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1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结合区域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的关系。(区域认知)
结合实例,归纳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综合思维)
辨析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气候的不同,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地区气候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目录
目标一 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
目标二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
目标三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单一气压带、风带
控制形成的气候
一
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分布规律:赤道及其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非洲刚果盆地
南美亚马孙平原
几内亚湾沿岸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亚洲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低气压
热带雨林气候
植被:森林高大茂盛,生物种类丰富
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土壤:为砖红壤,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风化壳厚达数米至十数米。
1. 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判断
1.热带雨林气候都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 )
2.赤道地区不一定就是热带雨林气候。 ( )
3.信风带也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
4.热带雨林气候区的生物种类较少。 ( )
5.热带雨林下发育有肥沃的土壤。 ( )
×
×
√
√
×
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欧
北美大陆西岸
南美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多雨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降水量/mm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外貌上的季相更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显著特征。
2.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判断
1.西风带从海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丰沛的降水。( )
2.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 )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发育的群落外貌上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 )
4.温带的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小于零摄氏度。 ( )
√
√
×
√
(2022·四川成都期中)下图为“全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导 练
1.图中
A.N是东北信风
B.M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C.F是赤道低气压带
D.E是极地东风
√
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图中M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F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N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E为盛行西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有关的是
A.E、F B.M
C.N D.M、N
√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B正确;
E、F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M、N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A、C、D错误。故选B。
(2022·安徽省太和中学期中)读“新西兰地形图”,回答3~4题。
3.新西兰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
A.炎热多雨 B.温和少雨
C.终年温暖湿润 D.寒冷干燥
√
新西兰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相比较
A.a地多于b地
B.a地和b地相近
C.a地少于b地
D.a地夏季降水量更丰富,b地冬季降水
量更丰富
√
南岛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a地位于山脉西侧,b地位于山脉东侧,a地全年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b地全年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所以a地年降水量多于b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气压带、风带季节
移动形成的气候
二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30°N
4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分布
地中海沿岸
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
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
澳大利亚东南、西南海岸
南美洲智利中部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片多有蜡质层,常覆盖绒毛)
油橄榄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判断
1.地球上的每个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 )
2.地中海气候就是地中海沿岸的气候。( )
3.地中海气候区的树叶大多宽大、柔嫩。( )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乔木浓密、高大、挺拔。( )
5. 温带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树干和树枝都有厚的皮层保护,以减少蒸发。( )
6.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森林上层乔木生长稀疏,林下常绿植物生长茂密。( )
√
×
×
×
×
×
2.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干湿两季
赤道低气压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2.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分布地区
非洲中部
南美巴西高原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
2.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植被:以热带草原为主
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
干季天气燥热,植物凋萎,一片枯黄。
判断
1.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季节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结果。 ( )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 ( )
3.热带草原气候区不适宜生长高大的乔木。 ( )
√
×
×
每年6~9月的非洲,将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和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猎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
导 思
1.[区域认知]分析动物大军迁移到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时,该地受哪个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答案 动物大军迁移到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时,说明该地处于湿季,降水丰沛,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区域认知]这里的野生食草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
答案 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干季时植被枯萎,食物来源减少,湿季水草丰美,食物丰富,所以干季时野生食草动物需要迁徙到降水量大的地区寻找食物。
3.[综合思维]这里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022·广东珠海模拟)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形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分别为“‘瓶子树’景观图”和“南美洲地图”。读图,完成1~3题。
导 练
1.“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瓶子树”分布区降水季节差异显著、干湿季分明,应分布在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图中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丁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正确。
2.“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4~9月 B.6~9月
C.7~8月 D.10月~次年3月
√
“瓶子树”储水时期应为当地的多雨期;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应为所在半球的夏半年,故选D。
3.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
“瓶子树”的独特体形是为了适应当地降水分配不均匀的气候特征,故B正确。
如图中P城有“风城”之称,该地风大而且风向日变化明显。据此完成4~5题。
4.P城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P城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
√
5.根据P城的气候特点,建议热爱阳光与海滩的旅游者最好不要去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6月 D.9月
P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6月是P地冬季,降水较多,热爱阳光与海滩的旅游者不宜前往,故选C。
√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三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马来群岛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终年高温多雨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气温高,一年分旱、雨两季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 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洲巴西高原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部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美洲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和非洲西南角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的狭长地带 终年受西风影响 终年温和多雨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北部,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 远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 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少
其他气候类型及成因
(2022·湖北咸宁月考)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示意图”,完成1~2题。
导 练
1.甲、乙、丙、丁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甲—热带雨林气候
B.乙—地中海气候
C.丙—亚热带季风气候
D.丁—热带沙漠气候
√
图中显示,甲常年盛行西风致雨,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从特征和成因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错误。
乙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致雨,冬暖夏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
丙地地处内陆少雨,冬冷夏热,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错误。
丁地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且全年高温,因此丁地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
2.对①②③④表示的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全年多雨,季节不均
B.②—全年多雨,季节均匀
C.③—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④—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图中显示,①表示常年盛行西风或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两地均容易成云致雨,降水丰富,均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降水变化不大,季节分配较均匀,A错误。
②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移来致雨或来自夏季风影响致雨,说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B错误。
③表示冬季西风移来致雨,说明冬季多雨,当地夏季西风移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很难成云致雨,夏季少雨,C正确。
④表示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或地处内陆少雨,说明全年很难成云致雨,D错误。
(2022·广东湛江期中)澳大利亚的国树——桉树在其境内分布广泛。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林区着火,损失严重,但大部分桉树只是烧光了枝叶,山火过后快速“复活”。澳大利亚山火肆虐,浓烟四处飘散,连新西兰的冰川都受到了影响,原来白茫茫的冰川,被从澳大利亚吹来的烟雾染成了焦糖色。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山火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把烟雾带到新西兰的风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
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方向,西风或西北风可以把澳大利亚的烟雾带到新西兰,C正确。
4.下列对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降水季节差异大
B.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③地雨热不同期
D.④地分干、湿两季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小,A错误。
②地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正确。
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C错误。
④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D错误。
课堂小结