ag+2HNO 3 (浓)=AgNO 3 +NO 2 ↑+H 2 O 3Ag+4HNO 3 (稀)=3AgNO 3 +NO↑+2H 2 O
⑴根据资料,不考虑反应速率的差异,实验时选用浓硝酸还是稀硝酸?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⑵滤渣成分可能存在多种情况,推断其中成分最简单的滤渣对应的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设计实验对成分最复杂的滤渣进行验证,填写实验报告。
滤渣成分 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Mg、Cu、Fe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2)实验二:将实验一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 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中没有铁
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Mg2+
②Mg2+、Fe2+
③Mg2+、Fe3+
④Cu2+、Fe2+
⑤Mg2+、Fe2+、Cu2+
四、推断题
18.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A与B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且可以相互转化,F是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E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
(3)A的用途:_____(写一点即可)
19.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气体H是最轻的气体,E是红色的金属单质,气体F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它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F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
五、计算题
20.铜合金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铜锌合金、铜铝合金、铜银合金、铜铁合金。现有一种铜合金。为确定其为四种合金中哪一种,作如下实验:将20克合金样品研成粉末,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到足量的20克稀硫酸中,合金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反应后过滤。得固体3.5克;另一份加入到49.9克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固体9.9克。将固体放入到稀H2SO4中不溶解。
(1)该合金的成分为___________;
(2)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求与硫酸铜反应的金属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
(4)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B 7.C 8.C 9.D 10.B 11.A 12.C
13. Ag 2C2H5OH
14. 不冲手时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硬水与软水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不可再生能源 延展 有害垃圾 防锈 水蒸气
15. C Fe2O3+3CO2 Fe+3CO2 112
16. 选稀硝酸,因为溶解一定量的银,稀硝酸用量少且产生污染物少 成分最简单的滤渣是Ag,对应的滤液中溶质组成为Zn(NO3 ) 2 、Cu(NO3 ) 2 或Zn(NO3 ) 2 、Cu(NO3 ) 2 、AgNO3 Zn、Cu、Ag 取适量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17. CuSO4+Fe=Cu+FeSO4 Mg>Fe>Cu Cu Fe 稀盐酸 ②⑤
18. Fe3O4 化合反应 灭火
19.(1) H2O CO2
(2)
(3)置换反应
20.(1)铜锌合金
(2)Zn+CuSO4=ZnSO4+Cu
(3)
(4)35%
(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