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
与发展
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
院校依据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
——《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
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
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前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贵族政治与早期国家的发展
重点:夏朝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权力继承方式)
商周 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央地关系)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
我国
最早的奴隶制王朝
国家夏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随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
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礼记》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
权力继承
方式的变化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思考 夏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进步:权力
继承规范化
有利于统治
阶级内部稳定
夏朝历史特点
权力继承方式:世袭制
早期国家特征:
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内外服制
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局限
性
商王通过武力征服控制外服,控制力有限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
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中央:天子天下共主
地方:分封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授民授疆土
目标:加强对地方统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王曰:盂乃召夹死嗣射戎,敏誎罚讼;夙夕召我,一人烝四方,雩我其过;省先王,受民受疆土……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辞朕命。
——西周 大盂鼎铭文
家国同构,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
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相互配合
【加强统治】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序列
【拓展疆域】分封制扩大了周的势力范围
【拱卫王室】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促进了经济交流、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
【消极影响】诸侯享有很大独立性,随着实力增强和血缘渐疏,分封制遭到破坏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史记·周本纪》
【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围攻王宫,周厉王出逃,后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彘
【共和行政】国人暴动后,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在先秦时期仍有一定影响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官僚政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创
重点:皇帝制度(最高决策权)
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文书制度(技术保障)
皇帝制度:最高决策权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
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
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
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
置县令(长)、县丞、县尉
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不世袭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文书制度:官僚体系规范化的体现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文书系统+全国邮传系统】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
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地缘)
传承制度 王位世袭 皇帝任免
官员权责 拥有封地、爵位,可自行任命地方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等 只拥有行政权和对应俸禄
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
央地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地方分权)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
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历史意义 适应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利于促进地方的开发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 地方政治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
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重点:皇权强化相权削弱(中央内部权力分配)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央地关系)
中枢机构变化的走势,是由皇帝与官僚机构、官僚队伍的矛盾决定的:
皇帝一方面要设置得力的办事机构,需要赋予它权力;一方面担心掌握权力的大臣权势日高,威胁到皇权,因此要另设亲信机构予以制约。
中枢机构权力分立的格局,正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虑。
——邓小南《中国古代史的纵与横》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东汉:尚书台不再作为皇帝
私人秘书机构
成为国家正式行政机构
三公九卿制中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汉武帝
时期
中外朝
制度
西汉初
中央行政制度
仍为
三公九卿制
皇帝提拔资历浅而有能力的
中下层官员入中朝参与决策
用以架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
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
【相权分化】
三省长官并称宰相
分掌宰相职权
【集体议政:政事堂】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宋朝:二府三司制
【进一步分化相权】
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
宰相只保留行政权,且宰相不止一人
皇帝一人独掌皇权(最高决策权)
宰相集团化且权力被分化
十几个宰相共同掌握仅剩的行政权
元朝:一省制(中书省)
方今天下
大于古
而事益繁
取决一省
犹曰有壅
况三省乎
——《元史》
元宰相权力
过大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明朝:废丞相,确立内阁制
废宰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但自始至终不是国家官方机构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
——乾隆皇帝批复奏折中所言
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秦汉:“化家为国”,确立官僚政治体系
唐宋:一定意义的君臣共治,官僚制完善
明清:“化国为家”,全面滑向君主专制
自秦以来地方制度的演进过程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至于顶峰
汉初:郡国并行制,中央直接管理郡县
尚无法直接管理地带由受封诸侯管理
汉武帝时期:执行推恩令等解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时期:推行刺史制度,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置刺史一人
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
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
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
州、郡、县三级制
自秦以来地方制度的演进过程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至于顶峰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
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
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唐中后期: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
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趋势:监察机构地方化】
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
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节度使及藩镇割据现象是地方分权
对中央集权的一次反动,负面影响深刻
宋朝:中央集权极大强化,基本解决了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宋:设置诸路转运司
统管地方财政
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路、州(府)、县三级制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的矛盾
元朝:行省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打破依据山川形式设立政区的规则,加强中央集权
明清:省府县制
行省权力由
布政使司(行政)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事)分割
省级政权权力
分割,相互制衡
后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又设总督掌
管一省或数省
军政大权
中央内部权力分配: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内廷机构外廷化,宰相权力分化
宰相数量集团化
央地关系: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不断削弱
监察机构地方化,行政长官权力制衡
基层政权(县)地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